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9)
- 2023(5442)
- 2022(4569)
- 2021(3951)
- 2020(3313)
- 2019(7421)
- 2018(7300)
- 2017(13507)
- 2016(7020)
- 2015(7732)
- 2014(7584)
- 2013(7835)
- 2012(7778)
- 2011(7525)
- 2010(8056)
- 2009(7817)
- 2008(7425)
- 2007(6923)
- 2006(6676)
- 2005(6220)
- 学科
- 济(58607)
- 经济(58578)
- 管理(20505)
- 地方(18383)
- 方法(13771)
- 业(13488)
- 地方经济(12824)
- 学(12798)
- 环境(11898)
- 数学(11612)
- 数学方法(11556)
- 中国(10778)
- 企(10201)
- 企业(10201)
- 业经(9872)
- 农(9605)
- 资源(7770)
- 生态(7694)
- 经济学(7442)
- 和(7075)
- 发(6876)
- 农业(6790)
- 融(6672)
- 金融(6671)
- 制(6401)
- 划(6232)
- 关系(6182)
- 财(5920)
- 体(5822)
- 理论(5766)
- 机构
- 学院(118411)
- 大学(117914)
- 济(59124)
- 经济(58107)
- 研究(47210)
- 管理(39002)
- 中国(34707)
- 理学(32174)
- 理学院(31700)
- 管理学(31232)
- 管理学院(31003)
- 科学(27850)
- 京(25739)
- 江(25081)
- 财(25007)
- 所(24590)
- 研究所(22182)
- 中心(19896)
- 财经(19688)
- 经济学(19618)
- 范(17553)
- 经(17461)
- 师范(17433)
- 经济学院(17181)
- 农(16870)
- 院(16689)
- 北京(15722)
- 州(15600)
- 科学院(15194)
- 省(15054)
- 基金
- 项目(70820)
- 科学(55664)
- 研究(52937)
- 基金(50877)
- 家(43921)
- 国家(43573)
- 科学基金(36603)
- 社会(36230)
- 社会科(34370)
- 社会科学(34358)
- 省(28679)
- 基金项目(26500)
- 划(22566)
- 教育(22142)
- 自然(21094)
- 资助(20526)
- 自然科(20322)
- 自然科学(20314)
- 编号(19940)
- 自然科学基金(19906)
- 发(17769)
- 重点(16791)
- 成果(16538)
- 国家社会(15361)
- 部(15291)
- 课题(15064)
- 发展(14923)
- 展(14715)
- 济(14298)
- 经济(14167)
共检索到195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世庆 巨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银银山"的指导思想,以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为战略思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针对性地解决战略实施过程的问题,形成生态协同的战略新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思聪
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就江苏省在生态环境调查、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监测业务领域等方面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振中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承载力有限、短期经济开发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在全流域构建生态管控体系,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契机,在沿线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建设,以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统治理为重点,在沿线各关键节点上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全域—片区—节点"生态建设与保护战略框架下推进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建设与保护 区域战略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其中,平衡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愈加迫切。需要明确的是,“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根本方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其中,平衡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愈加迫切。需要明确的是,“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根本方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文传浩 林彩云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大保护是对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保护,是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可划分为环保体系初步构建、环保区域分治体系形成、环保多元共治体系完善、生态大保护战略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及其演变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已基本建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生态大保护战略政策体系。为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大保护工程,应以整体系统化保护思维将生态大保护机制中的多元化属性归整到系统化属性,以"六全"为基本维度,以"三生空间"为重要载体,构建生态大保护政策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政策的持续稳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刚 石庆玲 王丰龙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方针,推进上中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协同互动是重要的实现方式。该文选取了环保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单位GDP的耗电量、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水排放量、空气质量指数(AQI)、气象灾害损失值、高危企业数量等六个综合反映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风险的指标,借助2016年—2018年统计面板数据以及无量纲转换、累计求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保护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能力提升潜力空间较大;城市生态保护能力与城市规模等级成反比;长江经济带中间低、周边高的反中心空间格局特征显著;城市之间呈现显著但较小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基于此,提出了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建设思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露 张凡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态保护、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流域的碳排放具有空间效应,生态保护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且两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为此,应当坚持优化生态保护措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做到低碳减排;严格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低碳循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张旋 刘帅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0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沿下中上游依次递减;中上游省份基本处在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下游省份则已经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迹象;生态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长江下游地区应注重改善经济结构,中游地区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上游地区则应更加注重扩大生态经济规模;加强上中下游的经济交流,实现整体规模效益。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经济 三阶段DE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辉 徐辉
文章通过构建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相对发展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面板VAR模型对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保护水平,二者交互促进机制不明显,甚至存在胁迫。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提高内外经济联动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省际合作机制缩小区域内差距、整合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产业化等途径更好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纪文
1长江经济带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性流域能够为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生态与物质基础,因此古代文明的发源与流域有很大关系,古代文明的传承与流域的生态保护也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凡是古代文明能够传承至今的国度,都是流域生态得到持久保护的地方。因为流域的断流导致生态环境变迁,一些古代文明走向衰落。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既是对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历史规律总结,也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习近平总书记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卜亚
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利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DEA无效状态,长江经济带东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而中部与西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差距较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开放水平的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改革监管体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等途径来改善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福利绩效 城市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监测数据,2007年以来,长江流域每年的废污水排放量均超过300亿吨,2012年达到347.4亿吨,呈持续增长态势。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探索从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产业支撑、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等角度出发,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跨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理顺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而实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采用熵权-TOPSIS与超效率全局SBM-GML指数从环境质量、生态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三个维度对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呈上升态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部分异显著,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绩效逐次递减;环境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四省市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必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维护生物多样性,培育产业绿色发展新动能,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绩效 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达明 黄曦子
构建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2—2013年长江经济带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改进型超效率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份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沿带省份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其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基本由技术进步带来,整体技术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并没有形成工业生态技术创新规模效率,而纯技术效率有一定程度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