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6)
- 2023(7653)
- 2022(6629)
- 2021(6121)
- 2020(4971)
- 2019(11130)
- 2018(11001)
- 2017(21763)
- 2016(11965)
- 2015(13346)
- 2014(13596)
- 2013(13136)
- 2012(12455)
- 2011(11506)
- 2010(11889)
- 2009(11631)
- 2008(11640)
- 2007(10855)
- 2006(9965)
- 2005(9332)
- 学科
- 济(45749)
- 经济(45669)
- 管理(44216)
- 业(38291)
- 企(33064)
- 企业(33064)
- 财(17642)
- 制(16275)
- 方法(16163)
- 农(14135)
- 中国(13420)
- 数学(13329)
- 数学方法(13118)
- 业经(11882)
- 策(10718)
- 体(10713)
- 贸(10294)
- 贸易(10286)
- 银(10267)
- 银行(10262)
- 易(10090)
- 务(10086)
- 财务(10054)
- 财务管理(10023)
- 行(9842)
- 企业财务(9511)
- 融(9477)
- 金融(9474)
- 体制(9017)
- 税(9004)
- 机构
- 大学(178067)
- 学院(177948)
- 济(76959)
- 经济(75220)
- 管理(66511)
- 研究(59889)
- 理学(55455)
- 理学院(54873)
- 管理学(54134)
- 管理学院(53763)
- 中国(48042)
- 财(43277)
- 京(36716)
- 财经(32092)
- 科学(31840)
- 江(29659)
- 所(29579)
- 经(28802)
- 中心(27202)
- 研究所(25691)
- 经济学(24105)
- 范(23671)
- 师范(23521)
- 北京(23519)
- 财经大学(23423)
- 农(23145)
- 州(23102)
- 经济学院(21414)
- 院(21339)
- 业大(20255)
- 基金
- 项目(104909)
- 科学(83945)
- 研究(82974)
- 基金(76423)
- 家(64034)
- 国家(63428)
- 科学基金(55179)
- 社会(53748)
- 社会科(50960)
- 社会科学(50951)
- 省(40207)
- 教育(38726)
- 基金项目(38719)
- 编号(34395)
- 划(33679)
- 自然(32847)
- 自然科(32069)
- 自然科学(32063)
- 资助(31771)
- 自然科学基金(31515)
- 成果(31059)
- 制(26512)
- 课题(24913)
- 部(24636)
- 重点(23520)
- 性(22993)
- 发(22282)
- 国家社会(21954)
- 教育部(21898)
- 创(21824)
共检索到29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在市场经济中 ,通货紧缩一旦发生 ,居民、企业、银行的行为选择以及政府与经济的关联机制会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 ,或者说通货紧缩一旦出现 ,就会不断派生出新的通货紧缩 ,从而加重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 ,但在通货紧缩过程中 ,也存在自发地阻止和扭转通货紧缩循环的机制 ,不过 ,这种自发机制往往不足以打破通货紧缩循环 ,因此就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来打破通货紧缩循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有昌
通货紧缩会对企业、银行及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引发物价和收入进一步下降、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预期,从而减少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这种收缩性影响会超过通货紧缩本身所可能具有的扩张性影响(凯恩斯效应和庇古效应),使通货紧缩显示出自我强化的倾向。中国1995 年以来就出现了通货膨胀率下降和通货紧缩自我强化的倾向。这种自我强化的倾向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摆脱当前通货紧缩循环的关键在于执行广义的金融政策,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来增加企业和消费者的资金可得性。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资产负债表效应 预期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最近两年,我国通货紧缩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并未下降,只是增长趋缓,这是由总供给的增长相对于总需求增长更大造成的,关键因素是总供给的增长。本文在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后,指出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利弊影响,并从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变革和微观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货币政策的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倪成伟
文章从货币供给机制角度提出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货 币供给的内生性在加强、外生性在削弱的观点。指出内生性的加强意味着央行控制 货币供给能力的弱化,加上我国中央银行缺乏市场经济下货币供给量调控的经验和 手段,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效应低下的局面。提出要树立中央银行的权威;不断完善 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加强财政政策的配合等对 策。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货币供给 内生性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世陆
本文把通货紧缩放在体制转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对外开放等相互关联的三个条件下展开论述 ,指出通货紧缩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体制因素是其基础。在货币内生性需求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 ,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不仅共同导致了我国当前总体物价下跌的通货紧缩 ,而且也规定了我国未来物价至多呈温和上升状态。由此说明经济中通货偏紧缩的状态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一种常态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形成机制 物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瑾
通货紧缩划分为"好"通货紧缩与"坏"通货紧缩,我们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坏"的通货紧缩。通过对通货紧缩形成机理的分析,将通货紧缩的形成过程划分为触发过程与持续过程,通货紧缩的触发过程主要表现在货币层面的收缩,而持续过程则取决于实体经济层面的供需关系。如果实体经济层面没有实现供需平衡,单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很可能导致经济滞胀。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触发机制 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到1999年5月底,我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已经连续20个月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6个月负增长。1999年1至5月份,零售物价总指数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28%,-32%,-35%,-35%,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志刚 蒋安
通货紧缩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从法治的角度看 ,经济法是遏制通货紧缩问题的主导法治保障 ;应当着重从加强宏观调控立法、市场规制立法、社会保障、国企改革及经济法执法与监督等采取相关的经济法治对策。
关键词:
通货紧缩 经济法 遏制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尹雪芬
1997年 9月,我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降到零值以下,随后其一路下滑,全国零售物价连续 30个月呈现负增长。与此相伴随,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我国经济周期已经运行到了谷底阶段,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相伴。如何将经济拉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适时地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振林 赵春明
近年来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在2002年9、10月间和2003年年初以来先后掀起了两个高潮。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就出现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讨论,其后在2001年又掀起了针对人民币汇率定值的“第二次阴谋”,但总的来看,当时讨论的范围多限于学界,并未能引起外界的热烈反响。而当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却不同,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玲 吕召兰
目前 ,通货紧缩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 ,通货紧缩具有较严重的危害性和治理的难度性。本文从“流动性陷阱”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 ,提出了解决通货紧缩的三条具体思路。
关键词:
通货紧缩 流动性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