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6)
- 2023(11942)
- 2022(9789)
- 2021(8938)
- 2020(7188)
- 2019(16530)
- 2018(16170)
- 2017(31344)
- 2016(16678)
- 2015(18689)
- 2014(18778)
- 2013(18561)
- 2012(17336)
- 2011(16090)
- 2010(16790)
- 2009(15890)
- 2008(14840)
- 2007(13341)
- 2006(12137)
- 2005(11525)
- 学科
- 济(80653)
- 经济(80594)
- 管理(43601)
- 业(43493)
- 企(34794)
- 企业(34794)
- 方法(30691)
- 中国(29258)
- 融(27694)
- 金融(27691)
- 数学(27215)
- 数学方法(26679)
- 银(25575)
- 银行(25565)
- 地方(24985)
- 行(24906)
- 农(20076)
- 业经(18303)
- 财(16203)
- 制(16077)
- 贸(14062)
- 贸易(14043)
- 理论(14014)
- 农业(13923)
- 学(13818)
- 易(13554)
- 地方经济(13463)
- 发(12057)
- 中国金融(11335)
- 环境(11236)
- 机构
- 学院(241594)
- 大学(238457)
- 济(102369)
- 经济(100105)
- 管理(87613)
- 研究(84510)
- 理学(73349)
- 中国(72777)
- 理学院(72490)
- 管理学(70987)
- 管理学院(70552)
- 京(51302)
- 科学(49449)
- 财(48595)
- 所(42935)
- 中心(40283)
- 研究所(38433)
- 财经(37674)
- 江(37673)
- 农(35169)
- 范(34161)
- 经(33903)
- 师范(33871)
- 北京(33344)
- 经济学(32402)
- 州(32067)
- 业大(30381)
- 院(29911)
- 经济学院(28975)
- 财经大学(27797)
- 基金
- 项目(150290)
- 科学(118685)
- 研究(113376)
- 基金(106773)
- 家(91595)
- 国家(90817)
- 科学基金(78159)
- 社会(72195)
- 社会科(68758)
- 社会科学(68742)
- 省(60417)
- 基金项目(54711)
- 教育(52556)
- 划(50373)
- 自然(47857)
- 编号(46806)
- 自然科(46770)
- 自然科学(46764)
- 自然科学基金(45876)
- 资助(45356)
- 成果(38840)
- 发(38067)
- 重点(34601)
- 课题(33949)
- 部(32454)
- 创(31658)
- 发展(31012)
- 展(30511)
- 创新(29645)
- 国家社会(29585)
- 期刊
- 济(120234)
- 经济(120234)
- 研究(79710)
- 中国(53972)
- 融(43437)
- 金融(43437)
- 财(36332)
- 管理(34748)
- 农(33453)
- 学报(32963)
- 科学(31744)
- 教育(31326)
- 大学(25808)
- 学学(24078)
- 技术(23508)
- 农业(22083)
- 财经(19881)
- 业经(19873)
- 经济研究(19776)
- 经(17121)
- 问题(15168)
- 统计(13440)
- 技术经济(12455)
- 策(12331)
- 贸(12210)
- 理论(11956)
- 商业(11878)
- 国际(11741)
- 图书(11558)
- 业(11448)
共检索到389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彦敏 蒋振声
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国经济已从总体封闭和内部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走向总体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整体经济的同质性已被区域差异性代替。东部沿海区域随着改革开放率先获益,并利用市场优势不断地通过市场机制调动内地的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金)。原有的依赖行政性的中央财政和国家计划金融体系进行生产要素转移、利用区域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经济模式被打破,人为的利益均衡被新的市场竞争所代替,形成了区域间不同的生产成本和利润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宝婷
"金融发展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理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检验和运用。我们从金融发展论出发,对我国的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了论证该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金融发展论” 货币需求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杨立杰
当前各级政府均希望释放金融活力刺激经济潜力,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目标趋同;同时,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也致力于推动各级金融市场发展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细化操作。在此背景下,从中央银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的视角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摒弃了静态意义上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单调对应的传统研究模式,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发展收敛性这一动态概念,重点从规模大小、作用时刻和持续时长三个方面,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我...
关键词:
金融发展收敛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志忠 谢军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从企业投资层面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激励了企业扩张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3)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强化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化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的传导机制提供了企业投融资层面的微观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 包燕萍
本文以2003-2012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基础,从宏观、微观和区域金融这三个视角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当货币政策越是紧缩时,公司越可能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处于货币政策紧缩阶段时,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小;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相对于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区域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文丽
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表现的分析,揭示以区域经济金融均衡运行为假设前提的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非均衡运行现实的矛盾,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关注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同申
自 1 980年以来 ,一些国家把美元化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手段。但美元化的代价十分高昂 ,只能作为紧急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极端措施。从长期看 ,发展中国家要防范金融风险 ,建立区域性货币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
美元化 货币区域化 金融安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经
2008年是跌宕起伏、令人难忘的一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年末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的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面对挑战,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总行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下,以学习实践科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五种主要模式——BBC方案、亚洲货币联盟方案、日元区方案、东亚美元本位以及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BBC方案和亚洲货币联盟方案要优于其余三种方案,而BBC方案在目前最具可行性,它一方面尽量减少了汇率制度合作在政治、制度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比较充分地享受区域汇率制度合作带给区域经济的诸多好处。
关键词:
货币合作模式 比较 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选择 路径安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陈湘永 邢毓静
论世界货币区域化发展趋势中国银行总行巴曙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陈湘永国家外汇管理局邢毓静一、世界货币区域化是国际金融市场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变化而进行的调整从1994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冷战结束后第一个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西方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近来,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以美元危机为标志,世界货币体系再次陷入了困境。这自然引起了对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广泛反思和对新的世界货币格局的探讨。事实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困境是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原因的,并且其发展趋势也是受国际经济发展所主导的。 一、世界货币区域化是国际金融市场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在90年代初,世界经济整体上处于经济周期的下降或低速增长阶段。冷战结束后,西方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惟煌 钟亚良
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及金融调控对不同区域产生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调控手段、工具运用、信息资源等局限,导致当前区域金融调控效应不明显。要强化区域金融调控体系,突出区域调控效果,关键应从强化分支央行职能、实行差别的金融调控政策、加强沟通与协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差别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维安
论发展证券市场对我国货币金融的影响王维安一、发展证券市场对金融结构的影响改革以来,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兴起,中国的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1年国库券的发行标志着原有体制下单一的银行间接金融融资格局被打破,随后随着证券市场的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