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8)
2023(5034)
2022(4132)
2021(3944)
2020(3553)
2019(7748)
2018(7419)
2017(13988)
2016(7941)
2015(9044)
2014(9126)
2013(9212)
2012(8712)
2011(7717)
2010(7953)
2009(7737)
2008(8117)
2007(7406)
2006(6596)
2005(6157)
作者
(24843)
(20368)
(20235)
(19398)
(13198)
(9858)
(9265)
(8035)
(7876)
(7615)
(7087)
(6977)
(6940)
(6791)
(6714)
(6389)
(6165)
(5965)
(5941)
(5929)
(5189)
(5188)
(5072)
(4965)
(4795)
(4695)
(4676)
(4420)
(4260)
(4116)
学科
(27574)
经济(27527)
管理(26839)
(25820)
(23636)
(20929)
企业(20929)
方法(12693)
财政(12336)
中国(11979)
(11143)
(10881)
保险(10790)
(10616)
财务(10605)
财务管理(10553)
数学(10455)
数学方法(10337)
企业财务(10095)
(9821)
(8803)
银行(8781)
(8334)
(8153)
(7322)
(7244)
制度(7240)
(7097)
金融(7096)
(6834)
机构
大学(118285)
学院(114536)
(44256)
经济(43196)
研究(41417)
管理(38619)
中国(36094)
(34812)
理学(31267)
理学院(30896)
管理学(30268)
管理学院(30081)
科学(26149)
(25856)
(22959)
财经(22667)
(21173)
(20422)
研究所(20132)
(19705)
中心(18549)
北京(16905)
农业(16745)
财经大学(16623)
业大(16230)
(16002)
(15104)
(14950)
师范(14711)
(14498)
基金
项目(67207)
科学(51064)
基金(48637)
研究(46910)
(43496)
国家(43126)
科学基金(35481)
社会(29125)
社会科(27394)
社会科学(27382)
(25186)
基金项目(24484)
自然(23548)
自然科(22985)
自然科学(22971)
自然科学基金(22577)
(22073)
资助(21625)
教育(21472)
编号(17938)
成果(16884)
重点(15669)
(15204)
科研(13465)
课题(13444)
(13438)
(13122)
(13022)
教育部(12834)
计划(12779)
期刊
(53249)
经济(53249)
研究(44188)
(33145)
中国(28315)
学报(23578)
(18663)
科学(18415)
(17901)
金融(17901)
大学(17651)
学学(16602)
管理(15003)
财经(13305)
教育(12132)
农业(12008)
(11220)
经济研究(8782)
会计(8364)
技术(7648)
(7534)
财政(7534)
财会(7469)
(7017)
问题(6720)
(6425)
(6036)
业经(6012)
理论(5890)
(5457)
共检索到196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国相  
本文认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政风险 ,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风险 ,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而逐步显现的 ,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性风险。作者分析了这种风险的三个明显特征 :转轨性、传导性和深层次性 ,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政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长云  陈秀山  
近年来,县乡财政风险较重而且越来越重,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大量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形成县乡财政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5个方面:(1)在欠发达地区或农业主产区,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增长潜力比较小的农业税费却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或主要来源;因此,在大多数地区,县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文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域的各种公共风险最终都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作为综合经济的反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财政风险越大,说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公共风险越多,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财政风险不是财政部门本身的风险,而是政府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保证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志堂  
财政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国民经济运行和监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财政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和风险,诸如被动为企业融资担保、过滥的补贴和配套资金、居高不下的债务、财政收入质量存在问题等。如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分税制以来 ,地方财力不足、财权分散、调控管理弱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加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宏观调控、振兴国家财政的大前提下 ,研究如何加强地方财政调控不仅对实现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大有裨益 ,而且也是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启友  
财政自给能力不足和对地方举债的严厉限制,使地方政府开辟了各种预算外的筹资渠道。这种明禁暗行的负债行为实际上鼓励了各级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债务,还为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全局性财政风险的把握造成了极大困难。"阳光是最好的杀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菊芳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财政支出负担沉重,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赤字长期存在,数额大,隐形赤字严重;债务负担日趋沉重。为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正确处理各级分配关系;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财政平衡观念,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三是要挖掘增收潜力,使财政收入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四是要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厚德  
财政风险是指国家在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也有人认为,财政风险是指发生财政收支矛盾激化进而破坏财政稳固与平衡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家年  
我国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特别是乡镇财政风险正日益加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湖北省于2006年开始在乡镇进行"以钱养事"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钱养事是防范与化解乡镇财政风险的路径选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肖振东  
从不同的视角考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财政审计均是政府审计的永恒主题。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受地方政府举债软约束与经济发展硬要求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审计应当重点关注以政府性负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财政风险问题。本研究以科学的审计理念为指导,以保障财政安全、促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为目标,在深入阐述财政风险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风险的四种表现形式,从现有体制、制度的角度探讨了财政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防范与化解财政风险的五项审计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8月5日,第四届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此次论坛以"财政转型与地方财政风险治理"为主题。来自各高校的财政学者、财政科研系统研究人员和各地实务工作者共同分析地方债务、养老等当前地方财政运行中突出的风险问题,研讨推动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彦锋  乔路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要注意"防范系统性财政风险"的发生。在本文中,我们着重探究了三个问题:一是"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到来及欧盟《马约》3%的赤字率与60%的债务率是否要突破。二是单纯按税种属性划分中央税与地方税是否可行,"两个比重"问题是否会再次出现。三是如何守住我国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风险的底线,及"供给侧"改革、压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政策的推进。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坚持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与财政治理措施,关注宏观财政治理的微观企业基础,助力我国新常态之后的国民经济在"十三五时期"爬坡过坎,真正发挥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兴罗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化解措施,不仅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有目的的活动选择相对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永海  
(一)金融风险:1.制度性风险。风险是由于缺乏市场约束力的体制和经济主体之间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信用关系造成;风险呈现出一种累积性,资产盈利能力低,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风险不是通过市场机制逐步化解,而是经常运用非市场手段强行化解,其负效应显而易见。2.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的银行风险。借款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