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8)
2023(9444)
2022(8035)
2021(7666)
2020(6625)
2019(15229)
2018(14753)
2017(29613)
2016(16152)
2015(17980)
2014(18194)
2013(17918)
2012(16235)
2011(14523)
2010(14900)
2009(14183)
2008(14664)
2007(13427)
2006(11676)
2005(10968)
作者
(46405)
(38300)
(38115)
(36502)
(24851)
(18480)
(17563)
(14753)
(14697)
(14133)
(13257)
(13231)
(12452)
(12361)
(12173)
(11877)
(11370)
(11288)
(11160)
(10851)
(9780)
(9573)
(9282)
(8988)
(8813)
(8739)
(8708)
(8296)
(7854)
(7468)
学科
(64543)
经济(64487)
(49807)
管理(48016)
(42267)
企业(42267)
方法(34453)
数学(30351)
数学方法(29746)
(21836)
银行(21690)
(20524)
(20255)
(19780)
中国(18109)
(16204)
金融(16203)
(14683)
财务(14643)
财务管理(14616)
企业财务(14003)
(13869)
理论(13769)
(13441)
业经(12922)
(11736)
制度(11723)
(11150)
保险(11057)
(11009)
机构
大学(233709)
学院(231000)
(93556)
经济(91504)
管理(88615)
理学(74612)
理学院(73841)
管理学(72213)
研究(72161)
管理学院(71782)
中国(66041)
(50152)
(48967)
科学(42409)
财经(39692)
(36833)
(36031)
(35500)
(35462)
中心(34619)
研究所(32836)
北京(31053)
业大(30904)
经济学(30066)
财经大学(29978)
(29409)
(28059)
农业(27880)
师范(27777)
(27012)
基金
项目(143470)
科学(113050)
基金(106332)
研究(102186)
(91982)
国家(91260)
科学基金(79224)
社会(65392)
社会科(61982)
社会科学(61962)
基金项目(54853)
(54742)
自然(52764)
自然科(51650)
自然科学(51638)
自然科学基金(50735)
教育(49038)
资助(46610)
(46472)
编号(40350)
成果(33532)
(32563)
重点(32235)
(29768)
教育部(28589)
(28141)
课题(28121)
(28068)
科研(27887)
创新(27766)
期刊
(101538)
经济(101538)
研究(75475)
中国(46281)
(42090)
(41500)
金融(41500)
学报(36116)
管理(34791)
科学(32467)
(30984)
大学(27974)
学学(26475)
教育(23812)
财经(22199)
技术(19879)
农业(19032)
(18885)
经济研究(16388)
业经(14257)
统计(13189)
问题(12842)
理论(12446)
技术经济(11945)
(11847)
实践(11135)
(11135)
财会(11116)
(10992)
(10953)
共检索到35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猛  罗平  
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计量历来为业界和监管当局所关注。近期,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的市场动荡使得全球银行业和监管当局开始重新审视其市场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要求。文章结合国际银行业和监管机构计量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当前做法,针对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探索了内部模型法在我国银行业的适用性,尤其是从方法论、特殊风险计量、验证等角度探讨了内部模型法的主要工具——风险价值体系在我国银行业计量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适用性,并从方法论和应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秀云  蒋园园  段珍珍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st公司以及2014年20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st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正晞  杜纲  
本文实证分析Basel Ⅲ与Basel Ⅳ内部模型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采用es为变量的新模型将大幅降低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而旧模型的变量VaR和sVaR在风险管理实践中仍然有效;实施Basel Ⅳ新模型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转型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监管机构应尽早出台实施Basel Ⅳ的监管办法;商业银行应以实施新模型为契机,向资本节约的金融市场业务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乾  何建敏  
本文介绍了目前金融资产市场风险计量的主流模型———VaR ,并分析了VaR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局限性等 ,最后探讨了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方琦  宋琴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价为样本数据,选取2007—2015年为样本区间,建立GARCH-LaVa R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大型国有银行更易受到市场流动性风险冲击,且银行业的整体风险水平的波动与宏观经济的走势趋同。La-Va R模型的使用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新旺,黄劲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索贵彬  赵国杰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立了许多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在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依照国情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研究设计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浦军  刘娟  罗丽生  
文章介绍了企业对外汇风险进行计量的主要方法,同时从沪市选取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公司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经典的Jorion回归模型对计量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的适用程度,为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向荣  周静宜  
风险度量是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我国保险公司信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投资损失,最终实现风险的有效预测和管理,成为目前保险和投资业界的重要课题。为验证两种保险业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有效性,文章选取四家上市保验公司2015—2017年的财务数据,对Z模型和KMV模型在信用风险度量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利用非参数检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Z模型与KMV模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风险,但在对保险公司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上,KMV模型在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适用性要优于Z值模型。因此,运用KMV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龙  张杰  
对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问题,即股票期收益率与市场溢价因素、公司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我们分析的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总体而言,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是适用的,可以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工具来帮助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中国股票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亚南  肖庆宪  
Merton模型是著名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一,但在使用这一模型时,人们往往忽略了模型中隐含的市场有效性假设,因而所得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利用我国股票交易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利用债券价格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只有剔除市场因素所引起的股票价格波动后,利用Merton模型才能在非有效市场中较为准确地度量负债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红英,阳玉香  
本文以深圳股票市场的431家A股公司为样本,依据其1999~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套利定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公司规模、市值与账面价值比以及市盈率对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是随机漫步的,即套利定价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是不适用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强  杨柳勇  
学术界对如何识别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由于研究方法或样本不同,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同一个框架基础上对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系统性风险贡献(ΔCoVaR)侧重于反映银行个体风险对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边际期望损失(MES)侧重于反映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侧重于反映规模、杠杆率等银行层面的因素;指标法也主要反映规模因素。本文认为,由于规模差异较大,衡量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时,规模因素会优于其他因素,使得各种方法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即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最高。鉴于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采用市场模型法并不会优于指标法,应在指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德仁  张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