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3)
- 2023(5841)
- 2022(4652)
- 2021(4212)
- 2020(3693)
- 2019(7950)
- 2018(7489)
- 2017(14648)
- 2016(7655)
- 2015(8429)
- 2014(8206)
- 2013(8136)
- 2012(7487)
- 2011(6802)
- 2010(7233)
- 2009(7440)
- 2008(6570)
- 2007(6062)
- 2006(5503)
- 2005(5296)
- 学科
- 济(27720)
- 经济(27686)
- 融(26443)
- 金融(26442)
- 业(25267)
- 银(24531)
- 银行(24527)
- 行(23780)
- 管理(20360)
- 企(20011)
- 企业(20011)
- 中国(18282)
- 制(12005)
- 财(11741)
- 方法(11359)
- 中国金融(11183)
- 险(10811)
- 保险(10720)
- 数学(9673)
- 数学方法(9586)
- 务(8798)
- 财务(8779)
- 财务管理(8762)
- 企业财务(8461)
- 业经(7363)
- 地方(7306)
- 农(7254)
- 理论(6718)
- 学(6668)
- 体(6527)
- 机构
- 大学(108356)
- 学院(107487)
- 济(45175)
- 经济(44079)
- 中国(39165)
- 管理(37809)
- 研究(34910)
- 理学(30536)
- 理学院(30203)
- 管理学(29692)
- 管理学院(29495)
- 财(27878)
- 京(21955)
- 财经(21479)
- 银(19652)
- 融(19622)
- 科学(19458)
- 经(19382)
- 金融(19298)
- 中心(19197)
- 银行(18900)
- 行(17725)
- 所(17390)
- 江(16997)
- 财经大学(16211)
- 人民(15833)
- 经济学(15628)
- 研究所(15511)
- 国人(14905)
- 中国人(14850)
- 基金
- 项目(64354)
- 科学(50867)
- 研究(48265)
- 基金(47872)
- 家(40774)
- 国家(40396)
- 科学基金(34848)
- 社会(31610)
- 社会科(30023)
- 社会科学(30016)
- 基金项目(24746)
- 省(24270)
- 自然(21471)
- 教育(21303)
- 自然科(20989)
- 自然科学(20987)
- 自然科学基金(20628)
- 划(20605)
- 资助(19977)
- 编号(19277)
- 成果(16793)
- 重点(15008)
- 部(14378)
- 性(13894)
- 发(13684)
- 创(13459)
- 课题(13458)
- 国家社会(13287)
- 教育部(12738)
- 创新(12656)
共检索到178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厚文 樊会文
论金融风险的特征与实质杜厚文樊会文近年来,接连不断的金融风险事故一次次震惊着经济界,金融风险已引起经济理论家、经济管理者和各国政府普遍的关注。伴随着经济发展,经济虚拟化越来越严重,金融交易量急剧膨胀,金融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提高,金融活动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弘毅
风险种类极多,但不外乎生命受到威胁或利益受到损害。金融风险属于后一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融风险处置不当,也是要命的。支付危机,通俗地说,还不了钱,是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资金源于居民的闲置,用于(直接或间接)经济活动需要,所以,金融是窗口,是表象,根子在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
关键词:
化解风险 内外勾结 金融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骆民
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防范骆民一、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金融风险的特征是其本质的外化表现。正确地认识金融风险的特征,对于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风险一般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客观性。对于金融机构或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根 廖昭君 张敏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地区的金融压力指数;其次,运用莫兰指数探索区域金融风险的全局集聚性特征;再次,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高斯核密度估计深入考察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风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空间关联关系,局域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大多数地区之间具有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特征;区域金融风险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金融风险由北部向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扩散,并蔓延至全国,呈现出“中部地区部低,东西部地区高”的阶梯式空间演化特征;区域金融风险的差异显著,并呈现扩大趋势,并且东部地区金融风险差异大于西部地区;各区域之间的金融风险差异高于各区域内部的金融风险差异,差异波动性强,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间出现金融风险极端分布现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金融风险的最后外化形式是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蔓延恶化则导致经济危机,这是古今中外金融风险积累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旧中国从1886-1948年先后发生过十次金融风潮,1929-33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80年代由英磅危机引发世界货币体系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圣君
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李圣君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去年东南亚金融风波,再一次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蒋振成
地方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显性和隐性风险依然存在。文章着力于探讨和研究与地方财政体制相关的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特征分析,指出在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中的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特征分析 政府责任 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云 叶陈毅 徐斓语 寇冉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广泛而深刻影响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社会稳定和战略决策的关键性不确定因素,具有弥散性、广泛性、复杂性、传染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等特征。文章指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与爆发往往会受到多重因素的相互牵制、效用传导和交叉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独特生态背景与鲜明的行为特征,梳理了国家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需求与供给形势,搭建了国家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框架及治理路径。提出从目标重构、法制完善、职能扩维、组织改造、途径优选、技术支持等方面推行变革,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稳定宏观金融秩序,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纪恩
本文试图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出发,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剖析其风险积累过程,挖掘目前美国金融体系滋生次级贷款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次基础上本文论述了该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为了抵御其影响可以采取的积极措施。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次级贷款危机 根源 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路
我国农业供应链突出表现为"集体化"、"现代化"和"生态化",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信用程度都需要整体协同管控。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我国农业供应链以间接融资为主,其金融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突出、整体风险难识别、可能引致区域系统性风险和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应当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供应链金融支持项目,并运用系统论原理控制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
关键词:
农业供应链 金融风险防范 系统论 协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朱玉 谢心怡
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投资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其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15所高校694位样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NOVA分析、Logistic回归和Probit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后发现:(1)大学生认知到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网络风险越大,投资就越谨慎,但是金融业务风险认知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表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创新背后的信用风险等认知能力有限;(2)大学生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发生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可能性越大,风险偏好还可通过影响风险认知间接作用于投资决策,支持了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假说;(3)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也会对其投资行为产生正向效应。上述结论在不同风险认知组和不同层次高校具有稳健性。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大学生理性投资,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礼 刘佳宁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新兴+转轨"的基本经济特征,中国的金融风险既表现出转轨经济条件下特有的风险特征,又表现出新兴市场经济的典型风险特征。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始终与自身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进行统筹兼顾,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探索、快速成长、加速开放以及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历史地看,各个阶段的防控实践留下重要启示:(1)坚守底线、理性务实的风险思维是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法宝;(2)维护中央金融集权主导与地方适当分权的辩证统一;(3)尊重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严防脱实向虚;(4)金融监管体系须在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与时俱进;(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实现上述四点的根本政治保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建新 郑磊
本文着眼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金融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框架,以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协调为切入点,分析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构成要素,指出现有监管信息系统和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评价了我国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规范对金融风险的披露和监管特征,分析了新制度对银行类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以风险计量会计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的构想。本文最后对协同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原则,建立完整的银行业信息披露框架,形成动态信息披露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金融风险 会计信息 信息披露 会计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宝柱 崔书磊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各阶段不同的特征。而现阶段的金融风险及发展趋势同金融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又是密切相关的。需要提及的是:本文把对金融业的探讨范围限定在经营货币业务的银行业、城乡信用社等。一、金融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