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3)
2023(7177)
2022(6124)
2021(5644)
2020(4998)
2019(11154)
2018(10960)
2017(21581)
2016(11666)
2015(12907)
2014(13159)
2013(12798)
2012(11841)
2011(10611)
2010(10914)
2009(10835)
2008(11245)
2007(10430)
2006(9351)
2005(9073)
作者
(32566)
(27053)
(26739)
(25850)
(17408)
(12922)
(12337)
(10672)
(10097)
(9864)
(9444)
(9249)
(8791)
(8769)
(8724)
(8458)
(7941)
(7938)
(7913)
(7470)
(6817)
(6687)
(6344)
(6293)
(6255)
(6141)
(6104)
(5949)
(5354)
(5166)
学科
(41585)
经济(41507)
管理(39870)
(39355)
(32098)
企业(32098)
(22965)
(21266)
银行(21121)
(19665)
方法(17244)
(16775)
数学(14469)
数学方法(14347)
(14185)
金融(14182)
中国(13787)
(13242)
制度(13238)
(12282)
(11547)
(11244)
业务(11187)
保险(11153)
(10974)
财务(10950)
财务管理(10919)
业经(10708)
企业财务(10425)
体制(10002)
机构
大学(168803)
学院(164845)
(71338)
经济(69743)
管理(64796)
中国(54242)
理学(53158)
研究(52675)
理学院(52670)
管理学(52070)
管理学院(51745)
(42611)
(35273)
财经(31984)
(28882)
(27714)
(27550)
中心(27227)
科学(27147)
银行(26428)
(26062)
(25503)
(24683)
财经大学(23901)
经济学(22915)
北京(22352)
研究所(22174)
(22125)
业大(20573)
(20527)
基金
项目(98039)
科学(78544)
研究(74700)
基金(74253)
(62891)
国家(62368)
科学基金(54710)
社会(49994)
社会科(47381)
社会科学(47372)
基金项目(38434)
(35903)
教育(34245)
自然(33689)
自然科(32940)
自然科学(32934)
自然科学基金(32406)
资助(30652)
(30527)
编号(30224)
成果(26568)
(25696)
(23495)
重点(21674)
国家社会(21350)
教育部(21108)
(20815)
(20282)
课题(20274)
人文(20263)
期刊
(81851)
经济(81851)
研究(60940)
(41229)
金融(41229)
中国(37419)
(36385)
管理(24991)
(23864)
学报(22682)
科学(21276)
大学(18606)
财经(18222)
学学(17453)
教育(15851)
(15308)
农业(12993)
技术(12674)
经济研究(11518)
业经(10924)
理论(10561)
问题(10524)
实践(9527)
(9527)
财会(8778)
农村(8732)
(8732)
(8657)
会计(8557)
国际(8290)
共检索到27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晓宏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12月印发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第三条明确: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一、银团贷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以支持基础设施为主的项目融资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并购杠杆交易推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晖  
随着集团客户数量的增多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巨额的集团客户授信额度屡屡出现。对一家银行来说,高度集中的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有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分析集团客户的法律主体风险、关联交易风险、银行多头授信风险及贷后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并从建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集团客户授信前的尽职调查、设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方案、采用银团贷款分担授信风险、政府完善信息公开透明的相关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宏  刘浩  
银团贷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尽管银团贷款在国际金融市场已是成熟产品,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银团贷款业务起步较晚,首笔外汇银团贷款是中国银行1986年为大亚湾核电站项目筹组131.4亿法郎及4.29亿英镑,首笔人民币银团贷款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及12家信用社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航  张华  
针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的特点,商业银行要加强组织建设,加强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制定对集团企业统一授信可操作性的方法,加强贷后管理,加强监管力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青  
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所谓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第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第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第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荣冬  
本文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为研究对象,从银行和客户两方面形成的风险原因剖析入手,系统研究了由于银企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集团客户产生的授信业务风险点,提出了防范授信风险、改进完善信贷管理的措施和监管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悦  
随着我国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银行贷款集中度不断提高,集团客户占比明显上升。本文首先定义了集团客户的四个要素,并分析了其三个特点,即贷款扩张、关联交易和融资复杂。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集团客户产生了信用膨胀风险、资金挪用风险、信息虚假风险和担保虚化风险。其次,归纳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原因是对集团客户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落后,信息不对称,特有的风险偏好,专业人员不足;外部原因是银行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息、信用环境差和法律缺失。最后,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银行、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强标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信贷风险高是我国当前金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施统一授信是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实施统一授信必须坚持 :授信主体统一 ,授信职能部门统一 ,授信对象评价标准统一 ,授信品种管理统一 ,客户实有授信与或有负债统一 ,授信额度与授信担保条件统一 ,总量控制与动态监控统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晓宏  
集团授信客户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银行经营具有双重重要意义,它们面临的行业分散风险已经成为其出现经营危机的主要诱因。本文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2002》为基础,建立了包括集团行业集中度、行业分散相对风险度和综合行业分散风险度在内的集团授信客户行业风险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集团授信客户定性评级分类矩阵,对集团授信客户的行业分散风险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灵活的贷款定价策略和拨备政策控制和缓释集团授信客户的行业分散风险,对不同评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永红  
本文通过调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分析了引起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指出商业银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在于对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识别和判断。本文给出了关联企业的识别原则、识别特征、识别方法,深入探讨了关联交易的类型、甄别关联交易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提供帮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洁   刘荣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以集团客户为主的各种关联性公司获得蓬勃发展。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良好发展的集团企业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石和发轫,它的出现不仅有利于银行拓展优质客户、获取综合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臧展  刘静  
银团贷款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新兴融资方式,目前已成为大型项目融资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成为商业银行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之一。银团贷款具有传统双边贷款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例如贷款期限长、金额大、有可观的费用收益、便于分散风险等,如果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必将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现状,提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保证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宏  熊柴  
强制或者自愿是现行存款保险制度的两大类型,从发展趋势看,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安排在世界范围内更具有广泛性。结合Gropp和Vesala的研究框架与银团贷款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通过建立一个静态博弈模型,分别考察了当两家银行为同一借款人提供银团贷款时,银行、存款人和存款保险机构等市场主体在两种制度安排下的行为。研究发现:在两种制度安排下,银行均可以同时确立最优的监督水平。但是,在自愿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难以在监督水平上协调一致;而与之相反,在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可以通过合作在监督水平上达成一致。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起强制性而非自愿性存款保险制度,以利于银行更好地开展合作和拓宽业务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