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9)
2023(16065)
2022(13430)
2021(12166)
2020(10109)
2019(22527)
2018(22085)
2017(41286)
2016(22407)
2015(24969)
2014(24739)
2013(24035)
2012(22568)
2011(20469)
2010(21159)
2009(20283)
2008(19627)
2007(18258)
2006(16420)
2005(15437)
作者
(64012)
(53060)
(52753)
(50049)
(33736)
(25281)
(23835)
(20465)
(20289)
(19204)
(18349)
(17880)
(17414)
(17088)
(16970)
(16364)
(15607)
(15522)
(15291)
(15083)
(13713)
(12977)
(12849)
(12291)
(12048)
(11990)
(11973)
(11740)
(10767)
(10631)
学科
(87613)
经济(87492)
管理(71242)
(68435)
(58433)
企业(58433)
中国(34311)
(32882)
银行(32847)
(31481)
(30661)
金融(30653)
(28671)
方法(27440)
(25630)
地方(25376)
(24614)
业经(23968)
数学(22006)
数学方法(21729)
技术(20620)
(17944)
(17736)
理论(16922)
农业(16638)
(15776)
财务(15719)
财务管理(15684)
(15378)
贸易(15356)
机构
学院(312774)
大学(310912)
(128046)
经济(125068)
管理(114830)
研究(110292)
理学(95587)
理学院(94490)
中国(93760)
管理学(92996)
管理学院(92383)
(66990)
(66544)
科学(63767)
(55806)
(52036)
中心(51864)
财经(50151)
(50026)
研究所(49543)
(45121)
北京(42932)
(42539)
(42284)
师范(42082)
业大(41110)
(40142)
经济学(39357)
农业(38529)
财经大学(36866)
基金
项目(196071)
科学(154714)
研究(149488)
基金(139039)
(119830)
国家(118692)
科学基金(101973)
社会(95363)
社会科(90400)
社会科学(90378)
(79938)
基金项目(72270)
教育(68931)
(65770)
自然(61956)
编号(60688)
自然科(60565)
自然科学(60549)
自然科学基金(59490)
资助(55680)
成果(51695)
(47043)
(45804)
课题(45001)
重点(44774)
(42568)
创新(42031)
(40947)
国家社会(39177)
(38481)
期刊
(156277)
经济(156277)
研究(105526)
中国(79432)
(53648)
金融(53648)
(53557)
管理(48657)
(48134)
学报(46382)
教育(43754)
科学(43268)
大学(36143)
学学(33654)
农业(30572)
技术(28710)
财经(26621)
业经(25988)
经济研究(24154)
(22955)
问题(19535)
(16141)
科技(16115)
(15851)
论坛(15851)
(15611)
技术经济(15161)
国际(14973)
理论(14792)
图书(14678)
共检索到52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大鹏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为何要强调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指出提高宏观金融效率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金融机构协调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金融监管及国际金融体系协调是一国金融体系协调的关系因素。在论述了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评判标准,指出了"金融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是在竞争基础上产生的有效率的结构的方向,给出了关于我国金融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弥  周也  
金融体系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如何促进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关于对金融体系的研究,大多数理论都从制度的建立或完善的角度出发。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该有一个过程。一种合理制度的建立或完善有理论的指导,但更主要来自于金融活动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积累,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这个探索和积累的过程(形成的成果便是金融规范的确立)以何种形式来完成;二是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便是对其进行完善,制度也不可能是频繁变更或朝令夕改。可是,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很难预测的,对它进行约束的制度可能很快就不适应它发展的需要,甚至会起反作用。在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认为,金融部门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天然职能和历史使命。要通过加强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以及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广军  
从理论上可以将制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类:技术决定论、制度决定论和技术—制度辩证论。简单地强调制度或技术决定论都会危害我国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兼顾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彧  
发展方式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转变发展方式是化解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看,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约束,完善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制度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慧玲  
建设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是关键。结合河南省实际,以加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在发挥政策性金融保险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和中介组织,完善农业保险,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形成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的重要内在原因,是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能与快速经济增长水平配合。因此,从区域金融体系考虑是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项重要举措。在现实中,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配合程度常常偏离理论最优形态,导致各地方经济出现金融过度或金融不足的状况。文章借鉴金融生态思维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别从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外生性与内源性的相关因素分析金融资源支持地方经济的适度性。在大量研究基础上设计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型并予以实证,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以推动江西金融体系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态势相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蔡海静  钟婷  
南非拥有成熟的会计市场和监管体系,是最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实施整合报告制度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审计和财务报告实力"这一指标,南非连续7年排名第一。本文对南非会计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程序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管体系及财报制度中的不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维树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党和政府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利益不够协调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解决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铁民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现实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其差距仍在逐步扩大。因此,推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特别是西部省、区各级政府的制度创新,将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意义上说,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才能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维刚  
文章从构建和谐金融体系的角度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探讨影子银行体系不仅为我国的金融创新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也将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镜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刚  
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的焦点则在于当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剖析了该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出了它在各时期对城乡关系的不同影响。目前它与市场化改革总方向是不相适应的,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难点则集中在公共品供求紧张、本地人和外来人矛盾尖锐的一些城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弥  周也  
金融体系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的问题。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就是对金融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积累以致形成成果的过程,也就是对原有金融规范的动态适应,又是对它不断动态改进的过程。一、强调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的意义第一,协调性是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关键。社会、经济、金融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他们之间复杂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