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3)
- 2023(11730)
- 2022(9741)
- 2021(8943)
- 2020(7263)
- 2019(16630)
- 2018(16157)
- 2017(30742)
- 2016(16150)
- 2015(18053)
- 2014(17685)
- 2013(17800)
- 2012(17238)
- 2011(15873)
- 2010(16304)
- 2009(15357)
- 2008(14569)
- 2007(13076)
- 2006(12065)
- 2005(11605)
- 学科
- 济(78477)
- 经济(78407)
- 业(43847)
- 管理(42711)
- 企(34134)
- 企业(34134)
- 中国(32870)
- 融(28414)
- 金融(28413)
- 银(26925)
- 银行(26911)
- 行(26225)
- 方法(25835)
- 地方(22868)
- 数学(22470)
- 数学方法(22349)
- 农(20848)
- 制(19897)
- 财(19534)
- 业经(18113)
- 贸(16750)
- 贸易(16729)
- 易(16286)
- 农业(14308)
- 学(13567)
- 体(13449)
- 发(12791)
- 地方经济(11991)
- 务(11660)
- 财务(11631)
- 机构
- 大学(233805)
- 学院(233281)
- 济(109917)
- 经济(107908)
- 研究(90035)
- 管理(81904)
- 中国(77975)
- 理学(67843)
- 理学院(67005)
- 管理学(66185)
- 管理学院(65735)
- 财(52718)
- 京(51377)
- 科学(49545)
- 所(45646)
- 中心(41262)
- 研究所(40878)
- 财经(40770)
- 经(37105)
- 经济学(36522)
- 江(35652)
- 农(35204)
- 北京(34060)
- 经济学院(32766)
- 范(32392)
- 师范(32103)
- 院(31998)
- 财经大学(30267)
- 州(29436)
- 业大(27733)
- 基金
- 项目(143006)
- 科学(113709)
- 研究(109369)
- 基金(104705)
- 家(90317)
- 国家(89548)
- 科学基金(76049)
- 社会(72793)
- 社会科(69332)
- 社会科学(69319)
- 基金项目(53672)
- 省(53450)
- 教育(48783)
- 划(45534)
- 自然(44320)
- 资助(43520)
- 自然科(43314)
- 自然科学(43305)
- 编号(42705)
- 自然科学基金(42590)
- 发(37287)
- 成果(36434)
- 部(33178)
- 重点(33147)
- 国家社会(31429)
- 课题(31191)
- 发展(31009)
- 展(30505)
- 创(29826)
- 中国(29607)
- 期刊
- 济(129261)
- 经济(129261)
- 研究(84230)
- 中国(54004)
- 融(42321)
- 金融(42321)
- 财(39888)
- 农(34050)
- 学报(33110)
- 管理(33004)
- 科学(32147)
- 教育(26216)
- 大学(26077)
- 学学(24334)
- 农业(22689)
- 财经(22453)
- 经济研究(22322)
- 业经(19582)
- 经(19521)
- 技术(18817)
- 问题(17220)
- 贸(15840)
- 国际(15009)
- 世界(14577)
- 业(12527)
- 技术经济(11712)
- 理论(10818)
- 经济问题(10766)
- 现代(10638)
- 坛(10476)
共检索到388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洲
一、金融结构内涵及变动 1.金融结构内涵。美国金融学家戈德史密斯教授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金融结构即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监管当局需要关注金融业经营模式变化、金融行业的关联性、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运用宏观审慎理念和方法予以监管作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对于这一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并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明海 麻君 赵舜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金融监管在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 ,实现金融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通过创新与发展来实现金融监管对金融业的强力支持 ,成为摆在金融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
全融监营 历史回顾 创新思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武平 王伶 颜琪中
本文根据金融监管一般理论 ,结合金融监管国际惯例 ,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监管的特点 ,讨论了监管效率、监管方式、监管内容以及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负外部性 信息不对称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逐步确立。为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顺应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加快实施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战略,建立和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金融监管框架,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安全保障,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考察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变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入手,全面分析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战略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罗玲
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中国金融监管的原则和发展趋势罗玲国际金融界对世界有关热点问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70年代的通货膨胀、80年代的债务危机、90年代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业及其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秩序、减少银行风险、保护存款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赫凤杰 陈薇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痼疾,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的哲学理念、组织架构、监管原则及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改进。中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监管架构不甚合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仍待理顺等问题。本文结合金融监管理论进展及国际金融改革的经验,针对中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吕竺笙
金融全球化是各国之间货币市场和金融风险发生机制相互作用不断加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将改变金融风险发生的机制,并大大加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就对各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风险发生机制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监管 战略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郭莹 武竞伟
研究目标:探究在当前环境下金融监管对中国金融效率的影响、推动中国金融效率的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法:采用系统GMM模型验证金融监管、宏观杠杆率对中国金融效率的作用;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效率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是金融效率提升的先决条件;宏观杠杆率和金融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目前大多数省份宏观杠杆率低于门槛值2.0699,各省份金融效率偏低,适度的金融监管,有利于提高宏观杠杆率对金融效率的贡献。研究创新:综合我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金融监管实践构建金融监管指数,基于宏观杠杆率对金融效率影响的数理推导,探究以宏观杠杆率为门槛变量,金融监管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价值:延续金融强监管态势是金融效率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宏观杠杆率作用、增强金融监管有效性是金融效率提升的关键;增进金融科技发展及监管是金融效率优化的稳定阀;用好金融政策振兴后发展地区是金融效率的助推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者 监管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