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2)
- 2023(4159)
- 2022(3442)
- 2021(3289)
- 2020(2818)
- 2019(6264)
- 2018(6107)
- 2017(12389)
- 2016(6697)
- 2015(7368)
- 2014(7528)
- 2013(7420)
- 2012(7018)
- 2011(6430)
- 2010(6543)
- 2009(6140)
- 2008(6497)
- 2007(6106)
- 2006(5495)
- 2005(5303)
- 学科
- 济(23509)
- 经济(23476)
- 银(18322)
- 银行(18177)
- 业(17900)
- 管理(17847)
- 行(16934)
- 制(15978)
- 企(15404)
- 企业(15404)
- 方法(11337)
- 融(11093)
- 金融(11092)
- 度(9812)
- 制度(9807)
- 业务(9561)
- 数学(9357)
- 数学方法(9250)
- 银行制(8362)
- 财(8113)
- 中国(7464)
- 学(6940)
- 体(6937)
- 体制(6334)
- 理论(5459)
- 务(5208)
- 业经(5205)
- 财务(5198)
- 财务管理(5174)
- 企业财务(5053)
- 机构
- 大学(99698)
- 学院(96100)
- 济(37880)
- 经济(36934)
- 中国(33863)
- 研究(33519)
- 管理(33085)
- 理学(26957)
- 理学院(26602)
- 管理学(26136)
- 管理学院(25932)
- 财(23078)
- 京(21293)
- 银(20393)
- 科学(20022)
- 银行(19496)
- 行(18083)
- 财经(17977)
- 农(17782)
- 所(17751)
- 中心(16556)
- 经(16330)
- 江(16182)
- 研究所(15952)
- 农业(14206)
- 财经大学(13709)
- 州(13683)
- 北京(13389)
- 融(13197)
- 金融(13026)
- 基金
- 项目(58013)
- 科学(45347)
- 基金(43373)
- 研究(40710)
- 家(38361)
- 国家(38048)
- 科学基金(32046)
- 社会(26272)
- 社会科(24993)
- 社会科学(24983)
- 基金项目(22248)
- 省(21277)
- 自然(20965)
- 自然科(20523)
- 自然科学(20517)
- 自然科学基金(20182)
- 教育(19194)
- 划(18733)
- 资助(18450)
- 编号(15022)
- 成果(13737)
- 部(13581)
- 重点(13404)
- 性(13201)
- 教育部(11711)
- 创(11627)
- 发(11380)
- 国家社会(11330)
- 科研(11274)
- 课题(11111)
共检索到16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志刚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银监会 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磊
中央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从诞生之日就与政府发生业务联系。英格兰银行筹建之目的即为政府垫款,法兰西银行一开始就由国家供给部分资本。但因央行和政府所担负的任务与工作侧重点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任何时期都一致,这就产生了如何正确、合理地协调二者间关系的问题,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崎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今年4月28日正式挂牌。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50多年来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于一身的大一统时代宣告结束,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认为设立银监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将央行的双重职能予以分离,加强银行系统监管,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文章就我国人民银行独立性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增强其独立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中央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的核心,是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系是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1983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人们对中央银行组织体系的微词颇多。反思一下,现行中央银行组织体系确实存在一些弊端:1、中央银行附属于政府,以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志,无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英国金融专家曾对中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依凭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乏力的深层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提高其监管效率?政府应该怎样保证中央银行具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监管职能等等,都是实践中较难有效解决的问题。任何形式上的监管机构的如何设置都不是主要原因,而创造让人和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才是根本所在。
关键词:
监管效率 中央银行独立性 宏观经济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宇
20世纪以来,尽管一直存在争论,但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成为历史趋势。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作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界限,模糊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再次引起经济学界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中央银行 独立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志刚
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当前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措施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独立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茂
银监会成立后,随着监管职能已经慢慢从中央银行内部分离出来,监管职能分离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首先从监管职能的分离谈起,从防止潜在的通货膨胀,科学、民主地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加强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地位的必要性。文章还论述了在加强整个央行体系与政府的独立地位的同时,也要给予地方央行一定的货币政策制订的自主性。
关键词:
银行监管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独立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艾洪德 蔡志刚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中央银行同时负有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的状况 ,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但这一改革还很不彻底 ,建议从目前及长远两方面分步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银监会 监管 中央银行独立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锋 董旭操 徐佳
关于邮政储蓄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是近年来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因为它既涉及中央财政又涉及中央银行。而以往学者的讨论要么局限于邮政储蓄,要么局限于农业政策性银行,均有失全面。为此,本文通过剖析中央银行在邮政储蓄恢复、发展历程中功能的转换,评析目前流行的改革方案,试图构建一个能够实现多赢并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测度方法 ,依据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 ,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进行初步的衡量。
关键词:
独立性 测度方式 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泽清 薛敬孝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证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呈负相关,但是这一结论似乎对日本不成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中央银行的高独立性并不是低通货膨胀率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只是低通货膨胀率的一个充分条件。日本银行在实际过程中维护其目标偏好的能力要高于其在法定条件下维护目标偏好的能力。因此,日本银行尽管在法律上缺乏独立性,但是它却有良好的维护其目标偏好的纪录
关键词:
日本银行法 独立性 通货膨胀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肯尼斯·罗格夫 谢华军
在民粹主义日益猖獗的时期,各国中央银行都需要尽力寻找新的工具,尽快恢复正常利率政策的有效性,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由于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中央银行长期受到右翼民粹主义的抨击,但如今却因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过小而受到左翼民粹主义的攻击。后金融危机时代,公众期望中央银行能够承担远远超出其职能范围的责任,而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胡德宝
随着决策信息需求的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的要求也在增加。传统的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要么只关注透明度原则,要么只关注规则问题。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博弈视角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决策的有效性增加,决策的效果与投票规则相关,保密投票机制可能对应着更高的决策效率。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委员的构成和产生上。因此,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强化委员的代表性、协调各方利益以及减少博弈冲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麦挺 徐思嘉
要 本文从“时间非一致”的假定出发证明,在经济全面衰退的现实危机面前,转型国家往往更有动机偏向滥用货币扩张手段,而央行的非独立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偏向”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恶化,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政府承诺得以履行。检验表明,转型国家大多存在央行法定独立先于实质独立的情况,即央行法定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货币政策还是由政府控制而难以完全独立有效抑制通胀。跨期声誉模型表明,仅仅实现央行的法定独立可能在长期产生负的社会福利效应。为此,建议确定合适的名义政策目标以强化央行的预承诺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财政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各项调控措施相互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