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2)
- 2023(5291)
- 2022(4557)
- 2021(4443)
- 2020(3669)
- 2019(8473)
- 2018(8304)
- 2017(16936)
- 2016(9177)
- 2015(10146)
- 2014(10320)
- 2013(9943)
- 2012(9532)
- 2011(8771)
- 2010(9217)
- 2009(8926)
- 2008(8995)
- 2007(8518)
- 2006(7973)
- 2005(7563)
- 学科
- 济(31966)
- 经济(31918)
- 管理(28101)
- 业(26245)
- 企(22017)
- 企业(22017)
- 银(17907)
- 银行(17762)
- 行(16495)
- 制(15791)
- 方法(12364)
- 融(11005)
- 金融(11004)
- 财(10855)
- 度(10531)
- 制度(10530)
- 农(10490)
- 中国(10135)
- 业务(10093)
- 数学(10018)
- 数学方法(9853)
- 策(8812)
- 银行制(8618)
- 业经(7608)
- 贸(7581)
- 贸易(7572)
- 易(7411)
- 理论(6994)
- 农业(6743)
- 学(6712)
- 机构
- 大学(131093)
- 学院(130387)
- 济(55746)
- 经济(54416)
- 管理(50827)
- 中国(42999)
- 研究(42558)
- 理学(41770)
- 理学院(41376)
- 管理学(40835)
- 管理学院(40579)
- 财(31731)
- 京(27403)
- 银(25847)
- 银行(24877)
- 财经(23678)
- 行(23255)
- 江(22922)
- 科学(22208)
- 中心(21893)
- 经(21365)
- 所(20905)
- 农(19709)
- 州(18629)
- 范(18601)
- 师范(18483)
- 研究所(18261)
- 北京(17598)
- 财经大学(17452)
- 经济学(17072)
- 基金
- 项目(73339)
- 科学(58876)
- 研究(58370)
- 基金(54086)
- 家(44938)
- 国家(44501)
- 科学基金(38966)
- 社会(37287)
- 社会科(35331)
- 社会科学(35322)
- 教育(27476)
- 基金项目(27319)
- 省(27160)
- 编号(24956)
- 自然(23793)
- 自然科(23267)
- 自然科学(23263)
- 资助(23191)
- 划(23175)
- 自然科学基金(22881)
- 成果(22555)
- 部(17441)
- 课题(17133)
- 性(16061)
- 重点(15967)
- 教育部(15622)
- 人文(15386)
- 项目编号(15369)
- 发(15265)
- 制(14922)
共检索到224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论银行信贷决策行为的异化与规范乔海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步迈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近期内,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各家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必然选择。迅速改善资产质量是专业银行转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惠玲
银行信贷行为异化及矫正对策刘惠玲农业银行当前面临着业务生存空间拓展困难、新的市场定位尚未落实、机构多、人员杂、不良贷款包袱重等问题。要度此难关,笔者认为,农行应在减人增效、防险化险的战略指导下,尽快构建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良性循环的信贷运作机制,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光就 薛建军 王平 杨建民 林艳荔 吴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楼航
在银行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各类委员会被广泛的运用,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内控委员会、战略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等。而在商业银行委员会模式运用最为广泛的是体现在日常信贷决策中,一方面,我国的《贷款通则》明确规定“贷款人各级机构应当建立有行长或副行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贷款审查委员会(小组),负责贷款的审查”,这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委员会模式在信贷决策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委员会模式似乎比较符合民主和集体决策的传统,因此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成立类似“信用审查委员会”或“贷款审批委员会”的集体信贷决策机构。但在商业银行实践中,这种委员会决策模式经常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有的成为花架子,有的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伟
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决策分析分为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很重要。经营风险分析是银行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行业性分析、市场分析、销售分析、生产分析和供给分析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银行 企业 信贷决策 经营风险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璐
本文选择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新增银行贷款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银行信贷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审计意见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显著正相关;审计意见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明显弱化审计意见与银行信贷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意见 银行信贷决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璘琳
基于信贷配给理论,提出从专利信息和信号传递两个角度,探讨专利质押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专利数量和质量信息对银行贷款规模影响显著;低风险企业愿意为贷款提供更多的专利质押,企业通过专利质押传递其风险类型的信号;银行对专利质押量大的低风险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专利信息能够作为企业信息的重要补充,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传递信号,为银行提供信贷决策的依据。专利质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配给问题。
关键词:
专利信息 信贷决策 风险类型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近年来,证券交易所推行的问询函监管逐渐成为保障和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机制,其实施效果自然成为监管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问询函监管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具体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被出具问询函后,银行的贷款利率显著更高,贷款期限显著更短,银行贷款要求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和比例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处于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境中,或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幅度更加显著,不过,贷款期限、担保要求等非价格条款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时,问询函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在银企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时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以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提高,这表明信息风险是问询函监管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一个可能渠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超 张笑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过度集中于某些大企业和行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某些群体却处于融资困境。基于前景理论,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经理人的信贷决策模型并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前景理论在描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时优于期望效用理论,能够更好地描述商业银行贷款经理人的信贷决策行为,并得出如何设计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思路,为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偏差给出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前景理论 信贷决策 绩效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艳萍
本文选取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企业性质两方面研究其与银行信贷规模的关系。研究表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当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的情况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了改善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管理和提高企业信贷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于传荣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地检验了卖空约束放松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约束放松之后,银行倾向于向标的公司发放更大额度的信贷,同时其贷款期限更长,而且贷款担保要求更为宽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标的公司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大以及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最后,我们还发现,卖空约束放松之后,更多贷款给标的公司的银行其经营绩效随之明显上升。综上,卖空约束的放松大大缓解了标的公司的信用风险和信息风险,而银行也做出了合宜
关键词:
卖空机制 溢出效应 银行信贷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轲 赵昌文
文章从科技银行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科技银行信贷动态决策模型。此模型真实、客观、全面的评价了高新技术项目的价值并动态指导了科技银行进行正确的信贷决策。文章对模型中的参数给出了确定方法并分析了各参数对信贷决策的影响,结合案例验证了此模型在科技银行信贷决策问题上的分析结果,并提出了有助于改进科技银行信贷决策评价方法以及进行有效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学辉 梅光辉
随着央行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微调"信号的释放以及银监会对信贷额度监控的加强,信贷资产买断业务在各大银行蓬勃发展。本文在充分确认开展信贷资产买断业务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对当前阻碍业务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要实现信贷资产买断业务的规范发展,当务之急是从制订法律规范、实现业务操作标准化等方面入手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但从长远看,证券化是信贷资产买断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涵 黄志刚 林朝颖 徐亚论
定向降准政策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常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之一,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故定向降准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方向的影响决定政策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对定向降准前后银行信贷总量和信贷分布变化的实证分析,研究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有效刺激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规模,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作用强于农村商业银行;政策对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和农业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农业贷款的作用效果优于小微企业贷款;定向降准政策强度越强,对目标领域贷款投放刺激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