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0)
2023(3386)
2022(2874)
2021(2767)
2019(5347)
2018(5646)
2017(10340)
2016(5672)
2015(6323)
2014(6392)
2013(6264)
2012(5722)
2011(5371)
2010(5708)
2009(5663)
2008(5756)
2007(5147)
2006(4874)
2005(4496)
2004(4154)
作者
(15828)
(13134)
(13005)
(12855)
(8271)
(6082)
(5983)
(5149)
(5017)
(4863)
(4567)
(4451)
(4437)
(4422)
(4262)
(4102)
(3809)
(3745)
(3684)
(3599)
(3505)
(3251)
(3238)
(3135)
(3063)
(2974)
(2934)
(2744)
(2664)
(2631)
学科
(27542)
经济(27505)
(13410)
管理(13304)
(12213)
企业(12213)
(8779)
业经(8296)
产业(7920)
中国(7649)
方法(7357)
(7154)
地方(7112)
(6706)
结构(6351)
教育(6309)
体制(6272)
(5998)
理论(5735)
(5361)
数学(5291)
数学方法(5228)
技术(4926)
(4798)
金融(4797)
(4591)
银行(4591)
(4489)
地方经济(4477)
农业(4070)
机构
大学(84808)
学院(83993)
(37500)
经济(36820)
研究(31732)
管理(28813)
理学(23420)
中国(23336)
理学院(23152)
管理学(22826)
管理学院(22642)
(19284)
(18978)
科学(17507)
(16205)
(14634)
研究所(14306)
财经(13963)
(13809)
师范(13759)
北京(12864)
中心(12824)
(12429)
经济学(11862)
(11469)
(11276)
师范大学(11042)
(10824)
经济学院(10436)
财经大学(9978)
基金
项目(46992)
研究(39037)
科学(36884)
基金(31778)
(26713)
国家(26440)
社会(24844)
社会科(23560)
社会科学(23552)
科学基金(22133)
(19407)
教育(17862)
基金项目(16189)
编号(16084)
(15590)
成果(14575)
资助(12520)
课题(12415)
(11925)
自然(11462)
自然科(11095)
自然科学(11093)
重点(10950)
自然科学基金(10909)
(10540)
发展(10422)
(10284)
(10262)
(10117)
(10074)
期刊
(51286)
经济(51286)
研究(34037)
中国(21149)
教育(16693)
(15584)
管理(12782)
学报(12071)
科学(11212)
(10330)
大学(10010)
学学(8945)
财经(8862)
业经(8850)
(8660)
金融(8660)
(7952)
技术(7873)
经济研究(7595)
问题(7346)
农业(6310)
改革(5399)
(5399)
经济问题(4955)
(4763)
技术经济(4573)
(4528)
论坛(4528)
现代(4245)
职业(4240)
共检索到14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钱学森是第六次产业革命论断的开拓者、原创者。钱学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技术。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建立创新型国家所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的产业经济正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革命的出现带来的产业结构的飞跃。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正在推动着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改变着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带动着我国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预期,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变革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德秀  
50 0年的社会发展存在着如下的周期循环 :思想启蒙→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 ,至今已经历了三次循环 ,每次循环都把社会推向新的阶段 ,都发生思想中心、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世界强国的转移。中国在前两次循环中落后了 ,在第三次循环后期开始加快现代化步伐 ,追赶世界先进国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本文介绍了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所具有的特点和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势,指出了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工作者在农业新科技革命中应承担的使命和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学森  
我认为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四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发生在一万年以前,人类从以打猎、采集为生发展到以畜牧业和农业为生;第二次发生在奴隶社会,即商品的出现:第三次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引起了大工业;第四次是在十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明旭  鲁蓓  
分省死亡率研究能更准确地描述我国人口的死亡模式,度量区域之间的差异。由于基础数据的缺乏,目前对分省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文章系统整理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六普"资料,获取了分省、分性别、分城乡的年龄别死亡数据。利用妇幼卫生监测系统分县数据,修正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利用Kannisto模型修正了高龄人口死亡率,并通过与日本1960~2010年的单岁组死亡率比较,对各省的老年死亡率进行再修正。最后,文章测算出分省、分性别、分城乡的0岁、60岁和80岁组预期寿命,并按照长寿与城乡差异水平将死亡模式分为5类。结果显示,"六普"时期我国0岁组预期寿命为74.85岁,60岁组为19.44岁,80岁组为6.90岁;各省农村人口预期寿命的差异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泽  张斌  徐金发  
本文通过对新兴的赛博(Cyberspace)兼并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形成背景的初步探讨 ,指出了其有别于传统行业兼并的知识经济特质 ,并且提出应通过对于赛博兼并的研究 ,寻求适合我国网络业乃至整个IT行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手段、途径以及条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侯哲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升至0.25%—0.5%,本次加息标志着美联储结束长达十年的零利率时代,再次启动加息周期,众多数据都显示美国经济正逐步持续改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对于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的我国而言,资金的持续大量外流会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市场流动性压力增加。中小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也会逐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谦  崔红艳  李睿  庞江倩  陈卫  杨胜慧  
近一两年来,各机构、组织、刊物举办的有关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种研讨会、论坛相当频繁,国内外学者、各部门和各级别的政府官员在各种刊物、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文章数不胜数。《人口研究》编辑部一年前曾经组织了一期论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挑战与展望",时隔一年,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刚刚结束之时,再次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问题举办论坛进行讨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可谓当前中国人口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社会各界对第六次人口普查也充满了期待。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统计局(作为主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政府部门)、北京市统计局(作为实际工作部门)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就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第六次人口普查在试点和登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和启示进行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馨蕊  郭凌  
最近,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上撰文称,人类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物种大灭绝时代,地球正处在第六次物种灭绝的边缘,这次物种灭绝不同于前五次,不是自然地理原因造成的,而是人类亲手造就的。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仔细分析人类的发展史,就会发现长期以来的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恶化导致了物种生态链的断裂,破坏了物种固有的栖息地,人类正在成为物种灭绝的罪魁祸首。面对物种灭绝时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立人  
本文从创意产业的定义、分类与产业链,创意与产业的关系,产业园区和产业政策等层面对创意产业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志群  
回顾一段历史 1983年10月,我国理论界掀起了题为“世界新的产业革命的挑战和我国的对策”的研讨。此研讨受到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但在1984年3月召开的第2次研讨会上,会议的主题,已经变成“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当时,参加研讨会的许多代表对研讨的主题由产业革命变换成为技术革命,就表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现将这些不同意见中有代表性的,按会议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丙涛  
现代经济革命的内涵与原因曾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在制度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产业革命;而新制度学派则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是制度的变迁引起了产业革命的爆发。市场革命与产业革命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体系。英国的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它的爆发却首先取决于市场革命的成功。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优势不仅使新经济体系能战胜旧的体系生存下来,而且使之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