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2)
- 2023(3006)
- 2022(2416)
- 2021(2530)
- 2020(1944)
- 2019(4470)
- 2018(4660)
- 2017(6994)
- 2016(5168)
- 2015(5953)
- 2014(6305)
- 2013(5365)
- 2012(5178)
- 2011(4807)
- 2010(5103)
- 2009(4514)
- 2008(4564)
- 2007(4453)
- 2006(4050)
- 2005(3868)
- 学科
- 教育(19968)
- 中国(10849)
- 济(9670)
- 经济(9657)
- 理论(8928)
- 管理(7485)
- 教学(6151)
- 企(6010)
- 企业(6010)
- 学(5850)
- 业(5655)
- 思想(4232)
- 研究(4165)
- 政治(4042)
- 发(3812)
- 思想政治(3806)
- 政治教育(3806)
- 治教(3806)
- 德育(3771)
- 文化(3725)
- 发展(3593)
- 方法(3554)
- 革(3490)
- 展(3470)
- 高等(3404)
- 业经(3337)
- 改革(3259)
- 和(3193)
- 学校(3024)
- 学法(2853)
- 机构
- 大学(71324)
- 学院(65155)
- 教育(27728)
- 研究(25375)
- 范(22669)
- 师范(22631)
- 师范大学(18735)
- 京(17258)
- 济(14964)
- 管理(14801)
- 经济(14258)
- 科学(14136)
- 所(12651)
- 江(12504)
- 职业(12309)
- 北京(12079)
- 中国(12028)
- 理学(11699)
- 理学院(11354)
- 研究所(11261)
- 技术(11006)
- 管理学(10948)
- 教育学(10879)
- 管理学院(10753)
- 州(10025)
- 财(9670)
- 中心(9581)
- 院(8619)
- 职业技术(8421)
- 教育学院(8033)
共检索到117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中秋
孔子创立开放的、平等的教育体系,以养成君子,塑造和维护优良社会秩序。现代中国教育体系与此传统断裂,其根本特征是道德和文化的虚无主义,仅致力于传授技术性知识,而未能传承文明,养成君子。今日中国教育当具有文化自觉,大学通识教育当弥补技术性知识传授体系之不足,以传承文明、养成君子作为目标。为此,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当以中国经典研读为中心。如此大学教育,方能养成君子,以塑造良好社会秩序,并承担中国之世界历史责任。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文明复兴 中国经典 君子养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静 钟海青
民族院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特殊性内涵,对保证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求同存异"的通识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普遍性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协同。在民族院校探讨文化自觉发展脉络中通识教育"求同存异"理念的适切性,可作为推动民族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并体现通识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指向。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识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理论关系,调和通识教育与民族教育的"求同"理念与"存异"诉求,把握多元共生的通识课程发展边界,寻求文化自觉意义下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关键词:
通识 价值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雁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含着文化的信念与价值,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的年轻一代,维护国家、民族认同与归属的使命,并坚守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构建与延续文化认同是通识教育的精神与动力,也是其生长、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必须转变"横向移植"的形式化取向,强调中国的文化认同;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担负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文化 美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发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从相同的一面来说,两者都是基于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和实际,结合外来经验而进行的本土化创新;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枬 王天健
"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自觉"继承了中国"贵自觉"的文化传统,在天人关系的逻辑中,个体应遵循天道、恪守本心,在"成人成事"的过程中实现天人合一;"自觉"同时以生命关怀视角汲取了现当代哲学生命观的内在逻辑,重视人作为"类"生命存在应具备的精神属性,论证"自觉"在现当代文化中的事理依据;两种关于"自觉"的思源统一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育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不断在实践中践行和完善自身的文化逻辑。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文化逻辑 自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维娜
追求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的自觉对话 ,是自觉研究意识与自觉方法论意识的重要体现 ,而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互为装点的形式对话和互为当然前提的失真对话 ,只能导致二者间互不理解的各自独白不负责任的盲目研究。文章试图提出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之间多元理解的融通式对话形态 ,并认为由此可能带来适切于一群人、一类人的教育研究类型的拓展与放达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事实 自觉对话 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佩忠 宣勇
大学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是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的。我国大学向来缺乏自治传统,忽视文化传承,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唤醒大学文化自觉并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科学发展和实现卓越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的文化自觉包括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成为社会良心以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
关键词:
大学 文化自觉 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杏芳 朱曼
从文化的视角来透视和诊断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就会发现存在着三大方面的严重问题,其一是全球化的“两重性”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两难处境;其二是大学通识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其三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如何达成对古今中外文化的会通、超胜与综合创新问题。揭示大学通识教育的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文化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振宇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应该从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层面去解释和定位。二者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依靠以通识教育思想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全局,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光临 冯惠敏
大学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它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通识教育的多元性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生个体的通识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金家新 兰英
"教育"与"文化"是比较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从而确定自身学科同一性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本文拟就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的理论自觉与学科基点建设中的特质与作用作进一步分析,进一步倡导以"执两用中"的比较教育文化观来构建"和而不同"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文化研究 理论自觉 学科基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虞希铅
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体现在通过对高职教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认知,在高职教育的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通过对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文化的认知,在遵循教育规律上高度自觉;通过对高职教育文化发展趋向的认知,在担当文化使命上高度自觉。高职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高职教育特色文化,注重文化服务社会,提升文化影响力,从而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常斐
港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大陆高职院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借鉴。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其应以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切入点,统筹规划通识课程资源,明确区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注重课程质量,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通识课程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港台高校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