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08)
- 2022(1607)
- 2021(1611)
- 2020(1466)
- 2019(3194)
- 2018(3181)
- 2017(6554)
- 2016(3562)
- 2015(3903)
- 2014(3752)
- 2013(3789)
- 2012(3592)
- 2011(3334)
- 2010(3549)
- 2009(3623)
- 2008(3871)
- 2007(3766)
- 2006(3380)
- 2005(3242)
- 2004(2935)
- 学科
- 业(17093)
- 企(16800)
- 企业(16800)
- 济(15841)
- 经济(15820)
- 管理(14822)
- 财(8492)
- 方法(8221)
- 制(7463)
- 数学(6867)
- 数学方法(6825)
- 务(6622)
- 财务(6606)
- 财务管理(6600)
- 企业财务(6452)
- 体(6399)
- 体制(5989)
- 法(4048)
- 业经(3342)
- 学(3305)
- 理论(3179)
- 融(2711)
- 金融(2710)
- 农(2625)
- 中国(2588)
- 贸(2457)
- 贸易(2456)
- 易(2380)
- 银(2353)
- 银行(2352)
- 机构
- 大学(60412)
- 学院(57949)
- 济(22943)
- 经济(22512)
- 管理(22497)
- 理学(18857)
- 理学院(18689)
- 管理学(18490)
- 管理学院(18358)
- 研究(15537)
- 财(15022)
- 中国(13286)
- 京(12043)
- 财经(11834)
- 经(10697)
- 财经大学(8845)
- 江(8779)
- 北京(7969)
- 科学(7963)
- 所(7909)
- 范(7732)
- 师范(7709)
- 州(7457)
- 商学(7220)
- 商学院(7172)
- 经济学(7101)
- 中心(6769)
- 研究所(6525)
- 系(6285)
- 经济学院(6229)
- 基金
- 项目(29665)
- 科学(23968)
- 基金(23010)
- 研究(22557)
- 家(19003)
- 国家(18824)
- 科学基金(16833)
- 社会(15304)
- 社会科(14547)
- 社会科学(14541)
- 基金项目(11770)
- 教育(10781)
- 自然(10557)
- 自然科(10348)
- 自然科学(10346)
- 自然科学基金(10205)
- 省(10192)
- 资助(9748)
- 编号(9245)
- 划(8926)
- 成果(8682)
- 部(7333)
- 教育部(6803)
- 人文(6705)
- 性(6636)
- 制(6334)
- 项目编号(6255)
- 国家社会(6242)
- 重点(6224)
- 大学(6039)
共检索到92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圣利
股权转让违反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的法律后果,审判实务既有认为合同有效的,也有认为合同无效、可撤销或效力待定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9条采纳了有效说,从而在司法层面统一了裁判思路,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仍有较大争议。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未必都无效,违法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最根本原因是其有害公益,而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仅关乎股东私益,故而无效说不足取。合同有效不意味着合同必然被履行,真正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是履约行为而非缔约行为,故而可撤销说和效力待定说亦值得商榷。区分原则解释路径更为可取,其认为此情形下的合同有效,但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权买受人无权请求股权转让人履行合同,而仅能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利平
股权对外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设计里蕴含着深刻的法学理论,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操作性不强、"书面通知"的规定欠妥以及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没有规定等诸多问题,因对其从"同等条件"的设置、意思表示多样化,确立法律责任并对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辛雨灵 胡文韬
关于有限公司股东在其他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拥有的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学界争议由来已久,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争议案件。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规定不详,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12月发布的《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也未对此加以明确。在形成权、期待权、请求权及其他性质权利中,基于民法理论的形成权能较好地平衡转让股东、其他股东及第三人的利益,维护有限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稳定,同时也契合商法的经济、效率、安全原则,是股东优先购买权最佳的性质定位。完善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要明确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只适用于股权对外有价转让的情形,"同等条件"主要通过竞价机制进行确定,权利行使应有期限限制,要将股权转让的物权行为与转让合同的负担行为两者的效力加以区分,在限制股权对外转让方面兼顾公司章程自治和法律规制。
关键词:
公司法 股权转让 形成权 期待权 请求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瑾丽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公司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有助于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保护公司股东的正当权利。我国公司法引入这项制度,在确保交易安全、维持经营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一项新制度,在立法设计等方面尚有不尽完善之处,并带来实践中的困惑。这就需要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出发,明确法律原则、法律性质、法律规则等,以对该项制度加以完善。
关键词:
股权转让 优先购买权 公平 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丽霞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项法定权利,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请求权。相对于实务中出现的因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提起的诉讼而言,我国《公司法》中对其规定还比较粗陋。由于我国《公司法》中未对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可能造成转让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归纳总结部分优先购买权不宜行使之缘由,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思路,以便对实务中出现的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辛雨灵 胡文韬
关于有限公司股东在其他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拥有的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学界争议由来已久,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争议案件。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规定不详,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12月发布的《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也未对此加以明确。在形成权、期待权、请求权及其他性质权利中,基于民法理论的形成权能较好地平衡转让股东、其他股东及第三人的利益,维护有限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稳定,同时也契合商法的经济、效率、安全原则,是股东优先购买权最佳的性质定位。完善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要明确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只适
