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1)
- 2023(5145)
- 2022(3977)
- 2021(3615)
- 2020(2943)
- 2019(6585)
- 2018(6143)
- 2017(11701)
- 2016(6078)
- 2015(6797)
- 2014(6709)
- 2013(6591)
- 2012(6234)
- 2011(5669)
- 2010(6186)
- 2009(6292)
- 2008(5395)
- 2007(5338)
- 2006(4865)
- 2005(4413)
- 学科
- 融(24653)
- 金融(24652)
- 济(22975)
- 经济(22956)
- 银(21710)
- 银行(21710)
- 行(21186)
- 管理(17306)
- 中国(17125)
- 业(16792)
- 企(14601)
- 企业(14601)
- 中国金融(10883)
- 制(9130)
- 财(8988)
- 地方(8759)
- 业经(7419)
- 农(7330)
- 理论(6610)
- 方法(6373)
- 务(6298)
- 财务(6267)
- 财务管理(6259)
- 企业财务(6053)
- 体(5396)
- 农业(5284)
- 教育(5040)
- 事业(4858)
- 学(4824)
- 数学(4761)
- 机构
- 大学(84181)
- 学院(83540)
- 济(33987)
- 经济(33069)
- 中国(29277)
- 研究(27751)
- 管理(27208)
- 理学(21355)
- 理学院(21117)
- 管理学(20785)
- 管理学院(20618)
- 财(20035)
- 京(17899)
- 银(15952)
- 银行(15434)
- 中心(15402)
- 财经(14980)
- 行(14489)
- 融(14430)
- 江(14363)
- 科学(14292)
- 金融(14158)
- 经(13406)
- 所(13110)
- 人民(12906)
- 州(12784)
- 范(12591)
- 师范(12501)
- 经济学(11737)
- 北京(11699)
- 基金
- 项目(46587)
- 研究(40014)
- 科学(35925)
- 基金(31384)
- 家(25485)
- 国家(25163)
- 社会(24893)
- 社会科(23605)
- 社会科学(23599)
- 科学基金(21594)
- 省(19253)
- 教育(18613)
- 编号(17712)
- 成果(16475)
- 基金项目(15908)
- 划(15285)
- 课题(13069)
- 资助(12562)
- 年(11462)
- 项目编号(11252)
- 性(11097)
- 发(11083)
- 重点(10830)
- 自然(10802)
- 融(10557)
- 自然科(10519)
- 自然科学(10519)
- 自然科学基金(10330)
- 创(10214)
- 国家社会(10101)
共检索到151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康霖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调控,就是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要有侧重点《中国金融》是我国金融领域知名的专业期刊,长期以来,在传承金融文化、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彰显金融同仁才智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金融》创刊65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作者兼读者、一名长期工作在金融教育一线的教师,怀着感激的心情对她表示祝贺!这些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金融学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众多金融研究成果。包括《中国金融》在内的主流专业刊物及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办好高等金融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重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花大力气抓好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关键靠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骨干。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人才强校的观念,充分认识学术骨干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学科 科学发展观 学术骨干人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鸿儒
为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弘扬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金融学科建设中的贡献,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原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了"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经过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奖委员会匿名投票评选、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批准,复旦大学叶世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王学青教授荣获2018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鸿儒参加颁奖典礼并发表演讲进行祝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和平 陆岷峰
互联网技术不仅推动着我国传统金融业发展,而且对高校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出高质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释了传统金融专业结合金融科技现实进行教学改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建议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体系,合理设置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调整金融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传统金融专业教学改变的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亦春
今年是黄达教授九十华诞。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学界之泰山北斗,黄达教授为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计划经济金融学说的突破者黄达教授曾率先提出非现金结算货币流通说,从非现金结算与产品流通等关系,详细论证了非现金结算应当纳入货币流通的范畴。在经济学理论中,流通中的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流通中的现钞和可作转账的银行存款记为M1。然而,这个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一)金融学是否仅仅是应用经济学 国家教委在高校专业目录调整中,把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归并为金融学,而且把金融学列入应用类学科。这样做,也许是顺乎时代之潮流,适应时代的需要,向国际惯例靠扰。但仔细思考,似乎并不周全。 什么是应用学科?应用学科相对基础学科而言,可直接运用它的理论和方法去实现某项既定的目标。而基础学科却不能做到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九思 文辅相
本文从确立正确的教育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面临的问题,说明了学科建设的紧迫形势,并对新形势下的学科建设与改革作了探讨。笔者指出,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陶冶,不能完全跟着市场走,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着与经济不相同的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继肯
实践是建设中国金融学科和金融业的源泉。要用金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研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问题,开辟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12年7月,我在回顾和总结自己从事金融教学60周年的历程时,把经验和教训集中到一点,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科和金融业。必由之路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习苏联的经济、金融理论和经验,对于建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于金融业和金融学科的建设2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林
始于2011年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为拓展金融理论研究、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金融人才作出卓越贡献的金融前辈。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俞天一教授、王佩真教授和吴念鲁研究员共同获此殊荣。本刊特发表通讯文章以示祝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复 叶伟春
中国金融思想史学重要奠基人叶世昌叶世昌教授,1929年生于浙江台州,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银行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52~1972年在上海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任教,1972年后一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至今。叶世昌教授于1978年起任硕士生导师,1985年被评为教授,1986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关键词:
金融学科建设 中国金融史 叶世昌 成就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