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5)
2023(10063)
2022(8251)
2021(7441)
2020(6566)
2019(14533)
2018(14416)
2017(27964)
2016(15414)
2015(17101)
2014(17061)
2013(16961)
2012(15495)
2011(13803)
2010(14232)
2009(13956)
2008(14588)
2007(13574)
2006(12183)
2005(11587)
作者
(43569)
(36371)
(36202)
(34282)
(23644)
(17229)
(16372)
(13805)
(13778)
(13265)
(12546)
(12325)
(12161)
(11863)
(11575)
(10955)
(10777)
(10635)
(10508)
(10401)
(9226)
(8964)
(8756)
(8577)
(8239)
(8146)
(8099)
(7971)
(7193)
(7096)
学科
(83352)
(79024)
企业(79024)
管理(70089)
(69734)
经济(69609)
(30099)
方法(29416)
业经(27445)
(23220)
财务(23195)
财务管理(23172)
(22690)
企业财务(22088)
数学(20991)
数学方法(20808)
(20413)
技术(16703)
农业(16524)
(15827)
中国(14917)
(14537)
(14395)
理论(14114)
体制(14030)
(13417)
企业经济(12527)
经营(12111)
技术管理(11015)
(10852)
机构
学院(234710)
大学(231706)
(100821)
经济(99018)
管理(95218)
理学(80895)
理学院(80156)
管理学(79302)
管理学院(78832)
研究(70401)
中国(57786)
(54687)
(47515)
财经(42281)
科学(38327)
(38172)
(37384)
(35060)
(34756)
中心(31731)
财经大学(31018)
经济学(30555)
研究所(30529)
北京(29946)
业大(29508)
(29420)
商学(28670)
商学院(28426)
经济学院(27455)
农业(27031)
基金
项目(140788)
科学(113543)
研究(107157)
基金(104630)
(88309)
国家(87457)
科学基金(77756)
社会(70782)
社会科(67119)
社会科学(67102)
基金项目(55000)
(54819)
教育(48894)
自然(48647)
自然科(47575)
自然科学(47564)
自然科学基金(46830)
(44610)
编号(42636)
资助(42377)
成果(35528)
(33843)
(33151)
(32605)
(32408)
重点(30989)
创新(29533)
国家社会(29207)
课题(29176)
(29138)
期刊
(121364)
经济(121364)
研究(74025)
(49654)
中国(45482)
管理(42032)
(33700)
学报(29673)
科学(29533)
(25093)
金融(25093)
大学(24295)
财经(23403)
学学(23060)
农业(22625)
教育(21395)
技术(21067)
业经(21019)
(20053)
经济研究(18089)
问题(15928)
财会(14784)
(14034)
技术经济(13691)
会计(12558)
现代(12542)
(12540)
世界(12258)
商业(11329)
国际(10801)
共检索到363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岩伟  
近代外商在华企业不仅长期在资金和技术上处于优势地位,而且在企业制度方面也领风气之先。优先股作为近代西方股份制企业中特种股份的重要类型之一,亦被诸多外商在华企业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引入中国,并对其企业的权力结构均衡和融资成本优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近代外商在华企业中的优先股做出系统分析,并探讨其与华商企业优先股之间的关系,不仅对进一步了解当时企业组织制度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完善近代中外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中国近代有些企业实行代理经营制度。所谓代理经营,是企业将其经营权和部分决策权以合同方式让渡给另一企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制度主要存在于外商企业之间,只有极少数华商企业委托外商企业代理经营。有一些实行代理经营的外商企业,代理方以咨询委员会取代董事会进行决策。外商橡胶公司的代理经营权有集中倾向。委托方的成本较高而权利较少,但该制度在近代中国尚无法取消。总的来说,中国的人力资本较为稀缺,包括到中国来从事经济活动的外国技术和管理人才,人力资本的本土化进程也较为缓慢,职业经理人阶层及其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行业中,市场也不是充分竞争的,如外贸、橡胶园公司行业等,少数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技术和市场具有控制力。这样,委托优势企业代理也就是一些企业顺理成章的选择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东明  史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开始逐步展现出全行业混合的趋势,优先股自然属性的优势可以在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达到国有资本产权多元化的目的。我国2012年《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引入优先股制度,意味着我国已经具备发行优先股的资质,并开始尝试通过建立优先股制度为实现全行业混合制经济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龙登高  
公司产权是近代企业史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近代典型的外商企业——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股本构成及产权结构进行研究,可较深入地剖析近代在华外商企业的产权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依巴斯公司凭借严密、复杂的股本构成获取了其海外子公司——美商上海电力公司较为完整的产权。在依巴斯公司的精巧设计下,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产权结构是附有特权股票的股份公司制。上述产权结构不仅使依巴斯公司成功实现了海外子公司的稳定经营,亦是近代外商企业跨国经营中产权安排的典型案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岩伟  
招股集资、获利分红是股份制企业的核心要义之一,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机制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资金筹集,而且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民国时期部分本土企业和外商在华企业在派发股息之外,亦发放红利。那么厘清上述两种不同类型企业股息和红利之间的关系,并系统阐释红利的生成机制,不仅对于了解当时的企业分配制度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对股份制企业制度本身的认知。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楼远  
优先股是一种重要的股权形式。但一般人仅将其看作是一种收益凭证 ,却不了解它仍具有重要的产权凭证的特性。优先股作为产权凭证 ,可以使优先股股东在不放弃所有权的情况下 ,获取稳定合理的收益 ,代价则是放弃部分投票权。这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监督具有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优先股设置 ,可以较合理地为国有股定价 ,并实现国有股流通 ,从而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寻找到一种新的方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青松  
优先股是一种同时呈现出债权和股权的某些特征的混合型证券。优先股类型创新是围绕着股权经济性权利展开的,收益权与处分权构成了优先股类型创新的基本维度。优先股制度设计的灵活性造就了其股东权利构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权利构造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市场实践彰显出构建优先股制度的现实需求。相应的规范设计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楹  
近期,国务院和证监会先后颁布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我国优先股制度改革已正式启动。优先股制度改革是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要求的重要举措,可以预见,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优先股制度将进一步释放金融行业改革创新的红利,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康杰  张琦  
上市公司优先股发行现状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3月证监会颁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来,优先股试点已有5年,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融资工具。截至2019年3月,沪深两市共有26家上市公司累计发行优先股37单,累计募集资金6199.14亿元。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本仁  
中西股份公司会计比较包括股权结构比较、股票的发行与买卖比较、股东权益结构及列示比较、财务状况表编制方法比较、会计报表附注比较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红  
企业兼并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在我国,企业兼并在实践中早已出现,且发展迅速,但理论和立法研究较迟,因而研究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成熟的企业兼并立法与实践并加以借鉴,对完善我国企业兼并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邹昭晞  
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问卷调查方法,从员工利益、纳税责任、环境责任、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社会公益责任等方面比较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民营、乡镇、改制)企业在华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结论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社会责任总体表现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红  
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具有鲜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外商投资企业内部交易也呈现出与企业进出口顿高度相关、与国际避税地联系密切、内部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提出了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内部交易税收制度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平青  朱倩军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 ,家庭或家族制度作为有别于市场和政府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也影响着海外华商的经济行为。比较海外华商家族企业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 ,目的在于廓清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价值取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玲珑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优先股制度。文章首先阐述了优先股的特征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然后在分析优先股、风险投资、科技型企业之间融合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科技型企业优先股上市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从优先股规模、权利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