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54)
2022(945)
2021(913)
2019(1640)
2018(1685)
2017(3132)
2016(1860)
2015(1980)
2014(2057)
2013(2080)
2012(1951)
2011(1984)
2010(2171)
2009(2271)
2008(2334)
2007(2320)
2006(2169)
2005(2107)
2004(2097)
2003(2223)
作者
(6079)
(5064)
(5033)
(4787)
(3315)
(2489)
(2151)
(1955)
(1949)
(1895)
(1888)
(1844)
(1784)
(1757)
(1604)
(1557)
(1525)
(1408)
(1379)
(1356)
(1322)
(1298)
(1239)
(1229)
(1195)
(1170)
(1118)
(1053)
(1004)
(992)
学科
(7516)
经济(7505)
管理(5606)
(4950)
(4506)
企业(4506)
(3421)
理论(3279)
教育(2876)
中国(2682)
土地(2538)
资源(2350)
方法(2261)
(2092)
(2084)
业经(2052)
(2020)
(1812)
(1725)
(1676)
耕地(1648)
(1515)
金融(1514)
(1498)
(1492)
(1435)
(1431)
银行(1431)
农业(1397)
(1381)
机构
大学(35440)
学院(33292)
研究(11580)
(11212)
经济(10915)
管理(10009)
中国(8817)
(8016)
理学(7762)
理学院(7605)
管理学(7450)
管理学院(7376)
科学(7354)
(7166)
(6964)
师范(6953)
(6355)
(6130)
师范大学(5646)
研究所(5600)
财经(5433)
北京(5281)
(4889)
(4825)
(4777)
中心(4678)
教育(4675)
(4472)
业大(3920)
财经大学(3828)
基金
项目(16083)
研究(13047)
科学(12509)
基金(11265)
(9728)
国家(9604)
社会(8131)
科学基金(7851)
社会科(7611)
社会科学(7608)
教育(6489)
成果(5904)
(5825)
编号(5700)
基金项目(5545)
(5363)
课题(4379)
资助(4326)
自然(4309)
自然科(4179)
自然科学(4179)
自然科学基金(4113)
(3865)
重点(3747)
(3640)
(3558)
项目编号(3376)
国家社会(3366)
教育部(3318)
(3260)
期刊
(16682)
经济(16682)
研究(13650)
中国(8638)
教育(7530)
(6724)
学报(6507)
科学(5540)
大学(4849)
(4362)
学学(4205)
财经(4191)
管理(3931)
(3649)
图书(3302)
(2950)
金融(2950)
农业(2820)
书馆(2726)
图书馆(2726)
问题(2493)
技术(2371)
(2154)
业经(2071)
(1987)
(1939)
论坛(1939)
经济研究(1934)
资源(1871)
社会(1848)
共检索到5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蓬涛  封志明  成升魁  
结合国内外退耕实践,首先给出了退耕的广义概念———退耕即出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原因,将耕地停止耕种并将其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进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重点提出了狭义退耕,即生态退耕的概念,并从退耕的目的和出发点、耕地的概念、退耕对象的生态状况以及退耕中“退”字的含义等四个方面对生态退耕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通过比较,认为Converting Cultivated Land back to Forest or Grassland,etc.是中文退耕较为准确的英文翻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蓬涛  封志明  成升魁  
依据不同的标准,退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退耕的主要目的分,可分为生态退耕和非生态退耕;按耕地退耕后的利用方式划分,可划分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湖以及退耕后林草结合、灌草结合等结合类型;按退耕过程中人工干预程度的大小,又可以划分以人工恢复植被为主的退耕和以自然恢复植被为主的退耕两大类。并特别以耕地退耕前的存在状态或所处位置作为分类标准,重点对坡耕地退耕、沙漠化耕地的退耕、盐碱化耕地的退耕、生态重点区域耕地的退耕以及风景名胜区耕地的退耕的意义和作用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和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陈光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晓梅  
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着重大的且必须在今后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着重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稳定生计问题。为此,必须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补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健生  
现有扶贫开发模式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和开发资源为导向,但是对生态较为脆弱的大多数贫困山区来讲,若不考虑社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式扶贫有可能导致越扶越贫。本文在分析山区贫困的一般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有关环境与贫困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结合正在推进的退耕还林工程实践,提出林业扶贫是减缓山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指出应从落实山区林权制度、建立生态移民制度、改善农业补贴制度以及强化山区扶贫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山区扶贫开发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捷  
本文从坡耕地与林地价值差异入手 ,认识和界定耕地与林地的价值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退耕土地的前后价值变化 ,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鑫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面临很大压力:大批湿地被破坏,大量鸟类迁徙他乡,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步减少,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功能显著下降。因此,树立湿地保护理念,实施退耕还湿工程,着力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应引起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泽觥  向天森  
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推进我县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我们对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骆进仁  
 针对西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存在的重林轻草现象,结合甘肃省及其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相关理论对甘肃省实施退耕还草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甘肃省应以还草为主、还林为辅,在有还林潜力的地方还应坚持"还草—还灌—还林"的逆向治理路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  袁德义  邹锋  
根据目前林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发展油茶产业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当前油茶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提出在南方丘陵区将发展油茶产业同退耕还林工程有机结合。针对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地,简述了油茶的造林技术措施,指出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此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兼顾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普生  陈崇贵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伟根  方丽青  
“退耕还林”的本质是把一度为了生产粮食而毁林开垦的土地,停止耕种,重新造林,恢复森林。目前不少译文把“退耕还林”译为grain for green(绿化),或returning farmland toforestland(把农地转为林地)等,使人易误认为是荒山造林绿化(荒山→森林)或把现有农业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农地→林地)。文章认为,要把“退耕还林”译得科学规范,必须抓住其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给出了conversion of farmland back to forests,transfer of farmland back toforests和forest rehabilitation f...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育材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作出的成绩。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为谁创造成绩、如何创造成绩、怎样才算成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新形势下的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