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2)
2023(9089)
2022(7642)
2021(6850)
2020(5401)
2019(12369)
2018(12185)
2017(21902)
2016(12215)
2015(13559)
2014(13837)
2013(13882)
2012(13685)
2011(12667)
2010(13207)
2009(12058)
2008(12179)
2007(11456)
2006(10595)
2005(9765)
作者
(37865)
(31570)
(31401)
(29788)
(20189)
(15352)
(14205)
(12412)
(12058)
(11892)
(11160)
(10850)
(10772)
(10331)
(10188)
(9869)
(9466)
(9278)
(9264)
(8998)
(8426)
(7955)
(7869)
(7567)
(7319)
(7188)
(7159)
(7127)
(6589)
(6307)
学科
(58426)
经济(58375)
管理(29669)
(27831)
地方(25312)
中国(21594)
(19393)
企业(19393)
(19391)
业经(15137)
农业(13562)
地方经济(13420)
方法(13380)
(12525)
(11582)
(10972)
金融(10970)
(10670)
数学(10402)
(10401)
银行(10381)
数学方法(10263)
环境(10219)
(10186)
(9818)
(9425)
贸易(9408)
(8938)
(8916)
教育(8875)
机构
学院(178051)
大学(175366)
研究(72243)
(69765)
经济(68029)
管理(58617)
中国(54527)
理学(46988)
理学院(46251)
管理学(45395)
管理学院(45058)
科学(44816)
(41172)
(38472)
(36600)
研究所(34425)
(33812)
(33439)
中心(32254)
(29807)
师范(29509)
(26632)
(26481)
北京(26245)
(26131)
农业(25969)
业大(25569)
财经(24240)
师范大学(23568)
科学院(22096)
基金
项目(108259)
研究(83888)
科学(83139)
基金(72052)
(63421)
国家(62750)
科学基金(51355)
社会(50842)
社会科(47851)
社会科学(47839)
(45942)
教育(37993)
(37949)
基金项目(37619)
编号(35560)
(31055)
成果(30851)
自然(30371)
自然科(29496)
自然科学(29485)
自然科学基金(28891)
资助(28485)
课题(27886)
重点(26067)
发展(25052)
(24582)
(22829)
(22652)
(22098)
(21103)
期刊
(98654)
经济(98654)
研究(62509)
中国(50593)
(33462)
教育(31665)
学报(29157)
科学(26399)
(25478)
管理(24523)
农业(22810)
大学(21599)
(21300)
金融(21300)
学学(19576)
技术(17824)
业经(17300)
经济研究(13881)
财经(13047)
问题(12748)
(12315)
图书(12272)
(11377)
资源(10552)
(10196)
论坛(10196)
书馆(9695)
图书馆(9695)
(9455)
(9254)
共检索到312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新哲,阎浩,何晓斌,史先虎  
本文所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4个市及所辖74个县(市),土地面积10万km~2,人口7000万。在这块面积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产出了占全国14%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占16%的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也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以上。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雄厚的产业实力、便捷的水陆交通、以及扼守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长江产业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永刚  
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物流圈陆海空立体物流系统已现雏形,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较为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辐射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江三角洲物流圈基础设施布局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与利用率不高现象并存,经营成本与要素制约矛盾突出,物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促进长江三角洲物流圈基础设施布局的集约化,文章提出,必须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系统规划,强化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南通等枢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空港基础设施投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  
服务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演进的交互影响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其原理在于: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演进因素的作用下,促成了多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每个城市按照自身禀赋生产优势的产业或服务,提升了城市专业化水平,但就整个城市体系而言又体现出多样化特征。长三角地区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平安  
沿海地区的巨大变化 ,与他们改革开放观念强 ,产业选择准 ,商品质量高 ,市场做得大 ,并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分不开的。我们内陆省份要有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只要能认真学习 ,转变观念 ,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石慧  王正卫  
长江三角洲①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将推动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又有联动发展的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服务于长三角、服务于长江流域、服务于全国。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区域,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提升区域合作的功能和效率,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