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5)
2023(4849)
2022(3508)
2021(3020)
2020(2329)
2019(5225)
2018(5339)
2017(10383)
2016(5871)
2015(6550)
2014(6790)
2013(6435)
2012(5717)
2011(5287)
2010(5313)
2009(5168)
2008(5258)
2007(5021)
2006(4747)
2005(4594)
作者
(17691)
(14887)
(14541)
(14126)
(9398)
(7011)
(6616)
(5695)
(5658)
(5401)
(5177)
(4967)
(4910)
(4865)
(4669)
(4534)
(4363)
(4337)
(4250)
(4116)
(3926)
(3650)
(3640)
(3494)
(3352)
(3350)
(3269)
(3208)
(2971)
(2897)
学科
(29324)
经济(29297)
管理(15280)
(15196)
(10847)
企业(10847)
中国(10212)
(9899)
地方(9294)
业经(8208)
方法(7759)
农业(6950)
(6092)
数学(6017)
数学方法(5954)
(5744)
(5426)
(5097)
发展(4917)
(4896)
理论(4854)
地方经济(4715)
产业(4452)
(4409)
金融(4408)
(4398)
教育(4165)
环境(4164)
(4150)
银行(4144)
机构
大学(91723)
学院(90363)
(37771)
经济(37028)
研究(33918)
管理(29484)
中国(24647)
理学(24401)
理学院(24058)
管理学(23567)
管理学院(23399)
科学(20480)
(19968)
(17767)
(17474)
研究所(15999)
(15188)
师范(15090)
(14966)
中心(14508)
(14440)
财经(13875)
北京(12644)
(12443)
经济学(12418)
(12367)
师范大学(12163)
业大(11957)
(11668)
经济学院(11078)
基金
项目(55797)
科学(43877)
研究(42961)
基金(39768)
(34723)
国家(34407)
科学基金(28754)
社会(28373)
社会科(26757)
社会科学(26749)
(21344)
基金项目(20660)
教育(19367)
(18118)
编号(17772)
自然(16292)
自然科(15901)
自然科学(15898)
成果(15766)
自然科学基金(15612)
资助(14954)
(13561)
重点(13071)
课题(12779)
国家社会(12301)
(12169)
发展(11223)
(11156)
(11057)
(10875)
期刊
(48695)
经济(48695)
研究(31958)
中国(19467)
学报(15450)
(15122)
科学(13988)
(13887)
教育(13122)
大学(11854)
管理(11819)
学学(10884)
农业(9890)
(8556)
金融(8556)
财经(8457)
技术(7783)
业经(7772)
(7417)
问题(7247)
经济研究(7220)
图书(5739)
(5085)
(4945)
论坛(4945)
(4942)
(4931)
现代(4806)
技术经济(4609)
书馆(4561)
共检索到145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林莎  
清末以来 ,随着东北地区的弛禁开放和大规模开发 ,迅速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成为我国工业化进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清末弛禁放荒中东北地区开始的工业化进程 ,民国时期主要体现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高速发展 ,伪满时期则呈现为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在各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下 ,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较快 ,在一定时期内居全国领先地位 ,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晶  
"再工业化"是我国东北地区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阐述了"再工业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再工业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从构建相对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投入结构比例和机制、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完善市场配置机制,提高职业教育供求的实效性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衣保中  林莎  
在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东北地区基本上采取了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即依靠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工业化的环境代价问题,积极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之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广义  
近代东北地区地权发生两次重大转变:晚清,经历了旗地转变为民地,官有转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民国,经历了土地集中到分散的演变。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前提条件。两次重大的地权演变,地权的集散程度共同规定着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的商品买卖贯穿着整个过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军  葛宝山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振兴东北必须大幅度提高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将东北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东北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贫困。农民脱贫的关键是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而东北农村创业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将工业化思维运用于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符合东北地区实际,便于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企业化,对提高东北地区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有  孙春日  
有关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起于上个世纪初期,在近百年的研究过程中,有诸多高质量成果问世,但就地域特点而言,对近代东北移民尤其是汉族移民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较少,且多侧重对历史的叙述及移民形态的研究。因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族移民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对近代以来通过"遣戍""移民实边"和"闯关东"等方式来到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以及其对当地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交融等方面的贡献进行探讨,从而补充、深化近代东北汉族移民问题的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广义  
近代以来,由于诸多因素,中国东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比较高,形成了一定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但总体而言,其农业商品化主要特征有趋新和附旧两个方面,伴随着农业的日益殖民化,其农业商品化还不能正态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伦强  雍国玮  欧彦才  
川东北地区是四川主要的人口集聚区域之一。该区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方面,均落后于四川平均水平。为维护区域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共同富裕和发展的目的,必须加快以工业为先导的城市化发展。为此,应当以城市群空间经济的思路规划这一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并调整川东北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建国  
"大跃进"的发动与持续,使得东北工业中各种矛盾不断积累,国民经济困难局面逐步加剧。这表现为工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农轻重关系比例失调;严重短缺成为经济常态等,从而不得不开始经济的调整工作。东北工业调整采取关停并转厂矿企业、精简职工、加强支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生产、加强企业管理等措施,逐步使畸形的国民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此次调整主要是从压缩工业生产尤其是"五小"工业入手的,同时,这段时期并没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技术实行大规模的更新和升级。从国际范围看,调整后的东北工业生产总体水平仍处在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在国内也落后于上海。调整后的工业状况是东北十年"文革"的经济起点,也成为改革开放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丽华  何军  韩福文  
基于文物保护单位的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方法,从历史时期、空间格局、产业类型和社会属性四个维度对东北近代工业遗产进行分析。认为东北近代工业遗产的形成与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东北地区的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打上了鲜明的殖民烙印,体现了东北人民伟大的民族抗争精神和创业创新精神,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突出的普遍价值,并为东北近代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邱高兴  
近代日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伪满成立前后两个时期。伪满成立前,日本佛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以"开教"为主,即以建立传播的根据地和设立分支机构为主。伪满成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除了各宗派寺院开设的地域进一步拓展外,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称谓也改为"满洲国",来配合日本政府对伪满的扶植。日本佛教在东北的传教区域扩大到了关东厅所辖区之外的整个东北地区。日本佛教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地区的积极传教,除了佛教宗派自身发展的需求外,也是日本佛教扭曲的战争观推动的结果。日本佛教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以及七七事变后在全中国范围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不可回避的战争责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和呼伦贝尔四盟等行政区域。本区经过历史上的发展和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经济区域。三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对此,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研究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既可按省按行政区剖析,也可从经济区考查。本文是从经济区的角度,对其工业结构与布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治  聂锐  
苏北地区的落后,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的落后。本文以徐州为例,测度了苏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并对其工业结构和结构效益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和结构优化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调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生产率提高过程。基于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显示:东北工业增长的TFP增长贡献大于要素投入,但是近年来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有所抬头,主要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持续恶化造成的TFP增速下滑;东北工业结构改革调整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对工业生产率提高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工业增长中的结构红利效应是显著存在的。面板回归分析表明,要素市场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的总体变动趋势,并造成了不同行业间结构红利的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