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1)
2023(10604)
2022(8020)
2021(7162)
2020(5843)
2019(12754)
2018(12326)
2017(23634)
2016(12486)
2015(13910)
2014(13670)
2013(12844)
2012(11544)
2011(10139)
2010(11042)
2009(10944)
2008(9738)
2007(8956)
2006(8307)
2005(7994)
作者
(34850)
(28526)
(28147)
(27004)
(18303)
(13450)
(13050)
(11107)
(10620)
(10257)
(9696)
(9581)
(9133)
(8916)
(8883)
(8793)
(8316)
(8200)
(8178)
(8087)
(7175)
(6928)
(6866)
(6589)
(6552)
(6394)
(6273)
(6166)
(5648)
(5647)
学科
(47519)
经济(47460)
(38231)
管理(37177)
(32907)
企业(32907)
(26712)
金融(26711)
中国(24396)
(23708)
银行(23696)
(22961)
(17172)
方法(15547)
(15262)
业经(15098)
(14995)
(12300)
财务(12242)
财务管理(12170)
审计(12141)
地方(12113)
数学(11818)
企业财务(11761)
数学方法(11621)
中国金融(11145)
农业(10399)
理论(10396)
(10370)
(10114)
机构
大学(175110)
学院(173827)
(69175)
经济(67595)
管理(63734)
研究(57066)
理学(53113)
理学院(52576)
管理学(51763)
中国(51525)
管理学院(51451)
(38374)
(37316)
科学(31892)
财经(30114)
中心(29221)
(27790)
(27427)
(27177)
(24680)
研究所(24352)
(23600)
师范(23397)
(23222)
北京(23146)
经济学(22438)
财经大学(22386)
业大(21071)
(20521)
(20143)
基金
项目(109132)
科学(86300)
研究(84284)
基金(79479)
(68881)
国家(67850)
科学基金(58342)
社会(55295)
社会科(52446)
社会科学(52425)
(42283)
基金项目(40735)
教育(37666)
编号(35404)
(34841)
自然(34473)
自然科(33620)
自然科学(33614)
自然科学基金(33052)
成果(31801)
资助(31174)
重点(24787)
课题(23898)
国家社会(23663)
(23638)
(23616)
项目编号(23193)
(22668)
(22620)
(21561)
期刊
(80108)
经济(80108)
研究(57386)
中国(40944)
(33154)
金融(33154)
(33129)
学报(27142)
(24612)
管理(23497)
科学(22906)
大学(21167)
学学(19525)
教育(19489)
财经(16348)
农业(15498)
(13994)
图书(13308)
经济研究(13182)
技术(13085)
业经(12349)
问题(10652)
财会(9775)
审计(9715)
理论(9639)
书馆(9543)
图书馆(9543)
会计(9203)
(9181)
实践(8765)
共检索到283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春涛  柯宇立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审计作为子系统,其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与国家审计是一致的,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有效保障国家治理趋向优化的功能不断增强。基于当今信息技术的环境,金融审计数据信息化特点越发明显,因而金融审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效率的高低,进一步影响到对国家治理推动和服务作用的大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房巧玲  张雨菡  刘明硕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构建国家审计信息化指数,实证检验国家审计信息化对金融风险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提升了金融风险治理效果,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通过提升审计质量赋能金融风险治理。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对金融风险治理的这一赋能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金融化程度较高和区域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靳思昌  张立民  
随着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财政职能的演进,和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对国家治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同时,国家审计与国家财政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国家财政的转型必然要求和带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转变。国家治理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实现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满足其需要的公共产品,可见,公共产品在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公共产品高效、公平地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发挥监控作用的国家审计必须相应地变革。因此,本文提出将国家审计的客体定位于公共产品,以保障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履行其公共受托社会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明  乔泷楠  
金融审计旨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有效参与国家治理。本文收集了2003年1月~2015年2月审计结果公告中有关金融审计的资料,以公共受托责任和善治理论为依据,剖析了我国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加大金融审计力度,保证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拓展金融审计范围,保证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健全金融审计相关制度,保证国家治理的法治性,以期实现善治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永海  
本文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根据系统论和过程理论,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内生的、通过评价治理过程及其结果直接向治理领导者反馈治理过程及其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作用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其价值在于通过评价和反馈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从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维护国家治理体系稳定,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我国国家审计是党领导的国家审计,具有鲜明的党性;国家审计独立于治理运行过程,直接向国家治理领导者反馈审计信息,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国家审计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檬楠  田雨薇  焦然  
利用金审工程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审计收费,这种“溢出效应”可以通过降低审计师努力程度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降低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由国际“四大”审计、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和没有发生财务重述的企业中。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硬件投资和媒体关注显著增强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抑制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厘清数字化情境下国家审计影响社会审计的内在机理、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协同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国家信息化方针应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坚持教育优先,推进“头脑”的信息化,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坚持都市先行跨越,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增长极和信息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广礼  
本文将政治学、历史学的知识与审计理论相结合,论述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如何深入参与国家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房巧玲   张雨菡  
国家审计信息化是提升国家审计效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地级市国家审计信息化专门机构成立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能够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受托环境责任履行以及改善企业内部治理进而赋能国有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创新;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对于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所在地区第二产业依赖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审计机关技术管理水平较高以及高管和董事具有环保背景的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力支持了审计机关“坚持科技强审”的积极探索,也为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和审计信息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明  乔泷楠  
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有利于解决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审计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及要素,从金融审计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方面,剖析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因。运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采用过程方法构建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以期引导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防范金融风险,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明  乔泷楠  
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有利于解决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审计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及要素,从金融审计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方面,剖析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因。运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采用过程方法构建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以期引导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防范金融风险,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劲松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而金融审计作为"免疫系统"的子系统,在金融领域充分发挥着"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金融审计工作的系统回顾总结,首先认为金融审计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中有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公司治理三个层面的着力点;其次,结合当今金融审计工作实际,分别阐述了金融审计服务这三个治理层面的实现途径;最后,从科学制订审计项目计划、拓展金融审计新内涵、继续坚持查处大要案线索和从完善体制机制角度开展审计"两手抓"这三个方面,对金融审计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进行了展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铮  
金融领域公共权力具有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双重属性,国家金融审计定位于对双重属性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既属于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也属于金融治理的组成部分。金融治理决定了金融审计的直接目标,国家治理决定了金融审计的最终目标。金融审计的职责界定应当遵循金融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功能路径,以对金融领域的审计为中心,辐射到对经济社会运行全局的监督。协同治理是金融审计的发展方向,应加强金融审计内部协同,金融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协同,金融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协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岚  
金融审计要发挥完善金融体系治理的作用,应适应金融业发展趋势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潮流,围绕大国金融崛起战略、推动重大金融改革;围绕防范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围绕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推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围绕金融热点问题、加大查处新型金融犯罪问题力度。因此,金融审计要整合各种审计力量和监管资源,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提高数据精准分析能力,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多种审计方式有机结合,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专项调查,提升审计效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俊生  
依法建议是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应有之义,审计建议的质量直接体现了审计机关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目前审计建议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审计建议免疫功能的发挥。通过对我国审计建议程序的梳理,发现审计建议中存在规制不足问题,进而提出从审计机关、建议对象、建议内容入手的三条规范路径。根据审计建议的对象、范围和载体,将审计建议类型分为三类,并分别对这三类建议的行为模式提出构想,以改善审计自身治理能力,提高审计建议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