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0)
2023(8578)
2022(6977)
2021(6304)
2020(5544)
2019(12435)
2018(12213)
2017(24886)
2016(13257)
2015(14836)
2014(14643)
2013(14976)
2012(13897)
2011(12425)
2010(12625)
2009(12292)
2008(12842)
2007(11994)
2006(10810)
2005(10063)
作者
(37563)
(31361)
(30916)
(29577)
(20551)
(14974)
(14200)
(12092)
(11966)
(11493)
(11011)
(10805)
(10524)
(9967)
(9906)
(9621)
(9205)
(9140)
(9126)
(8711)
(7870)
(7869)
(7658)
(7279)
(7126)
(7008)
(6987)
(6940)
(6130)
(6057)
学科
(73834)
(68505)
企业(68505)
(68011)
经济(67935)
管理(55992)
方法(34965)
数学(27229)
数学方法(27133)
业经(24599)
(24101)
(21138)
(20586)
(19137)
(19094)
财务(19085)
财务管理(19063)
银行(18992)
企业财务(18096)
(17650)
农业(16094)
技术(15294)
中国(13973)
(12960)
金融(12959)
(12554)
理论(12287)
(11945)
(11943)
(11662)
机构
学院(202811)
大学(200387)
(93643)
经济(92237)
管理(85913)
理学(72896)
理学院(72336)
管理学(71762)
管理学院(71379)
研究(57675)
中国(55945)
(47376)
(41273)
财经(37692)
(34237)
(32484)
(31404)
科学(30220)
经济学(29666)
(28036)
财经大学(27892)
中心(27674)
经济学院(27090)
北京(26199)
商学(26195)
业大(26060)
商学院(26004)
(25975)
(24947)
研究所(24576)
基金
项目(122255)
科学(98989)
研究(92343)
基金(92326)
(77447)
国家(76728)
科学基金(68832)
社会(62483)
社会科(59542)
社会科学(59525)
基金项目(48519)
(47303)
自然(42911)
自然科(41968)
自然科学(41962)
教育(41694)
自然科学基金(41351)
资助(38548)
(37650)
编号(35419)
(30545)
(28468)
(28410)
成果(27980)
重点(26520)
国家社会(26191)
人文(25742)
(25687)
教育部(25610)
创新(25579)
期刊
(106250)
经济(106250)
研究(64505)
(41353)
(36014)
金融(36014)
管理(35990)
中国(34728)
(28532)
科学(25517)
学报(24877)
财经(21652)
大学(20954)
学学(20191)
业经(19374)
(18501)
技术(18047)
农业(17793)
经济研究(15997)
问题(14727)
教育(13424)
技术经济(13417)
(11784)
(11707)
财会(11397)
现代(10922)
商业(10844)
世界(10796)
会计(10321)
国际(10232)
共检索到316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永言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在世界金融界引起强烈震动。由此引发对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问题的重新思考。文章认为我国银行改革有待深入,证券业的发展也才起步,尚不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实现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经营,乃是现阶段的合理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鸿君  
论中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分合的历史与现状30年代大危机以前,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证券业与银行业的融合政策,银行业除了经营存货等基本业务以外,同时经营证券业务。爆发于19...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群  
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不仅震惊世界银行界,而且也引起中国改革者的深思。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巴林银行倒闭反映出的银行控制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控制理论和银行控制理论 银行控制论是在企业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来的。在市场经济中银行也是一种企业。只是这种企业非同一般。一般生产或商业企业在市场活动中有内在的控制机制。它们的控制是通过债权人的内外监察实现的。企业的债权人有两种:一为持债人,即借钱给企业而成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炳亚  
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的动因在银行 ,分合之争的焦点在风险 ,而分合的时机与程度则决定于国情。未来我国分业经营政策将逐步放松 ,以适应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和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艾金根  张迪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建立  岳瑞科  马继伟  
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向世人敲响了金融业内部控制的警钟。反思巴林银行倒闭的成因,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致命缺陷,从而为我国的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傅斌  
论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关系的分析●傅斌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主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在理论界和实业界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斌  
论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关系的分析傅斌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主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卫  
从橙县、巴林银行看中国金融证券市场刘卫从去年年末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重大事件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先是去年12月初的美国南加州的橙县县财政一夜之间破产,接着是墨西哥的"金融大地震",2月下旬,老牌的英国巴林银行又实然资不抵债,被迫...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勇春  
证券业和银行业的关系,自美国1933年《银行法》、《证券法》颁布以来,一直是包括世界各国在内的经济政策、理论界及实务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新中国的证券业真正形成是在80年代中期,近几年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在金融领域里证券业和银行业是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不论两业发展程度如何,都将有协调两业关系的客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燕青   陈雁心   范钦建   孙太  
随着西方工业经济发展,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关系也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从分离又趋于融合的历程。早期从事证券业务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并无太大差别,特别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是处于证券市场体系构建阶段,银行业从赚取超额利润出发,涉足证券业务,同时证券业为了筹措资金,也从事银行业务,银行与证券业相互融合,混合经营。但随着一系列金融危机出现,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立  
证券业的性质证券业应包括: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买卖的投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证券部;证券交易所;各种从事证券买卖的基金组织或机构。对于它们人们都可称为金融机构,但称它们为金融机构未必能深刻地表明证券业的性质。我认为证券业的性质可概括为: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的主要经营者,第三产业的组成部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梅慎实  
美国现行银行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以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系列银行立法为基础的,且将保证银行业的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着重对商业银行实行较为严厉的管制。六十多年过去了,它对美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定的确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市场如战场,竞争规则的制定更多地须依靠自由市场的力量,尤其是随着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自由化、证券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之时,美国商业银行表现出难以适应这一变化趋势。我认为,美国银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昌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可分为两种类型:欧洲大陆的全能银行(银行业兼营证券业)模式;美国和日本的职能分离(银行业与证券业严格分离)模式。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严格分离的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界线正逐步被打破,以响应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的世界趋势。本文试图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或融合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背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莉萍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商业银行是否一定是全能银行?全能银行是不是意味着银行可以经营各种证券业务?由此,我们不免要思考:证券业和银行业融合或分离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美、德两个经济强国在证券业和银行业的关系上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分歧;目前我国的银行业能否涉足于所有的证券业;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