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2)
2023(10458)
2022(8757)
2021(8103)
2020(6625)
2019(14947)
2018(14531)
2017(28731)
2016(15312)
2015(17114)
2014(17060)
2013(16581)
2012(15578)
2011(14081)
2010(14702)
2009(14368)
2008(13648)
2007(12626)
2006(11545)
2005(10887)
作者
(41507)
(34348)
(34029)
(32888)
(22156)
(16320)
(15706)
(13216)
(12844)
(12640)
(11868)
(11420)
(11194)
(11175)
(11018)
(10759)
(10216)
(10077)
(10055)
(9591)
(8915)
(8352)
(8231)
(7973)
(7954)
(7896)
(7730)
(7564)
(6817)
(6782)
学科
(57026)
经济(56929)
管理(52925)
(49201)
(42663)
企业(42663)
(28853)
金融(28850)
(27339)
银行(27334)
(26471)
(23738)
中国(23603)
(22605)
方法(20843)
数学(17680)
数学方法(17458)
(16842)
业经(15417)
(15051)
财务(15008)
财务管理(14970)
企业财务(14306)
(14214)
(13028)
贸易(13013)
(12800)
地方(12298)
体制(12278)
(11827)
机构
学院(216398)
大学(215562)
(95349)
经济(93177)
管理(80665)
研究(71691)
理学(66910)
理学院(66262)
中国(65839)
管理学(65386)
管理学院(64951)
(54512)
(43960)
财经(40849)
(36844)
科学(36732)
中心(35622)
(35187)
(34805)
经济学(30911)
研究所(30251)
财经大学(30245)
(28504)
(28440)
北京(28148)
经济学院(27708)
(27578)
银行(27444)
(27375)
金融(26920)
基金
项目(128784)
科学(102719)
研究(101519)
基金(94244)
(78691)
国家(77964)
科学基金(68153)
社会(66442)
社会科(63173)
社会科学(63161)
(49450)
基金项目(48010)
教育(46811)
编号(41820)
(41041)
自然(40159)
自然科(39242)
自然科学(39236)
资助(39227)
自然科学基金(38587)
成果(37105)
(31334)
(30060)
课题(29802)
重点(28968)
(28520)
(27566)
国家社会(27544)
(27426)
教育部(26940)
期刊
(111922)
经济(111922)
研究(76246)
中国(47939)
(46377)
金融(46377)
(44997)
管理(32700)
(26710)
学报(26151)
科学(24865)
教育(24476)
财经(22380)
大学(21726)
学学(20357)
(19099)
经济研究(17662)
技术(17588)
业经(16606)
农业(16290)
问题(14116)
(13145)
理论(12309)
国际(12283)
实践(10946)
(10946)
财会(10393)
现代(10352)
世界(9999)
技术经济(9662)
共检索到35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阙方平  李明理  
中国人民银行 2 0 0 0年金融工作的两大任务是 ,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 ,运用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实现金融安全。这一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考虑的新思路 ,是过去很少涉及的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了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和抑制作用 ,并提出了强化金融监管、创造实施货币政策的良好环境的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1995年,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服务,坚决抑制通货膨胀。金融工作的重点是:从紧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大力调整贷款结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强化金融稽核监管,坚持金融分业经营和管理,深入整顿结算秩序;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实行信贷管理责任制,改善金融服务,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完善外汇结售汇制度,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这是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确定的1995年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本刊特刊发评论员文章,希望各级金融部门的领导和广大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实做好工作,为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健弘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深化而发展变化。随着金融深化的发展,金融稳定愈发重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制要与金融深化水平相适应金融深化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发展中国家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政策等为工业部门融资,使得储蓄不足、资本匮乏与低效率配置并存,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金融抑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波  张蔚  郑伟  
由于货币政策的软约束、金融监管硬约束,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造成商业银行对贷款责任追究反映过度,信贷过分集中,不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应建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良性互动机制。重点加大对商业银行利润考核,把金融安全区建设与改善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多方协调,建立二者的有效协调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伟  
目前 ,在中国央行和银监会是否应该就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各司其职的探讨正在逐渐深入 ,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认为中央银行既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又负责金融监管 ,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角色冲突。二是认为中央银行既负责宏观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又因金融监管涉及大量微观的和具体的活动 ,直接制约了金融监管的专业化 (王君 ,2001)。此外 ,虽然银行监管原本是央行的传统职能 ,但近年来国际趋势是将职能逐步从央行分离出来 ,另组一个独立的超级统一监管机构 ,负责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领域的监管。这可能是国内一些学者倾向于央行银监会分立模式的3种理由。本文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海波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两大冲突与矛盾。即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的冲突,以及两者共存于中央银行的集权式运行模式所带来的矛盾,它们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冲突与矛盾的根源在于体制性干扰。应建立功能性金融监管,以灵活、有效的监管新模式,来配合货币政策传导,完成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  张源  
现代中央银行,一般总是与“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一旦有大量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倒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公众就会认为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不力,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总阐”和“金融警察”的形象就会遭受损害。其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扩张近年来,世界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选择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低利率政策。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到2008年12月将基准利率由5.25%降至0~0.25%,此为美联储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俊新  李稻葵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对于改革金融监管机构和改进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呼声不断加大。在本文中,我们对这些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他们观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危机以来西方主要经济体在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变化背后的经济学理论逻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转换时期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若干相关问题讨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李健一、关于风险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操作问题市场经济的运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为了提高调控能力与效果,人民银行将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中更多地运用再贷款、存款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由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货币政策尚未达到其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减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应该从消除制度性障碍入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冀申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立的同时,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在众多的银行业监管指标中,贷存比监管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贷存比对信贷增长的紧缩效应,并从宏观层面讨论了贷存比监管对货币政策的复杂影响。研究认为,贷存比监管不能随经济形势而进行逆周期调整,其货币政策效应缺乏弹性,即在货币政策需要宽松时,贷存比约束仍可能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扩张的制约因素,从而使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力打折。同时,贷存比监管还会干扰货币信贷统计、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对存款利率管制产生冲击,并阻滞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结合贷存比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