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666)
- 2022(1382)
- 2021(1409)
- 2020(1260)
- 2019(2764)
- 2018(2758)
- 2017(4996)
- 2016(2736)
- 2015(3038)
- 2014(3158)
- 2013(3233)
- 2012(3071)
- 2011(3217)
- 2010(3373)
- 2009(3320)
- 2008(3334)
- 2007(3275)
- 2006(3095)
- 2005(2905)
- 2004(2748)
- 学科
- 济(12944)
- 经济(12930)
- 管理(9367)
- 学(9143)
- 企(7869)
- 企业(7869)
- 业(7844)
- 理论(5293)
- 和(4356)
- 方法(4152)
- 教育(3962)
- 中国(3514)
- 技术(3493)
- 经济学(3447)
- 业经(3113)
- 图书(2803)
- 策(2738)
- 书馆(2632)
- 图书馆(2632)
- 财(2400)
- 技术管理(2386)
- 研究(2366)
- 制(2364)
- 科学(2279)
- 划(2127)
- 数学(2067)
- 农(2028)
- 数学方法(2025)
- 经济理论(2015)
- 情报(1964)
- 机构
- 大学(54832)
- 学院(49897)
- 济(17950)
- 经济(17540)
- 管理(17438)
- 研究(16971)
- 理学(13982)
- 理学院(13796)
- 管理学(13611)
- 管理学院(13491)
- 中国(11804)
- 京(11688)
- 科学(10757)
- 范(10108)
- 师范(10058)
- 财(9525)
- 所(8993)
- 江(8538)
- 师范大学(8204)
- 研究所(8042)
- 财经(7458)
- 北京(7382)
- 州(7197)
- 中心(7083)
- 教育(6677)
- 经(6590)
- 系(6427)
- 图书(6378)
- 经济学(6108)
- 书馆(6066)
共检索到83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充分的历史正当性,并且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可惜它长期为学界所忽视。本文从郑氏对文献学价值目标的设定、对各种知识类型的价值重估、对文献学功能的扩展等层面,论析郑氏文献学知识论取向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
文献学 知识论 郑樵 《通志二十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郑樵论文献学既首重"类例",对文献学的贡献也当首推"类例"。"类例"理论的提出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理论上的自觉,从叙录解题到以类明书是文献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郑樵的"类例"主张不仅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类例"的学术旨归、功能、原则以及在文献学中的地位等层面,论析郑樵"类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明杰
为发掘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原创性与民族特色,疏通中国古代图书馆学与现代图书馆学的因承关系,本文从文献学路径出发,论证了文献学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同一性,并运用文献举证与"知识考古"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取向。由此得出结论: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图书馆学的发生路径是多元的,以西方图书馆学产生之初的特征来评判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错位。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虽未能在文献公共利用方面建立相应的学说和制度,但以其文献学特质,在阐释文献涵义、文献价值及具体的文献组织与整理活动中呈现出一定的知识论取向,与现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多有契合。这为实现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玉安
中国古籍文献的散亡研究,肇始于隋代牛弘的书厄论。郑樵在其《通志·校雠略》中,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研究了中国古籍文献散亡的多种原因,提出了"亡书之学"的理论观点,主旨之一便是探讨、总结图书散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这个理论对后世学者影响颇深。
关键词:
郑樵 文献学 文献散佚 校雠略 中国古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和文
张潮是清初著名的文献学家,著述等身,其治学风格表现出丰富的文献基础和独特的治文献学方法。从相关著述和学术思路看,他研究文献学的方法表现为:"考订详明,援引精当"的态度,"嗜探奇,尤沈考异"的思想,以"西学"研国学的方法等方面。
关键词:
张潮 文献学 方法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东汉公私藏书数量丰富,官方藏书设置校书官员和秘书监,使官方藏书的校理制度化了。文献编纂体裁增 加,类型众多,产生了许多博通学者。文献学家在文献整理中广泛使用并发明各种方法,标志着古代文献整理更具理 性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熊伟华
《隆平集》是一部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史事的史籍,作为现存唯一一部北宋人所撰的北宋前期史,在史料、校勘、考证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
关键词:
《隆平集》 文献学 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和文
本文从刘师培的著述及其学术思想中,探讨其治文献的方法,主要论述了其用目录以辑佚,以小学来治史,用句读正校勘,以西学治文献的文献研究方法特征。
关键词:
刘师培 文献学 目录学 校勘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骏 杨晓骏
文献学新论周文骏,杨晓骏Abstract:Thedocumentationscienceisstudywhichresearchesintothecharacteristicsandlawsofdocumentsaswellasthelawofsoc...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焦桂美
孙星衍的文献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在目录学上,他将自己的藏书分为十二类,打破了当时已占统治地位的四部分类法,富有创新精神;在版本学上,他著录版本细致而规范,促进了清代版本著录的日趋合理与科学;孙星衍还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从事校勘及辑佚,至今值得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
孙星衍 目录版本 校勘 辑佚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艳霞
《文献价值——理论文献学的价值论解读》的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把价值论应用于文献学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对图书馆工作者和图书馆业务工作具有指导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
文献价值 理论文献学 价值论 书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灼华 贺修铭
国外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08年以前,文献工作在这一时期由孤立的活动开始走向专门化,人们已开始将文献工作作为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的社会现象来对待和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08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爆炸,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逐渐成熟,计算机应用于文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献工作和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转向技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方向,文献工作和情报工作、文献学和情报学处于交织发展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