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2)
- 2023(11431)
- 2022(9730)
- 2021(8626)
- 2020(6892)
- 2019(15767)
- 2018(15572)
- 2017(29844)
- 2016(16241)
- 2015(18221)
- 2014(18436)
- 2013(18269)
- 2012(17419)
- 2011(16135)
- 2010(16695)
- 2009(15723)
- 2008(15745)
- 2007(14664)
- 2006(13431)
- 2005(12669)
- 学科
- 济(77753)
- 经济(77600)
- 管理(51479)
- 业(47625)
- 企(38689)
- 企业(38689)
- 中国(27416)
- 地方(24222)
- 方法(22580)
- 农(20698)
- 业经(18995)
- 制(18976)
- 数学(18425)
- 财(18277)
- 数学方法(18247)
- 银(14387)
- 银行(14364)
- 学(14005)
- 融(13974)
- 金融(13971)
- 行(13934)
- 农业(13834)
- 地方经济(13383)
- 发(13252)
- 环境(13105)
- 体(12771)
- 贸(12603)
- 贸易(12589)
- 易(12098)
- 技术(11474)
- 机构
- 学院(243983)
- 大学(242754)
- 济(103514)
- 经济(101077)
- 研究(88856)
- 管理(88044)
- 理学(73170)
- 理学院(72229)
- 管理学(71204)
- 管理学院(70713)
- 中国(67500)
- 京(53193)
- 财(51614)
- 科学(50936)
- 所(44793)
- 江(40085)
- 研究所(39603)
- 中心(39104)
- 财经(38958)
- 农(35903)
- 范(35644)
- 师范(35370)
- 经(34884)
- 北京(34180)
- 州(32300)
- 经济学(32130)
- 院(32032)
- 业大(30283)
- 经济学院(28583)
- 师范大学(28405)
- 基金
- 项目(148595)
- 科学(117928)
- 研究(113500)
- 基金(106319)
- 家(90724)
- 国家(89850)
- 科学基金(77367)
- 社会(74431)
- 社会科(70556)
- 社会科学(70540)
- 省(58873)
- 基金项目(55436)
- 教育(51875)
- 划(48961)
- 编号(46073)
- 自然(46073)
- 自然科(44967)
- 自然科学(44959)
- 自然科学基金(44136)
- 资助(42595)
- 成果(39706)
- 发(37629)
- 课题(34310)
- 重点(33891)
- 部(32903)
- 制(32399)
- 发展(31007)
- 国家社会(30719)
- 创(30689)
- 展(30488)
共检索到39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凤娥 李先维
面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七极的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健全完善长株潭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打造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之后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又一重要城市群。作好制度安排,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
关键词:
长株潭 经济一体化 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徐习军
本文瞄准国际生态型城市群发展研究前沿,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构建生态长株潭的十大对策:即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应当把推崇生态意识作为先锋理念;把推行生态型规划作为实施蓝图;把制定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把创建生态城区作为示范窗口;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突破口;把倡导绿色消费作为重要举措;把加强多元调控作为有效手段;把鼓励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平台;把开展生态补偿作为平衡机制;把完善协调机构作为组织保障。
关键词:
长株潭 生态型 城市群 发展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喻定权
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城市群或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鉴于目前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综合国内外对城市群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法,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并对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述。结合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指标体系,并制定了指标评判的界定标准。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与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评判。评判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中前期;泛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雏形发育阶...
关键词:
城市群 发展阶段 模糊综合评判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梦筱
中部崛起必须发挥城市群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提出树立整体理念、提高郑州首位度、建设郑汴洛城市和工业发展走廊、明确群内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建立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羽 谢泗薪
文章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以长沙国际机场与长株潭一体化为案例,探讨我国民航机场如何基于城市群的发展,设计全新的经营战略,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民航机场 城市群 一体化 战略设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友金 罗登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打造城市群,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体战略。城市群的发展最终还是体现在城市群整体的产业发展,城际战略产业链是构筑城市群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制订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文章探讨了城市群概念与城市群的竞争特征,分析了城市群产业分工发展新趋势,提出了构建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
战略产业链 城市群 产业分工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丽 唐凯 周国华 周文丝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关键词:
开发区 整合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中贤 刘晓 黄永忠
环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载体。应大力实施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沙与株洲、湘潭同城化,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区,辐射带动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等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同时,着力构筑环长株潭城市群融入发展轴线,推进城市群毗邻城市组团,完善城市群融入发展机制,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打造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新型城市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健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发展现代城市群、加快推进城市化为抓手,推动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川作为西部内陆大省,能否充分发挥城市经济效益规模递增效应、在核心城市群发展的关键点上取得突破,将从根本上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学莉 温夫成 李英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和特征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提出应从强化合作意识、突出"双核"驱动作用、完善区域产业链条以及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方面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立柱 张毅
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哈尔滨和长春区域城市发展实际和面临问题,对哈长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进行了解析,提出中国制造基地、对外开放枢纽和大农业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三方面发展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哈长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新常态 哈长城市群 战略选择 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伟 常黎丽 彭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化城市群成为一种高级空间发展模式。通过构建网络化空间模型,揭示了长株潭城市群现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处于均质发展状态,核心城市极核功能初步形成,部分节点城市成长为次核心城市,验证了其具备多中心网络化模式的雏形。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各节点城市特征,分别从空间、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提出"四集"优化策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关键词:
多中心网络化 空间格局 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荔珠 郑艳婷 薛凤旋 李贵才
几个世纪以来城市群的发展都备受关注,其焦点也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带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城市群。许多研究认为,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区域。然而,随着中国"发展内需"策略的提出,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积极推动下,中国内陆地区出现了新的城市群。它们的发展特征和机制是否与沿海地区的城市群一致呢?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考察了内陆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该区域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和适度的城市化进程,反映出"自上而下"的政府强有力的指导。通过固定效...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群 长株潭 内需 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齐鲁平 孙晋山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工业比重大,大中城市多,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的特点。据统计,1982年全省13个大、中、小城市和93个建制镇,城镇非农业人口高达1,22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18%。现有的城市中,除沈阳、大连、鞍山和抚顺为特大城市外,还有本溪、阜新、锦州三个大城市及丹东、辽阳、营口三个中等城市与铁岭、朝阳、铁法三个小城市。大城市之多和城镇人口比重之高皆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三十多年来,辽宁各大中小城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也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尤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区最为突出。因此,从工业和城镇合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马婷 袁晓辉 张晓明 王旭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面临巨大的蚕食开发压力。重点分析了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背景,论述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和绿心生态构建思路,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优先"的规划策略。通过构筑绿心生态安全格局,对绿心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进一步对限建区进行细分,从而在非建设区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绿心生产功能,达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生态保护目的。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绿心 生态保护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