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0)
2023(5206)
2022(4175)
2021(3797)
2020(3132)
2019(7041)
2018(6450)
2017(13073)
2016(6714)
2015(7459)
2014(7476)
2013(7463)
2012(6884)
2011(6308)
2010(6739)
2009(6900)
2008(6113)
2007(5837)
2006(5483)
2005(5473)
作者
(18389)
(15011)
(14732)
(14322)
(9561)
(7218)
(7004)
(6113)
(5554)
(5492)
(5229)
(5227)
(4976)
(4853)
(4851)
(4765)
(4501)
(4428)
(4233)
(3882)
(3873)
(3785)
(3585)
(3521)
(3512)
(3409)
(3394)
(3126)
(3031)
(2996)
学科
(29720)
银行(29719)
(28496)
(28145)
金融(28144)
(25603)
经济(25575)
(21198)
管理(19809)
(19301)
企业(19301)
中国(16130)
(15796)
中国金融(11302)
(11176)
方法(9983)
业务(9656)
制度(9525)
(9525)
银行制(8416)
(8368)
财务(8348)
财务管理(8334)
企业财务(8092)
数学(8058)
数学方法(8000)
业经(7313)
(7029)
地方(6896)
理论(6494)
机构
大学(94844)
学院(92889)
(41825)
经济(40803)
中国(37443)
管理(33115)
研究(30033)
理学(26363)
(26181)
理学院(26098)
管理学(25857)
管理学院(25656)
(25549)
银行(25314)
(23669)
(19712)
(19687)
财经(19480)
金融(19362)
中心(17745)
(17553)
人民(16635)
(15648)
国人(15040)
中国人(14955)
经济学(14796)
财经大学(14749)
中国人民(14721)
(14429)
(13899)
基金
项目(50678)
研究(40906)
科学(40289)
基金(37599)
(30759)
国家(30433)
社会(27161)
科学基金(26762)
社会科(25970)
社会科学(25961)
(18896)
基金项目(18851)
教育(18712)
编号(16492)
资助(15800)
(15659)
成果(15342)
自然(14882)
自然科(14582)
自然科学(14582)
自然科学基金(14375)
(12033)
(11919)
课题(11756)
(11749)
国家社会(11557)
重点(11500)
(11168)
(11021)
项目编号(10987)
期刊
(46877)
经济(46877)
(41302)
金融(41302)
研究(38143)
中国(22218)
(21889)
管理(12916)
财经(12024)
学报(11663)
(11283)
教育(11091)
科学(10193)
(10158)
大学(9704)
学学(8986)
经济研究(7236)
理论(6997)
技术(6420)
实践(6358)
(6358)
中国金融(6136)
问题(5955)
农村(5847)
(5847)
业经(5834)
国际(5818)
(5383)
农业(4843)
财会(4839)
共检索到17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来  刘伟  
本文对可疑交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金融机构的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各类可疑交易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指导金融机构有效地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有所裨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反洗钱处课题组  张瑞怀  
在对当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进行客观性描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建立可疑交易报告的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机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制度架构、可疑信息采集、监管者角度、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主体等方面对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一些因素还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香芬  
本文从基层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法律义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法》规定义务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正确认识反洗钱工作的意义,解开"开展反洗钱影响业务工作"的思想包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洗钱制度;增强工作主动性;严格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细分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行为,落实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璠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武汉市56家法人金融机构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可疑交易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对新规实施后可疑交易监测效率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淑彩  
新经济运行环境中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在金融市场里转让的权益往往都是以信息形式表述出来。面对新经济改头换面的挑战,传统金融信息失真失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宏观政策的实施效应。金融信息的产权界定和安排低成本地规定了利益相关者彼此发生利益关系尤其是利益冲突时必须遵守的和与金融信息有关的行为准则。鉴于此,笔者试图立足经济学的视野,尝试探讨经济学在金融信息产权界定和有效履行等方面的较深层次的作用机理,以找出推动金融信息产权有效履行的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有些用地单位和个人,因其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些特殊性,如采矿、挖砂等,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使用土地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单位和个人将土地复垦的具体工作交由他人承包,这种做法可不可以?对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法律有何具体规定?云南读者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睢立军  李婷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自身逐渐意识到在金融安全、社会民生等各方面的社会责任,但无论从制度上还是实践看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社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建立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总体看,应完善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完善社会责任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希平  阎建  肖冰  陈光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喜梅  林素媚  陈银芳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其履行社会责任与否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重大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在一次博弈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会采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短期行为,但多次长期重复博弈的结果,会促使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龙训  
为适应国内外反洗钱形势的变化,规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行为,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确定了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反洗钱工作的核心任务。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是反洗钱的核心环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龙训  
为适应国内外反洗钱形势的变化,规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行为,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确定了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反洗钱工作的核心任务。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是反洗钱的核心环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汤云为  谷澍  
论履行中合约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汤云为谷澍履行中合约(ExecutoryContract)系指当事人已经签订的,但尚未最终完成的合约。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看,履行中合约对企业经营具有重大影响,但会计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对这种影响加以反映,至今仍是一个悬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中  陈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南  
被保险人在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时,应当将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显著、持续增加的危险状况通知给保险人,这种增加是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所估计不到的;投保人应当与被保险人同样负有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投保方依据保险单中规定的方式履行通知义务,如果保险条款规定以书面形式履行,保险人应当就此条款在订立合同时向投保方说明;投保方适当履行通知义务,在保险人没有做出选择救济方式之前危险增加的事故发生,应当根据危险增加的原因判定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