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2)
- 2023(9060)
- 2022(7303)
- 2021(6575)
- 2020(5130)
- 2019(11466)
- 2018(10714)
- 2017(20402)
- 2016(10478)
- 2015(11627)
- 2014(11098)
- 2013(10739)
- 2012(9816)
- 2011(8559)
- 2010(9460)
- 2009(9429)
- 2008(8018)
- 2007(7297)
- 2006(6657)
- 2005(6299)
- 学科
- 济(36139)
- 经济(36095)
- 业(34448)
- 管理(29730)
- 企(26407)
- 企业(26407)
- 融(25886)
- 金融(25884)
- 银(22822)
- 银行(22820)
- 行(22210)
- 中国(21015)
- 制(14272)
- 财(13754)
- 农(12429)
- 审计(12131)
- 方法(12005)
- 业经(11389)
- 中国金融(11007)
- 地方(9867)
- 务(9233)
- 财务(9208)
- 财务管理(9139)
- 数学(8937)
- 数学方法(8853)
- 企业财务(8805)
- 体(8652)
- 农业(8563)
- 工作(8216)
- 贸(8132)
- 机构
- 学院(141140)
- 大学(140836)
- 济(57815)
- 经济(56343)
- 管理(51589)
- 研究(45337)
- 中国(43015)
- 理学(42888)
- 理学院(42488)
- 管理学(41997)
- 管理学院(41728)
- 财(32531)
- 京(29686)
- 财经(25273)
- 中心(23836)
- 科学(23486)
- 经(22829)
- 江(22549)
- 所(21416)
- 范(19275)
- 州(19233)
- 师范(19149)
- 财经大学(18851)
- 经济学(18796)
- 银(18705)
- 北京(18599)
- 研究所(18469)
- 银行(18066)
- 融(17682)
- 金融(17334)
- 基金
- 项目(88613)
- 研究(72471)
- 科学(69981)
- 基金(63188)
- 家(53885)
- 国家(52909)
- 社会(47838)
- 社会科(45356)
- 社会科学(45335)
- 科学基金(45320)
- 省(34710)
- 基金项目(32394)
- 教育(32191)
- 编号(30862)
- 划(28301)
- 成果(27685)
- 自然(24536)
- 资助(24172)
- 自然科(23866)
- 自然科学(23863)
- 自然科学基金(23443)
- 课题(21134)
- 项目编号(20288)
- 重点(20221)
- 国家社会(20210)
- 发(20190)
- 性(20106)
- 创(19526)
- 部(19482)
- 制(19242)
共检索到23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劲松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而金融审计作为"免疫系统"的子系统,在金融领域充分发挥着"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金融审计工作的系统回顾总结,首先认为金融审计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中有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公司治理三个层面的着力点;其次,结合当今金融审计工作实际,分别阐述了金融审计服务这三个治理层面的实现途径;最后,从科学制订审计项目计划、拓展金融审计新内涵、继续坚持查处大要案线索和从完善体制机制角度开展审计"两手抓"这三个方面,对金融审计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融审计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实现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任佐 张筱 毕铭悦
一、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理论依据(一)基于公众受托经济责任观的理论分析(1)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履行状况的义务(蔡春,2001)。Accountability的内涵也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可以概括为:当一个机构或个人被授权管理、支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而履行相应职责时,这个机构或个人就对对使用这些资金、资产、资源的过程和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献东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当前审计工作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偏重于介绍西方国家开展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做法,很少考虑中国特殊国情对审计职业化的影响,而脱离本国国情的制度移植往往事与愿违。本文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了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本土内涵,如具有相对独立性、渐进性、长期性、多层次性、过渡性等,并提出渐进式进化基础上的有限建构是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本土内涵 职业化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祥 郝玉贵 徐荣华
国家审计作为突发公共事件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时期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特别体现。审计机关基于"一盘棋"和"两统筹"思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审计预案,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非现场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全过程"应急跟踪审计模式,围绕应急审计"全覆盖"的特殊重点内容,在识别重大风险隐患、检查评价应急防控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政策措施执行的有效性,防控相关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资金和物资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翠竹 关岩
本文结合一线工作实践,思考财政审计如何为完善国家治理服务,提出开展财政管理审计是深化财政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解析了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财政管理审计的内涵,分别从服务于国家治理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两个方面论述了财政管理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方式与途径,同时提出了财政管理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管理审计 服务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铮 郭孝平
从现阶段来看,政府金融审计目标分为风险、安全和发展三个层次。通过关注机构风险、区域风险和系统风险,构建金融审计风险目标的实现路径;通过关注外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金融监管职责履行、金融信息安全,构建安全目标的实现路径;通过关注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审计 金融 目标 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更新 刘晓林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历史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组织主体和具体表征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功能框架体系。最后,对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提高国家审计的信任度,开展审计治理诊断调查,提升国家审计适应性能力。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功能体系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魏毅
我国正处在互联网深入发展阶段,"互联网+"正日益成为稳增长、促改革的突破口。国家治理能否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当下互联网发展带给国家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国家审计在互联网时代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互联网 国家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锦 徐跃 陈文川 廖宇
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是各项改革措施充分落实的制度保障。本文以国家治理体系为出发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理论框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演绎发展历经三重递进职能:初级职能为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经济职能;中级职能为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治理的政治职能;高级职能为促进文化治理、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国家治理职能。鉴于我国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逐步清晰,文章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采取积极有序的路径推进国家审计职能规范落实,以更好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关键词:
国家审计职能 职能定位 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宝庆
国家审计要立足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稳定有效运行,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实现途径:国家审计要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国家审计部门应与相关政府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
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享有作为消费者的各类权利,而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其权利对应义务方对其义务的履行。尽管我国已经采取多种措施约束各义务方履行义务,但在金融消费活动中,特别是在银行业消费活动中,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实现仍然存在诸多困难。金融消费者权利实现情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元 李卓兰 董园园
近年来,国家审计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以及开展审计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表明,这些成果与研究型审计的开展密切相关,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是提升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经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和分类,其次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研究型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两个层面分析国家治理进程中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必然性,最后提出研究型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以加强党对研究型审计工作的统筹规划为根本路径,以开展拓展审计价值为目的的研究型审计为基础路径,以建立完善的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体系为保障路径,丰富研究型审计的理论研究,并为其在实务中的应用提供更多探索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祥明
论转轨时期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有效性的途径王祥明目前我国正处在双轨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金融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因而具有重要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霍奕玮
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目标实现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为什么国家审计监督能够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并结合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特征,探讨了国家审计体系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了审计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途径,并提出创新审计模式、壮大审计队伍、注重审计问责等促进审计作用发挥的建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 审计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