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6)
2023(6436)
2022(5172)
2021(5041)
2020(3793)
2019(8944)
2018(8899)
2017(14508)
2016(8626)
2015(9785)
2014(9990)
2013(8761)
2012(8203)
2011(7589)
2010(7958)
2009(6959)
2008(6994)
2007(6451)
2006(5811)
2005(5383)
作者
(21149)
(17672)
(17529)
(16920)
(11404)
(8522)
(8059)
(7090)
(6729)
(6390)
(6010)
(6002)
(5624)
(5610)
(5506)
(5494)
(5226)
(5173)
(5152)
(5110)
(4709)
(4229)
(4202)
(4185)
(3975)
(3975)
(3866)
(3862)
(3554)
(3488)
学科
(27150)
经济(27116)
管理(21051)
教育(20092)
(18766)
(16810)
企业(16810)
中国(14984)
理论(12233)
方法(10055)
(9639)
(8230)
业经(7723)
(7238)
教学(6889)
数学(6686)
数学方法(6538)
(5770)
(5697)
(5393)
技术(5329)
发展(5078)
(4973)
金融(4972)
(4954)
(4885)
银行(4885)
农业(4838)
(4739)
贸易(4736)
机构
大学(127212)
学院(120337)
(42394)
研究(42299)
经济(41297)
管理(38610)
理学(32891)
理学院(32411)
管理学(31840)
管理学院(31562)
教育(29504)
(28109)
师范(28020)
(27820)
中国(25655)
师范大学(23214)
(23010)
科学(22593)
(19753)
(18920)
北京(18440)
财经(18269)
研究所(17790)
中心(17449)
(16582)
(15279)
职业(14939)
(14806)
技术(14759)
经济学(14296)
基金
项目(71699)
研究(63769)
科学(58890)
基金(49478)
(40866)
国家(40318)
社会(39595)
教育(37732)
社会科(37127)
社会科学(37119)
科学基金(34517)
编号(28581)
(28012)
成果(27397)
(25989)
基金项目(24667)
课题(22944)
(19954)
资助(18706)
(18361)
自然(18197)
规划(17985)
重点(17814)
自然科(17772)
自然科学(17769)
(17735)
项目编号(17609)
自然科学基金(17461)
教育部(17222)
(16513)
期刊
研究(50709)
教育(50572)
(50551)
经济(50551)
中国(31274)
(18787)
学报(15407)
管理(14258)
科学(13890)
大学(13456)
技术(13139)
职业(12103)
财经(10952)
学学(10744)
(10044)
(9654)
(8168)
金融(8168)
经济研究(7872)
技术教育(7690)
职业技术(7690)
职业技术教育(7690)
业经(7381)
(7347)
论坛(7347)
图书(7243)
(6733)
农业(6670)
问题(6546)
高等(5888)
共检索到191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大源  
人工智能时代,共时性在场按部就班的正规机构性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迅速提升的要求。继续教育以其非共时、非在场、非正规、非正式的灵活性,突显其在新时代的不可替代性。进入新时代,需要从三个理论维度拓展对继续教育的内涵及外延进行反思的视角:从迭代理论视角审视继续教育,显示存量缺失补遗与增值赋能递进的共存,这是对继续教育的原理性诠释;从加速理论视角审视继续教育,显现人工智能应用与时间结构契合的共鸣,这是对继续教育的社会性诠释;从平衡理论视角审视继续教育,显见职业工作发展与私人生活和谐的共情,这是对继续教育的心理性诠释。重构新时代继续教育生存与发展的三大理论视角,关涉继续教育的本质、形式和功能,昭示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教”协同的创新之林中,继续教育具有兀然自立的光明前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斌  高庆元  范太华  
讨论了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的三个编写要求,即体现时代思想主题,担负立德树人任务;紧靠社会科技发展,服务创业创新教育;调整重点精选内容,叙述易懂,文字可读。对应这些要求,提出了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的五个编写原则,即重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终身学习飞跃;担负立德树人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站位科技发展前沿,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结合现代媒体技术,拓宽教材空间维度;科学编排结构内容,精心提高文字美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丽华  
2018年5月,《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印发。这是继《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后,财政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对会计人员事中事后监管的又一重大举措。2017年11月新修订的《会计法》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修改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正式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伟一  潘庆忠  
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深入贯彻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方针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移动互联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趋势。分析了教学管理综合平台、网络化课程资源、专业化"云"服务和网络空间建设以及学分互认体系与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紧密联系,阐述了未来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祝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向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民自我提升诉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学历补偿教育、远程教育和精英教育等继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自我提升的强烈需求,这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融合多学科理论视角,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从完善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主体、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角度提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路径优化和政策选择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尚国亮  宋熙龙  张晓平  
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市场的供需现状进行研究,归纳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问题,从培训机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等方面提出农民工继续教育对策,在供给侧改革中带给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当今教育转型和创新的进程之中,继续教育以其鲜明的灵活性、即时性和可及性,尤为符合现代社会人类终身学习的需要。当下学习者普遍意识到发现和使用知识,比记忆和复述知识更为重要。为应对这一加速变化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继续教育在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求化解加速时代教育学理论和教与学方法的不足。但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仍然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基于此,从继续教育涉及的教育学基本理论,以及涵盖教与学原则、教与学理论和教与学方法的教学论角度,给出概述性的整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革 ,孙衔  
继续教育,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早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规划。1983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宣布了一项1983—1987年关于“职业训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琴颖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解决医疗卫生中突出又令人头疼的医患问题,让人们在今后生活得更健康,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减轻国家医保的压力,缓解医患紧张关系,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邢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思路,旨在解决产能问题、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新增长动力。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也呈现出发展增速放缓、内涵式增长补位外延式增长、发展结构向高层次和创新型调整等"新常态",经济领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对高校继续教育同样适用。面对产能过剩、生态位趋同、创新不足等问题,高校继续教育要接受时代考验,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解决冗余产能、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催生创新,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推动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向新时代迈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龙海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继续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人民继续教育需要的广泛性、多样性和高质量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开放共享、服务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明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目标,加强"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倩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地位边缘化、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在新时代,我国继续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是提升继续教育发展质量。以此为基础,将继续教育定位为"单独一类教育",明确继续教育的内涵、范畴与边界。进而,在新定位的基础上,做好继续教育改革的制度顶层设计及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这个重点领域的突破,全面推进继续教育改革的路径实施。为此,要从改革经费保证、组织领导、项目建设以及时间表、路线图等方面来保障继续教育改革方略的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俊  
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面临诸多挑战,参加继续教育以弥补学校知识与岗位需求的差距是高校毕业生的最佳选择。高校毕业生继续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继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探寻了推动高校毕业生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治中  
一、IT环境下会计继续教育的紧迫性目前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技术对每一个社会领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会计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也对传统会计理论、实务和会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性影响,更给会计工作和会计学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莉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 在德国,继续教育是指人们在就业后开始接受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里将操持家务也视为就业)。它包括职业性的继续教育(进修和转业教育)和非职业性的培训,如:普通教育,政治教育,企业和工业委员会举办的培训活动等。 德国继续教育的前身是成人教育。德国有组织的成人教育始于十九世纪初期。第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