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1)
2023(3427)
2022(2846)
2021(2521)
2020(2068)
2019(4843)
2018(4516)
2017(9004)
2016(4872)
2015(5299)
2014(5157)
2013(5281)
2012(5008)
2011(4769)
2010(4704)
2009(4399)
2008(4387)
2007(4042)
2006(3558)
2005(3372)
作者
(13565)
(11480)
(11357)
(10981)
(7393)
(5545)
(5081)
(4332)
(4277)
(4102)
(3932)
(3811)
(3738)
(3737)
(3657)
(3566)
(3443)
(3368)
(3306)
(2990)
(2954)
(2711)
(2702)
(2698)
(2659)
(2583)
(2542)
(2195)
(2195)
(2193)
学科
(25078)
经济(25057)
管理(13765)
方法(12715)
(12604)
(12383)
贸易(12380)
(12241)
数学(11293)
数学方法(11243)
(10767)
(10395)
企业(10395)
出口(7838)
出口贸易(7838)
(7838)
(7694)
中国(6279)
(5225)
业经(4599)
理论(4401)
(4327)
金融(4326)
(4294)
(4141)
(3842)
银行(3841)
财政(3809)
(3733)
(3448)
机构
大学(79198)
学院(76221)
(38801)
经济(38260)
管理(27069)
研究(24566)
理学(23087)
理学院(22872)
管理学(22613)
管理学院(22479)
中国(20127)
(19941)
财经(16135)
(15417)
(14784)
经济学(14662)
经济学院(13515)
科学(12367)
财经大学(12130)
(11886)
(11169)
中心(11053)
研究所(10462)
(10095)
师范(10043)
北京(9590)
(9438)
金融(9350)
(8937)
商学(8756)
基金
项目(46875)
科学(37934)
基金(36730)
研究(34882)
(31263)
国家(31044)
科学基金(27048)
社会(25292)
社会科(24317)
社会科学(24312)
基金项目(18630)
教育(16282)
(16243)
自然(15719)
资助(15705)
自然科(15428)
自然科学(15426)
自然科学基金(15173)
(13849)
编号(12504)
(11798)
国家社会(11709)
教育部(10836)
成果(10639)
重点(10336)
人文(10317)
中国(9667)
社科(9649)
大学(9497)
(9460)
期刊
(39462)
经济(39462)
研究(28492)
(15842)
中国(12174)
学报(11595)
(11067)
金融(11067)
财经(9929)
管理(9872)
科学(9599)
大学(9318)
学学(8657)
(8637)
(8474)
经济研究(7520)
(7424)
教育(6992)
国际(6919)
问题(6399)
技术(5451)
业经(4865)
农业(4714)
世界(4610)
理论(4089)
技术经济(4068)
统计(3921)
(3670)
贸易(3670)
财经大学(3634)
共检索到11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本文考察了 1995 - 2 0 0 2年间我国经济主体形成的通货紧缩预期影响产出的效应。我们首先构建一个包括经济主体预期及行为、工资调整机制等因素的分析框架 ;然后 ,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建立通货紧缩预期与产出关系的模型 ,并运用Koyck变换间接求解预期系数与效应大小。结果表明 :这一时期的通货紧缩预期对产出具有较强的紧缩效应。对此 ,我们试图从供求层面的内在因素加以说明 ,在此基础上 ,建议把通货膨胀预期引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支持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本文考察了1995—2002年间我国经济主体形成的通货紧缩预期影响产出的效应。首先构建一个包括经济主体预期及行为、工资调整机制等因素的分析框架,然后,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建立通货紧缩预期与产出关系的模型,并运用Koyck变换间接求解预期系数与效应大小。结果表明:这一时期的通货紧缩预期对产出具有较强的紧缩效应,建议把通货膨胀预期引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支持目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鲁凌凌  
纵观近3年来日元对美元的走势,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持续走跌,日本政府的公开诱导行为更是增加了日元贬值的步伐。日本政府诱导日元贬值,目的是促进经济复苏。而笔者在对日元贬值的效应进行分析后则认为,日本政府此举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近期日本又开始宣传“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其实质则一是意在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企图通过将国内问题国际化,以此为口实,转移日本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失误和改革裹足不前的指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果  
自1996 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 一种少见的现象———通货紧缩出现了。尽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本文认为其深层根源则在于长期以来经济运行中的投资拉动。为此, 本文分析了投资拉动的三个阶段及其对应的货币运行的三个阶段———通货膨胀期、通货波动期和通货紧缩期。鉴于目前通货紧缩正阻碍着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转, 本文提出应尽快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投资拉动向消费启动转变。并采取财政货币双管齐下的办法, 解决由长期投资拉动所造成的投资结构( 从而产品结构) 与消费结构的错位、投资生产能力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失调及投资与消费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排浪式转移受阻等三大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最近两年,我国通货紧缩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并未下降,只是增长趋缓,这是由总供给的增长相对于总需求增长更大造成的,关键因素是总供给的增长。本文在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后,指出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利弊影响,并从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变革和微观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货币政策的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洛林  余永定  李薇  
本文首先对当代日本经济做简单回顾,指出当前的通货收缩始于1997年第四季度,属经济在过度负债下由物价下降陷入萧条的一种动态过程,但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将对亚洲国家(地区)经济的稳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传导机制:日本对亚洲国家(地区)的进口需求减少;日元贬值。作者认为,陷入通货紧缩性经济衰退的日本经济完全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全球性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之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文军  
通货紧缩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和长期性的经济现实,这将改变几十年来企业业已习惯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顺应这一大的变化,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在竞争战略、市场战略、财务战略、重组战略等方面进行反思和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秀丽  贺俊  
以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对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产品价格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使用DSGE模型模拟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通过产出效应、收入效应等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影响商品价格。但宏观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通货紧缩的总体影响有限。静态地看,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会通过替代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从而可能带来成本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但如果考虑到技术革命的新部门创造效应,则技术进步同时会驱动经济增长并创造新的需求,从而抵消成本下降效应。技术进步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秀丽  贺俊  
以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对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产品价格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使用DSGE模型模拟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通过产出效应、收入效应等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影响商品价格。但宏观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通货紧缩的总体影响有限。静态地看,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会通过替代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从而可能带来成本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但如果考虑到技术革命的新部门创造效应,则技术进步同时会驱动经济增长并创造新的需求,从而抵消成本下降效应。技术进步的"净"效应取决于一国是否能够有效促进新型生产方式的扩散,是否能够创造新兴的产业部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凤萍  薛一凡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 ,非稳定型的经济环境使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心里成为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因素 ,它抵消政府政策的作用 ,扭曲做为经济主体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延长经济调整时间。由此 ,政府在制定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政策时 ,必须重视消费者消费预期心理。政府制定的政策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 ,消费者消费行为才有可能按着政府政策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端计  
减税主张是凯恩斯主义与供给学派关于通货紧缩治理对策的共同取向,虽然两者的具体解释及政策建议有别。本文对减税与通货紧缩治理的经典解释、适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减税举措等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