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6)
2023(9731)
2022(8068)
2021(7327)
2020(5770)
2019(12675)
2018(12198)
2017(22995)
2016(12084)
2015(13377)
2014(13249)
2013(13171)
2012(12773)
2011(11714)
2010(12503)
2009(12033)
2008(11103)
2007(10201)
2006(9520)
2005(9084)
作者
(35490)
(29298)
(29105)
(27592)
(18566)
(14233)
(13233)
(11442)
(11146)
(10710)
(10212)
(9909)
(9569)
(9522)
(9160)
(9147)
(8591)
(8432)
(8415)
(8176)
(7690)
(7177)
(7078)
(6869)
(6782)
(6614)
(6527)
(6511)
(5946)
(5767)
学科
(55439)
经济(55390)
(33444)
管理(31371)
(26732)
金融(26730)
中国(26125)
(25861)
企业(25861)
(24336)
银行(24325)
(23759)
地方(20642)
(16778)
业经(14946)
(14141)
(13740)
方法(13196)
农业(11947)
中国金融(11145)
(10668)
(10593)
(10572)
贸易(10556)
地方经济(10406)
数学(10370)
数学方法(10259)
(10159)
理论(9779)
(9028)
机构
学院(176710)
大学(173778)
(74238)
经济(72527)
研究(66476)
管理(58544)
中国(57616)
理学(47504)
理学院(46870)
管理学(46135)
管理学院(45794)
(38388)
科学(37851)
(37248)
(34364)
中心(31059)
研究所(30446)
(29185)
(28172)
财经(28074)
(26956)
师范(26736)
北京(25449)
(25170)
(24793)
(23546)
经济学(23337)
(22378)
业大(21939)
银行(21545)
基金
项目(102962)
研究(81139)
科学(80101)
基金(70871)
(60381)
国家(59737)
社会(51223)
科学基金(50212)
社会科(48462)
社会科学(48449)
(42151)
教育(36495)
基金项目(36187)
(34657)
编号(34167)
成果(29602)
(29037)
资助(28655)
自然(28587)
自然科(27856)
自然科学(27851)
自然科学基金(27316)
课题(25416)
发展(23980)
重点(23861)
(23561)
(21820)
(21689)
(21582)
(21360)
期刊
(97340)
经济(97340)
研究(63868)
中国(43555)
(36420)
金融(36420)
(28792)
(28738)
教育(25738)
学报(25489)
管理(24199)
科学(23533)
大学(20124)
农业(18991)
学学(18562)
业经(16603)
财经(15392)
经济研究(15297)
技术(14971)
(13309)
问题(12309)
国际(10712)
(10649)
世界(9706)
(9263)
(9202)
论坛(9202)
图书(8816)
理论(8709)
现代(8582)
共检索到305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凯旋  
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的民粹主义力量从南欧政治边缘强势兴起。与西欧右翼民粹主义不同,南欧新兴民粹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追求社会平等。南欧民粹主义兴起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危机与紧缩政策造成的巨大社会创伤,而自由市场对社会的"脱嵌"则构成了更深层的经济与社会根源,同时代议制民主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更是给民粹主义提供了不竭的政治动力。民粹主义在南欧不会销声匿迹,但新兴民粹主义政党,未来是发展成具有稳定的政治支持结构和连续性的政治纲领主张的主流党,还是随着民粹浪潮退却衰变为使节党,主要取决于它们能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文秀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迄今经历了从急转直下到低速徘徊的两个阶段。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的措施,这些已经开始见效,并将继续取得成效。预期中国和美国经济可能大体上同时恢复,中国经济是更高水平上的恢复。相比较而言,我国经济是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上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鸿阶  
东南亚金融危机具有潜伏期长、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它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鉴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比较牢固,各国政府采取了比较务实的措施,国际社会又给予积极支持,国际经济环境比较有利,东南亚各国经济将会重新出现好转,其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杰罗明·策特尔迈尔  王宇  
低增长、高负债、高利率的组合可能给部分国家带来财政问题,不过,近期预期利率上升缓慢、公共债务的期限结构以及经济复苏可能使多数国家避免危机的出现。对日本和意大利而言,财政整顿不可避免,但成熟的政府债券期限结构,可以使其有较充足的时间实施财政整顿计划。而一旦民粹主义加入,则很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晶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始于2007年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轰然倒塌,其风波波及全球,造成全球金融、股市动荡,特别是对美国的金融业造成了严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硕远  
从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蔓延到韩国和日本,并对中国的经济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其背景从国内经济看,企业负债率高、外汇储备低、政府扶持下的产业结构扭曲、金融监管不力都可能造成金融体系的脆弱化;从对外经济看,外债率高,尤其是短期外债比例,国际收支失衡、市场开放程度高,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可构成投资者攻击资本市场原因。当然,危机的原因不同,危机发生后的对应政策效果也不同。有了对危机现象和危机危害认识之后,各国采取相应的对策,据此,可以对资本市场走向做出理性判断。本文从上述思路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莉  曲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传辉  
通过分析历史上再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变动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次贷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结构和制度可能出现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茂荣  杨继梅  
正当全球经济刚刚走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进入复苏之际,从希腊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给世界经济以巨大冲击。本文以"欧猪五国"为切入点,从危机国家自身经济结构、欧元体制和外部冲击三方面探讨"欧猪五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欧猪五国"发展、欧元区生存、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经济复苏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各方救助,目前"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有所缓解,断言危机国家将退出欧元区并因此而最终导致欧元崩溃缺乏根据,但这些国家要重新达到欧元区财政趋同标准必须经过痛苦的调整过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浩  
2012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国家颇为平静,投资者对欧元区国家经济前景的担忧开始减轻,甚至开始乐观地认为欧元区国家正在走出危机。但今年初以来,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债务危机的出现,又使人们重新陷入悲观。面对创纪录的失业率和经济萎缩,欧洲央行坚持保持宽松货币政策,5月21日欧洲央行如市场预期降息0.25个百分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俊敏  
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及前景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元春  李舟  杨丹丹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各国的政策实践及学界的理论创新共同推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兴起。各大央行通过对传统工具的改良和创新,发展出了TAF、TSLF、CPFF、QE、前瞻指引、扭曲操作、宏观审慎管理等一系列非常规政策工具。总体而言,这些工具在经济复苏与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出台年限较短、发展还不完善,其在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效果上亦存在差异。对中国而言,鉴于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及危机后的增速下滑,中国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非常规政策工具实施经验,把握政策施行的窗口期,强化预期引导及政策效率,保障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元春  李舟  杨丹丹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各国的政策实践及学界的理论创新共同推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兴起。各大央行通过对传统工具的改良和创新,发展出了TAF、TSLF、CPFF、QE、前瞻指引、扭曲操作、宏观审慎管理等一系列非常规政策工具。总体而言,这些工具在经济复苏与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出台年限较短、发展还不完善,其在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效果上亦存在差异。对中国而言,鉴于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及危机后的增速下滑,中国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非常规政策工具实施经验,把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党怀清  
民粹主义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主张从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0世纪30~40年代,在对民粹主义保持高度警惕,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毛泽东为中国选择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