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8)
2023(5622)
2022(4519)
2021(4207)
2020(3645)
2019(7900)
2018(7442)
2017(15055)
2016(7723)
2015(8498)
2014(8264)
2013(8176)
2012(7699)
2011(6997)
2010(7477)
2009(7799)
2008(6910)
2007(6453)
2006(5821)
2005(5612)
作者
(20769)
(16802)
(16732)
(16046)
(10895)
(8241)
(7810)
(6794)
(6313)
(6222)
(5895)
(5890)
(5547)
(5464)
(5422)
(5352)
(5102)
(4961)
(4883)
(4468)
(4268)
(4242)
(4005)
(3957)
(3948)
(3832)
(3657)
(3523)
(3348)
(3323)
学科
(28320)
经济(28283)
(28211)
(26767)
金融(26766)
(24727)
银行(24727)
管理(24305)
(23879)
(23187)
企业(23187)
中国(17784)
(13935)
(12749)
方法(12455)
中国金融(11207)
(10951)
财务(10931)
财务管理(10910)
(10831)
保险(10740)
数学(10737)
数学方法(10663)
企业财务(10591)
业经(7317)
(7252)
(7088)
地方(6910)
理论(6566)
体制(6527)
机构
大学(109895)
学院(109270)
(47674)
经济(46601)
管理(40180)
中国(38634)
研究(32474)
理学(32402)
理学院(32124)
管理学(31728)
管理学院(31526)
(30165)
财经(23083)
(21763)
(21049)
(20835)
(20821)
金融(20676)
银行(20034)
(18711)
中心(18289)
财经大学(17421)
(16699)
人民(16492)
经济学(16440)
科学(15889)
(15573)
国人(15444)
中国人(15382)
经济学院(14892)
基金
项目(61984)
科学(48833)
研究(48381)
基金(46300)
(38014)
国家(37635)
科学基金(33121)
社会(32579)
社会科(31002)
社会科学(30994)
基金项目(23571)
(23206)
教育(21213)
资助(19891)
编号(19661)
自然(19324)
(18954)
自然科(18770)
自然科学(18764)
自然科学基金(18474)
成果(17407)
(14364)
(14274)
国家社会(13711)
重点(13606)
(13537)
课题(13131)
教育部(13094)
人文(12976)
(12856)
期刊
(52486)
经济(52486)
研究(40754)
(37413)
金融(37413)
(25508)
中国(22325)
管理(14104)
学报(13823)
财经(13279)
(12267)
科学(12264)
大学(11376)
(11141)
学学(10832)
教育(7935)
经济研究(7849)
理论(7381)
业经(7251)
技术(6880)
问题(6839)
实践(6714)
(6714)
财会(6627)
农业(6495)
中国金融(6402)
(5868)
国际(5865)
会计(5283)
现代(5102)
共检索到183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紫剑  
在我国 ,债权托管已成为政府化解金融风险存量的一种手段 ,但它仍只是被作为一种在特殊时期(金融风险积聚到严重的程度 )由政府出面 (即以政府作为委托方 )进行的集中处理不良债权的特殊方法。事实上 ,债权托管应有其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它可以作为单个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量的常规性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鲁迪·多恩布什  佛朗西斯科·吉瓦齐  陆符玲  
现在国外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银行问题是全世纪最为严重的,至少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的人民币几乎存在不可避免的贬值危险。这些观点或许是言过其实,完全没有根据或是完全错误的,但它们确实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前景。而且,如果仅用资本控制来保护中国的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帆  
本文从债权的性质出发,论述了公司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指出公司的财务风险产生于债务资本转嫁给权益资本的经营风险,并且因债权性质而被放大,因此降低公司财务风险的关键是降低经营风险。由于股东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公司总风险超过风险临界点时,债权人在事实上开始承担公司除股东承担的风险之外的剩余风险,因此公司风险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状态依存的分担机制。尽管在一定状态下债权人承担了剩余风险,但债权的性质决定了债权不能取得更高的报酬。因此在日本和德国的公司里,大的债权人都被赋予了状态依存的管理或监督职能,这可以看作是债权在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延伸,也是债权人管理债权承担的风险的一种创新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莫淑坤   满达   哈斯  
一、经济转型条件下的法律风险 美国著名经济家罗纳德·哈里·科斯认为,在中国法律体制的改革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法律体系欠缺精确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因此,目前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然而金融法治化并非借若干立法工作就能实现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依然是当前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弘毅  
风险种类极多,但不外乎生命受到威胁或利益受到损害。金融风险属于后一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融风险处置不当,也是要命的。支付危机,通俗地说,还不了钱,是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资金源于居民的闲置,用于(直接或间接)经济活动需要,所以,金融是窗口,是表象,根子在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意定  邹福阳  
不良金融债权在我国几乎成为金融改革成败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金融债权保护中双方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单纯运用一种或某种方法进行保护已难以奏效,需要考虑系统的方法,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对企业拯救主要采取重组与和解两种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较高拯救价值的企业实现重组或和解的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破产处置过程中长时间的停业加剧了资产贬损和资源浪费,从而使得破产企业错失重生的有利窗口期。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破产处置过程中的继续生产经营问题,通过维持破产企业有效资产的持续运营来促使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达到资产保值、职工稳定、收益增加和企业重生的目的。目前,破产企业的继续生产经营并未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制度缺陷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理念尚未确立、债务主体怠于拯救、权利主体利益对峙、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综合服务保障缺位。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一是要树立和强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理念,不能简单地从企业角度看待破产,而是应当将其视为一种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以化解金融债权风险;二是要优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制度架构,完善破产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债务人申请破产义务制度,健全企业集团破产集中管辖制度;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综合评估的中立性和科学性,将综合评估报告作为法院判定破产企业继续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以避免决策失误令债权人利益受损和新矛盾出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轶昕  贠菲菲  程索奥  
受社会融资规模下降与金融去杠杆的持续影响,从2018年开始,民营企业金融债务违约率持续升高。这不仅使民营企业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也让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良率持续上升,破坏了金融环境的稳定。从民营企业金融风险的现状入手,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停产对金融债权的影响,提出民营企业发生破产风险但不停产的主要模式、重大意义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基于此,从征信修复、理念推广、金融债权人统一行动规范及破产不停产统一服务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发生破产风险民营企业不停产的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丹丹  
随着关联企业这种企业联合体的产生与推广,关联交易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肯定关联交易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从而使银行债权落空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维护银行债权安全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着力研究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及其成因,提出了防范关联交易风险、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并对完善我国公司法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耿丹丹  
文章简述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健全统一授信制度,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担保等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波  
本文研究在增长竞争背景下中国城市负债经营的原因和形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潜在的金融风险。文章认为,在现阶段的财政体制和官员晋升激励机制下,为增长而竞争的城市官员存在着投资饥渴症,这会迫使官员开展城市负债经营。城市负债规模的扩大容易导致金融风险,影响地区稳定乃至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控制城市债务的规模和结构、建立和健全债务偿还机制,以及调整城市政府支出结构是应对债务风险的关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金融风险的最后外化形式是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蔓延恶化则导致经济危机,这是古今中外金融风险积累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旧中国从1886-1948年先后发生过十次金融风潮,1929-33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80年代由英磅危机引发世界货币体系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