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94)
2022(667)
2019(1246)
2018(1251)
2017(2315)
2016(1435)
2015(1632)
2014(1759)
2013(1734)
2012(1655)
2011(1671)
2010(1834)
2009(1905)
2008(1971)
2007(2018)
2006(1920)
2005(1815)
2004(1755)
2003(1928)
2002(1994)
作者
(4804)
(3981)
(3795)
(3717)
(2535)
(1906)
(1712)
(1531)
(1512)
(1422)
(1422)
(1404)
(1404)
(1400)
(1222)
(1180)
(1172)
(1132)
(1111)
(1089)
(1053)
(1027)
(967)
(955)
(918)
(903)
(884)
(827)
(808)
(774)
学科
(6315)
经济(6300)
管理(5042)
(4493)
(4336)
企业(4336)
理论(2857)
教育(2784)
(2618)
中国(2058)
方法(1934)
(1855)
业经(1778)
(1767)
(1596)
(1563)
(1384)
(1341)
金融(1340)
(1324)
(1302)
银行(1302)
(1245)
(1235)
体制(1042)
经济理论(1025)
工作(1016)
思想(999)
图书(996)
教学(988)
机构
大学(29359)
学院(27768)
(9434)
经济(9179)
研究(8836)
管理(8019)
中国(6458)
(6374)
(6248)
理学(6247)
理学院(6136)
(6022)
管理学(6018)
师范(6013)
管理学院(5955)
科学(5332)
(5041)
师范大学(4871)
(4841)
财经(4790)
(4313)
研究所(4193)
(4183)
北京(4165)
教育(4124)
(3932)
中心(3428)
财经大学(3346)
经济学(3047)
(2911)
基金
项目(12244)
研究(10733)
科学(9536)
基金(8376)
(6830)
国家(6735)
社会(6679)
社会科(6194)
社会科学(6190)
教育(5590)
科学基金(5523)
成果(5229)
编号(4745)
(4723)
(4189)
基金项目(4058)
课题(3785)
资助(3298)
(3143)
(3105)
(2949)
项目编号(2913)
规划(2880)
重点(2878)
(2850)
(2843)
阶段(2838)
自然(2725)
教育部(2702)
自然科(2656)
期刊
(14591)
经济(14591)
研究(11962)
教育(7091)
中国(6169)
(6076)
学报(5165)
科学(4205)
大学(4020)
财经(3912)
管理(3519)
学学(3515)
(3399)
图书(2674)
(2640)
(2372)
金融(2372)
技术(2269)
书馆(2229)
图书馆(2229)
问题(2226)
(1845)
(1789)
论坛(1789)
业经(1770)
经济研究(1724)
(1724)
社会(1614)
农业(1519)
财经大学(1493)
共检索到48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知武  曾钊新  
论闲暇生活的道德导向胡知武,曾钊新人的生命活动时间包括必需活动时间和闲暇活动时间两个部分.闲暇时间是个人感到最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不仅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是无序的,而且人们的生活具有渲泄自己、昭示自己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辐射品格。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江洪  
本文对闲暇消费的特殊性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对闲暇消费的目标取向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标准以供参考,最后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对闲暇消费的实际应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万亚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邵晶晶  
教师闲暇生活对教师的整体生活质量提升、自主专业发展及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调研发现,农村初中教师的闲暇生活意识淡薄,闲暇生活规划缺失,闲暇活动时间不足,闲暇活动内容单一,闲暇活动领域狭窄,闲暇生活满意度低。须改进农村教师教育,提高闲暇生活意识,加强闲暇生活规划;加大闲暇生活投入,完善闲暇生活条件;拓展闲暇生活领域,融入农村社会文化;研制闲暇教育课程,组织闲暇技能培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曹茉莉  
论闲暇消费及其合理利用曹茉莉探讨我国小康水平的消费质量,消费者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近年来,少数经济专家学者就此作过某些有益的研究〔1〕。这里,我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一些引申讨论。一、闲暇的基本概念及其界定在国外,闲暇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瑞芹  
失业群体由于缺失职业劳动时间和相应的收入来源,因而在闲暇时间和活动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成为一个极富研究价值和需要予以关注的特殊研究群体。本文通过对50多名失业职工闲暇时间利用和闲暇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失业者生活时间结构的特点,考察了其闲暇生活的特殊性,对其闲暇生活质量进行了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失业群体在闲暇领域所反映出的特殊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闲暇本质的认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培均  
"教育"几乎贯穿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全书,尤其集中于最后两卷(卷七后半部分和卷八)。一般认为,与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王制》中主要谈论哲学教育不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主要论述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不过,亚里士多德在论教育时又特别重视"闲暇",认为闲暇"自身就有快乐、幸福以及享福的生活",这与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静观"之自足的描述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教育也指向哲学教育。本文将首先分析教育在《政治学》文本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教育与政制的关系,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教育的一面;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政治学》中教育与闲暇的关系,并结合《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相关论述,挖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之可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东风  
闲暇是每个人所需要的,它既是劳动所得,也是一种人生条件或人权。它虽然不被直接的生产劳动所吸收,却是劳动再生产和个体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下农民工由于受到劳动保障、自身因素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方面的制约,闲暇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需要在规范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丰富农民工闲暇生活内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文通  杨贵华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素质和减负问题方面,较少论及农民的闲暇生活。选取茶农这一特殊的群体,从闲暇时间分配、闲暇活动情况以及茶农对待闲暇的心态入手,揭示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闲闲暇活动内容的单调性以及茶农对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等特征。必须适当地改变茶农闲暇时间的分配;努力丰富茶农闲暇生活内容;有效地改善闲暇生活资源,积极投入农村的闲暇设施建设以及有意识地培养茶农正确的闲暇观,改变茶农现有的闲暇观念,以提高福建茶农闲暇生活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庆洁  乔观民  
通过对闵行区的流动人口闲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具有闲暇时间短、闲暇活动单一、闲暇空间以住户内为主的特点。流动人口闲暇三个特点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低收入水平造成的。同时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等差异也影响了他们的闲暇活动的时间、内容和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劳动执法监管力度,稳步推进"加班"双倍工资制;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参与健康向上的闲暇活动;加大流动人口聚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为流动人口闲暇活动提供硬件条件;加强对流动人口聚住区的自发休闲活动场所的监管和扶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公共政策措施来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霞  
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不仅能丰富高职生的课余生活,愉悦身心,发展个性,而且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高职生闲暇生活构建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闲暇生活对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诚  
中国在未来15年必须解决的关系到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是企业冗员严重所引起的劳动力管理失灵和劳动绩效低下。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中决定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和企业的劳动需求的力量是什么?如何通过改革劳动管理体制来克服企业冗员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裕国  张恩碧  
大力发展闲暇消费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促进个人身心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著名消费经济专家尹世杰教授的《闲暇消费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依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广泛借鉴古今中外有关闲暇消费的精华,同时对一系列有害观点进行了严肃的剖析与批评,倡导张扬先进文化的大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闲暇消费方式,这无疑对深入探析我国居民闲暇消费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