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1)
- 2023(2521)
- 2022(2160)
- 2021(1885)
- 2020(1652)
- 2019(3860)
- 2018(3851)
- 2017(7368)
- 2016(4137)
- 2015(4639)
- 2014(4641)
- 2013(4662)
- 2012(4506)
- 2011(4318)
- 2010(4468)
- 2009(4196)
- 2008(4510)
- 2007(3936)
- 2006(3458)
- 2005(3231)
- 学科
- 济(16347)
- 经济(16322)
- 管理(12604)
- 业(12149)
- 企(11207)
- 企业(11207)
- 方法(6878)
- 学(6404)
- 数学(4949)
- 财(4863)
- 数学方法(4836)
- 理论(4435)
- 业经(4128)
- 中国(3990)
- 务(3703)
- 财务(3692)
- 财务管理(3689)
- 农(3631)
- 企业财务(3542)
- 和(3405)
- 教育(2874)
- 制(2870)
- 融(2794)
- 金融(2793)
- 贸(2767)
- 贸易(2767)
- 易(2656)
- 环境(2604)
- 银(2563)
- 银行(2550)
- 机构
- 大学(68854)
- 学院(65728)
- 研究(24420)
- 济(24418)
- 管理(24000)
- 经济(23927)
- 理学(21130)
- 理学院(20797)
- 管理学(20337)
- 管理学院(20214)
- 中国(17111)
- 科学(15984)
- 京(15086)
- 所(13131)
- 研究所(12166)
- 财(11961)
- 农(11455)
- 范(10921)
- 师范(10824)
- 江(10045)
- 中心(9861)
- 财经(9792)
- 业大(9712)
- 北京(9520)
- 师范大学(9105)
- 农业(9069)
- 经(8922)
- 院(8510)
- 州(7639)
- 经济学(7562)
- 基金
- 项目(43050)
- 科学(34234)
- 基金(32267)
- 研究(30386)
- 家(28840)
- 国家(28615)
- 科学基金(23981)
- 社会(19256)
- 社会科(18090)
- 社会科学(18082)
- 基金项目(17095)
- 自然(16372)
- 自然科(15969)
- 自然科学(15961)
- 自然科学基金(15704)
- 省(15515)
- 教育(14459)
- 划(14261)
- 资助(12841)
- 编号(11995)
- 成果(10860)
- 重点(10125)
- 部(10006)
- 创(8923)
- 发(8733)
- 教育部(8532)
- 科研(8381)
- 课题(8240)
- 创新(8236)
- 计划(8042)
共检索到96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桂英
商标作为知识产权中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商标不仅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国与国之问的贸易往来,对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着重要影响。 一、商标综述 (一)商标新概念及其意义 商标是由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种类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遵杰 吴张玲琳
中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本是各有分殊的,但法治、契约、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难题是每种社会形态都必须面对的。脱胎于中世纪的西方社会较早地应对了法治、契约等课题,促使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但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封建专制皇权与士绅共同压榨小农的社会结构上。我们在市民社会未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需要重温经典作家对社会形态的深刻见解,并探索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以上难题。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法治 契约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刚 毛心怡 何桂敏
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是回应气候变化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对实现气候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分别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价值基础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分别从重大意义、直接目的、实现路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展开,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遵杰 吴张玲琳
中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本是各有分殊的,但法治、契约、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难题是每种社会形态都必须面对的。脱胎于中世纪的西方社会较早地应对了法治、契约等课题,促使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但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封建专制皇权与士绅共同压榨小农的社会结构上。我们在市民社会未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需要重温经典作家对社会形态的深刻见解,并探索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以上难题。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法治 契约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刚 毛心怡 何桂敏
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是回应气候变化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对实现气候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分别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价值基础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分别从重大意义、直接目的、实现路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展开,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刚 毛心怡 何桂敏
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是回应气候变化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对实现气候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分别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价值基础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分别从重大意义、直接目的、实现路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展开,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刚 毛心怡 何桂敏
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是回应气候变化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对实现气候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分别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价值基础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分别从重大意义、直接目的、实现路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展开,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习近平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淑梅 张远新
习近平关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生成依据,它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农民共同富裕学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重农富农治农文化,承继于中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思想智慧,立足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是习近平领导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核心要义包括战略地位、政治保证、美好图景、发展动力、必由之路和主体力量等诸多方面,具有战略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其重大价值为: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农民共富思想的理论创新,而且为新时代开创促进农民共富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世界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远熹
商标及其评估曹远熹一、商标商标即商品标志,是用文字、图形、符号或其它组合来标明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区别的独特标志。商标对产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有时往往超过了产品本身。但商标却不仅仅是个标志,其真正含义是所属商品的质量、性能、技术水平及其它特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武 杨宏
企业商标的经济价值及其与企业的经营杨武,杨宏商标是商品竞争的武器,商品借助商标进入市场参加竞争,区分商品的不同来源是商标最基本的功能。现代社会把商标专用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于是建立了商标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确保所有人的权力,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竟辉 张婷婷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从价值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以深化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内在要求的理论创新价值;以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迫切需要的实践导向价值;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为重大契机的目标建构价值;以优化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体系为必然选择的话语引领价值。面对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不仅为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开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晓琰 扎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胆求索,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举措。新时代,对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进行系统研究,深刻领会挖掘其理论渊源、思想精髓与时代价值,对未来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民族工作 民族团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银银 贾淑品
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化解"种子危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与民生价值。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进行精准定位、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把科技创新摆在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关联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地位,为突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瓶颈提供了解决之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 科技创新 科技强国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新构成。分析研究了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重点探讨了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生成基础、理论渊源、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认为全球化时代,创新发展是应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垄断、保障和支撑国家全面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科技强国论、自主创新论、人民至上论、体制保障论和人才关键论,认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循,其实践价值在于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世界科技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华胤
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以发展和系统的眼光审视乡愁,把乡愁从情感命题升华为“文明传承和文明新形态”的国家发展命题,将乡愁的地理空间从乡村拓展到城市、祖国,使乡愁从传统走向现代,赋予了乡愁更深层次的时代意蕴;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中国式的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要以留住乡愁为基本前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留住乡愁,乡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情感营养、文化滋养和方法补养,彼此之间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传承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乡土文化,根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农村情怀,凝练于中国城乡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习近平工作经历中缔结的农村情结。其核心要义是: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宏大蓝图、深刻描摹现代化城乡关系新谱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乡愁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还提供了方法指南,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城乡深度融合、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