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7)
- 2023(4348)
- 2022(3555)
- 2021(3640)
- 2020(3004)
- 2019(6892)
- 2018(6654)
- 2017(12237)
- 2016(6527)
- 2015(7703)
- 2014(7412)
- 2013(7648)
- 2012(7356)
- 2011(7068)
- 2010(6984)
- 2009(6774)
- 2008(6788)
- 2007(6001)
- 2006(5414)
- 2005(5219)
- 学科
- 济(34728)
- 经济(34696)
- 管理(15526)
- 方法(14361)
- 业(13796)
- 中国(12924)
- 数学(12521)
- 数学方法(12468)
- 企(10343)
- 企业(10343)
- 学(10066)
- 贸(9274)
- 贸易(9267)
- 易(9134)
- 农(7284)
- 制(6388)
- 财(6265)
- 关系(5778)
- 银(5758)
- 银行(5751)
- 行(5653)
- 业经(5593)
- 融(5588)
- 金融(5587)
- 出(5229)
- 理论(5103)
- 教育(4979)
- 发(4883)
- 和(4830)
- 环境(4739)
- 机构
- 大学(111559)
- 学院(104834)
- 济(54411)
- 经济(53791)
- 研究(43483)
- 管理(35079)
- 中国(34064)
- 理学(29197)
- 理学院(28803)
- 管理学(28550)
- 管理学院(28327)
- 京(24573)
- 财(23912)
- 科学(23282)
- 所(22029)
- 研究所(20063)
- 经济学(19860)
- 财经(19526)
- 经(18054)
- 经济学院(17696)
- 中心(17518)
- 北京(16548)
- 范(15821)
- 师范(15739)
- 院(14662)
- 财经大学(14579)
- 江(13739)
- 农(13706)
- 科学院(13487)
- 师范大学(13238)
- 基金
- 项目(62793)
- 科学(50251)
- 基金(48792)
- 研究(47877)
- 家(42715)
- 国家(42424)
- 科学基金(35147)
- 社会(33614)
- 社会科(31943)
- 社会科学(31937)
- 基金项目(24133)
- 教育(21895)
- 资助(20751)
- 自然(19762)
- 自然科(19315)
- 自然科学(19309)
- 省(19245)
- 自然科学基金(19026)
- 划(18069)
- 中国(17467)
- 编号(17084)
- 部(16505)
- 成果(16040)
- 国家社会(15809)
- 重点(14649)
- 教育部(14613)
- 发(13630)
- 人文(13097)
- 大学(12879)
- 社科(12864)
共检索到168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芷新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最重要的分类体系,它的首创者是三国魏的郑默还是晋朝的荀勖,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文章从两位目录学家的工作出发,认为郑默没有开创四部分类法,也没有撰写《中经》一书,他的功绩主要是对国家藏书进行整理和排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孟昭晋 王锦贵 李国新
论证刘国钧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刘国钧在目录学领域的四方面成就加以概述 ,而以刘编《中国图书分类法》为重点 ,指出刘以其创新的“九分法”最终结束了“四分法”时代。其以我为主 ,“为我国之图书作”的精神是图书情报界年轻一代应予发扬的。
关键词:
刘国钧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图书分类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中国目录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传统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图书,主持编纂《别录》、《七略》,开创目录校仇工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录学自产生以来,就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己任,成为人们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科学研究的指南,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显学。正如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说的:“目录之学,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关键词:
目录学 中国 现状 未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关键词:
司马谈 司马迁 《史记》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初昌雄
关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一直是目录学研究中最活跃、也是最难深入的一个领域。有关目录学史的著作,仅解放后出版的就有10余种,然而,要找一本系统、完整而又新颖的中国目录学史专著就很不容易。乔好勤先生新著《中国目录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它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最新成就,给徘徊不前的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指明了方向。该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将新中国的目录学纳入到中国目录学史的体系中,对新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卿家康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的时代性表现、成因与内涵,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发展阶段、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策略、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关键词:
目录学,当代中国,特征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华连
文章全面论述了彭斐章先生融汇古今,博通中外的目录学理论体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探索重大课题,适应社会发展,把握目录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特色;作为学术带头人传道授业,开拓创新的卓越学术成就。
关键词:
目录学,彭斐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研究视角的转换与研究材料的拓展,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目录结构既是一个书目检索系统,也与文化意义的表达和人伦价值的证成相关。作为检索系统,其语义化和语用化取向提供了不同于西方语法化的文献组织模式,对于纠谬西方式的理性偏正和理性滥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意义的表达上,基于古籍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古代目录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理解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只要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就必然要认可古代目录学的现实意义;在人伦价值层面上,古代目录学另有超越旨趣。书目提供的文献规整性的"小序"直接对应于社会人伦之"大序",由此形成的理想诉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对这...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英 叶文青 文庭孝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知识化(精确化、个性化、综合化、多样化)是新时期目录学发展过程中两大最明显的特征。目录的本质是知识地图,目录工作的使命是绘制和构建知识地图,目录学是研究知识地图绘制、构建和利用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用知识地图学来替代目录学,是传统目录学的新生。
关键词:
知识 知识地图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乔好勤
王绍曾先生主编的《清史稿文艺志拾遗》(以下简称《拾遗》)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件盛事,使我欢欣鼓舞。我得识王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要做一篇硕士论文,驰函顾廷龙先生请教问题。顾老很快回信转荐于王先生。从此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