关键词:
公司法 股权转让 形成权 期待权 请求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大武 张莹
国际上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有四种模式。从部分国家或地区演变历史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演变可分为四种演进路径,并总体上体现了有限责任公司立法的三个共同原则。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立法模式是从法定主义模式到排除主义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表明了在我国公司活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竞争性活动重要参与主体的背景下,我国公司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购买权 立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晓琛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我国《公司法》对此的简单规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极其不便。本文针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并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提出思路和对策,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先购买权 同等条件 行使期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海博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我国公司法通过股权转让的同意条款和股东优先购买权条款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限制规则。其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则构成股权转让限制的第二道防线,属于实质规则。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对《公司法》中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加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规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明确"同等条件"内容,建构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已然成为今后公司立法修正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人合性 股东优先购买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霏
<正>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甲未经公司内部决策程序,私自以公司名义与B公司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将某国有土地使用权以1000万元转让给B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前,某房地产评估事务所接受A公司委托,作出《土地估价报告》,对该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为2000万元。两公司如实上报交易价格,但当地人民政府并未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B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价款,A公司也按照合同约定向B公司转让了土地使用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优先购买权在民法理论中,特别是共有人的先买权与承租人的先买权的竞合尚有许多争议,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及立法上问题重重。在我国现行法上,不存在两种先买权的竞合,只有在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客体作扩张解释时,才发生该问题,而且我国通说认为共有人先买权效力较承租人先买权优先,其理论基础也并非完美无缺。
关键词:
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先买权 共有人先买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雯
法学理论界和审判实务界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存废长期持有争议,因此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法律效力、行使条件、权利保护范围等产生不同的认识,导致同类案件在不同法院处理结果迥异。立法上的漏洞或"含混不清",形成法律适用上"各自为战"的局面,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案件成为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的难点和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就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限制性保护作出评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宇 冯向辉
农村集体土地具有共有形式中总有的特征。宅基地是农民用以建造住房的集体土地。农民对由其投资修建的住房拥有财产所有权。目前,中国农民住房流转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买受人仅限于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在住房及宅基地流通中,基于宅基地总有的性质,引入优先购买权制度,既能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又能有效地促进和规范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的流转,符合中国《宪法》关于保护个人财产和保护人权的精神。
关键词:
宅基地 总有 优先购买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遴杰 周文兴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实现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结合中国相关管理法规与实践并与国外经验对比,对中国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的功能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中国政府的土地优先购买权在防止低价转让、储备土地来源、获得公共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功能受到极大约束,主要是由于权利内涵的空洞和实施规范的缺失造成的,而深层原因是中国政府掌握着具有强制力的其他获取土地的手段。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功能在近期难以实现。研究结论:当前的政策环境使得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成为一个"空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俊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股东出资是一个核心问题。股东是否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出资,不仅会对其他股东、公司本身产生重要影响,也会涉及作为第三人的债权人的利益,集中体现了公司治理层面上最基本的利益平衡关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司股东出资违反法定义务问题异常严重,对交易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破坏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股东 违反出资义务 法律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