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
2023(1460)
2022(1143)
2021(973)
2019(1762)
2018(1695)
2017(3362)
2016(2022)
2015(2358)
2014(2440)
2013(2371)
2012(2238)
2011(2167)
2010(2362)
2009(2386)
2008(2419)
2007(2500)
2006(2303)
2005(2204)
2004(2173)
作者
(6611)
(5517)
(5251)
(5231)
(3480)
(2733)
(2332)
(2199)
(2019)
(1996)
(1977)
(1925)
(1917)
(1901)
(1749)
(1663)
(1641)
(1570)
(1563)
(1474)
(1455)
(1395)
(1381)
(1344)
(1289)
(1285)
(1217)
(1112)
(1092)
(1081)
学科
(9157)
经济(9143)
管理(6250)
(5842)
中国(5227)
(4677)
企业(4677)
方法(3176)
(3077)
理论(2996)
(2702)
(2623)
教育(2596)
(2379)
业经(2253)
数学(2132)
数学方法(2074)
农业(1957)
(1942)
劳动(1938)
(1693)
(1680)
金融(1679)
(1656)
(1634)
银行(1633)
地方(1588)
(1571)
(1517)
环境(1440)
机构
大学(38371)
学院(36682)
(14250)
经济(13923)
研究(12631)
管理(10976)
中国(9155)
理学(8752)
理学院(8611)
(8422)
(8398)
管理学(8389)
管理学院(8310)
科学(7510)
(7152)
师范(7138)
(6766)
财经(6495)
(6372)
研究所(5933)
(5783)
师范大学(5747)
北京(5531)
(5282)
中心(5123)
经济学(4953)
(4684)
财经大学(4624)
教育(4529)
经济学院(4341)
基金
项目(18599)
研究(15219)
科学(14792)
基金(13312)
(11143)
国家(11018)
社会(9875)
科学基金(9284)
社会科(9261)
社会科学(9257)
教育(7663)
(7064)
成果(6567)
基金项目(6521)
编号(6402)
(6110)
资助(5410)
课题(5123)
自然(5034)
自然科(4909)
自然科学(4908)
自然科学基金(4839)
(4388)
重点(4326)
(4217)
(4132)
国家社会(4100)
教育部(3935)
规划(3892)
大学(3891)
期刊
(19217)
经济(19217)
研究(14941)
中国(8580)
教育(8124)
(7503)
学报(6488)
科学(5458)
大学(5163)
财经(4833)
管理(4697)
学学(4586)
(4206)
(4099)
(3289)
金融(3289)
技术(3090)
问题(2935)
图书(2838)
经济研究(2559)
农业(2525)
书馆(2349)
图书馆(2349)
业经(2219)
(2175)
(2163)
(2079)
论坛(2079)
职业(1935)
技术经济(1864)
共检索到6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建中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效益为准则,探讨调整经济政策的可行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替代资金投入的范围和潜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雪梅  
在市场经济的国家完全消灭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我国同样也如此。必须把我国现在高企的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达到"充分就业"目标。提出了我国在治理失业问题方面的公共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何敏  
充分就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补充赵何敏我国作为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在和将来,实现充分就业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提出把充分就业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之一,重在说明,我国实现充分就业,应有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尤其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托马斯·G·罗斯基  
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主要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一持续性的增长势头使各种物质财富激增。工作机会的迅速扩大与高水平的就业率曾是中国长期繁荣的两大突出成就。而现在,这两方面均出现险情。有资料报导,现已出现大量解雇,大规模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就业为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公平正义。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之所在。本文从财政干预充分就业的经济效应分析入手,在对我国就业形势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充分就业的财政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永堂  
国际劳工组织于2013年10月召开了第十九届国际劳动统计大会,并通过了《关于工作、就业和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对劳动统计所涉及的有关工作、就业、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等概念和统计措施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规范。这不仅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成员国提升劳动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劳动就业理论的研究、劳动就业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劳动就业政策的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立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有必要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概念及其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清晰界定。对标新的就业目标,当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仍面临政策供给有待强化、社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关键主体参与度不够和劳动者参与意愿相对不足等挑战。为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政策法规建设;重视模范引领,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协同治理,形成多主体聚力优势;重视能力补缺,强化关键节点作用发挥;创新激励方式,提升劳动者参与意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孝中  王中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