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1)
2023(5578)
2022(4751)
2021(4454)
2020(3706)
2019(8450)
2018(8171)
2017(16867)
2016(9242)
2015(9992)
2014(10093)
2013(10093)
2012(9692)
2011(8979)
2010(9335)
2009(8827)
2008(8735)
2007(8260)
2006(7546)
2005(6950)
作者
(26313)
(21700)
(21592)
(21046)
(13921)
(10249)
(9890)
(8323)
(8312)
(8129)
(7450)
(7153)
(7118)
(7118)
(7071)
(6823)
(6632)
(6332)
(6254)
(6217)
(5768)
(5377)
(5375)
(5085)
(4984)
(4963)
(4762)
(4709)
(4360)
(4274)
学科
(43033)
经济(43002)
(28705)
管理(27778)
(23631)
企业(23631)
方法(14652)
(13201)
数学(12116)
数学方法(11942)
中国(11589)
(11243)
业经(10883)
地方(10795)
(9900)
产业(9233)
(8818)
农业(8309)
(8242)
(7994)
贸易(7990)
(7750)
技术(7164)
(7011)
银行(7005)
(6996)
结构(6970)
理论(6776)
(6757)
(6566)
机构
学院(138955)
大学(137124)
(63194)
经济(61938)
管理(52763)
研究(48136)
理学(44416)
理学院(43957)
管理学(43371)
管理学院(43098)
中国(36419)
(30640)
(28424)
科学(26863)
(24016)
财经(23339)
(22728)
研究所(21328)
中心(21327)
(20947)
(19591)
经济学(19547)
师范(19463)
(19356)
北京(18182)
(17918)
经济学院(17471)
(17163)
财经大学(16913)
业大(16698)
基金
项目(83326)
科学(66768)
研究(65426)
基金(59952)
(50259)
国家(49810)
科学基金(43099)
社会(42355)
社会科(40333)
社会科学(40325)
(33277)
基金项目(30613)
教育(29708)
(27318)
编号(26923)
自然(25464)
资助(25105)
自然科(24813)
自然科学(24809)
自然科学基金(24415)
成果(23345)
(20076)
课题(19608)
(18979)
重点(18793)
(17283)
(17276)
发展(17097)
国家社会(17076)
(16825)
期刊
(77397)
经济(77397)
研究(47926)
中国(26278)
(23308)
管理(20891)
(18560)
科学(17464)
学报(17205)
教育(16262)
(15868)
金融(15868)
大学(13848)
业经(13586)
财经(13002)
学学(12905)
农业(12515)
经济研究(12276)
技术(12058)
(11445)
问题(10544)
(8679)
技术经济(7673)
现代(7294)
国际(7282)
商业(6914)
(6740)
论坛(6740)
经济问题(6681)
世界(6635)
共检索到219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作为资源转换器的产业结构,其合理与否,效益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整体供给水平和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辽宁作为全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给辽宁而且给全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困难.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状况,促进经济发展,重振辽宁雄威,已成为90年代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辽宁省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寻找造成这种状况的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文章分析了辽宁省工业现状,指出实施"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工业结构合理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着力鼓励创新企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高东方  
文章利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研究大相径庭,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变迁和中央政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产业政策。文章利用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辽宁省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4年。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重工业化大省特殊作用的前提下,文章对如何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好地协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卓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最大。本文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为其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雪峰  于纪元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综述,接着系统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评价指标与方法,然后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总体上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但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仍然较弱,需要大力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王会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彩玲  
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李樱木大张彩玲一、当前就业压力所提出的问题辽宁是我国计划体制最早实施、贯彻最彻底的地区之一,强大的体制惯性使其向市场转轨也必然最为艰辛和困难。这也正注定了“九五”开局辽宁要承受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过程中所有重大战略难题集于一身的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丽蔷  张晓明  
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表明:后起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离不开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有效运用。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促进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还加大了产业带动作用;同时,外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嫁接国有企业,盘活国有资产的战略措施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柏霞  李亮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对辽宁产业结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并对辽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如何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艳  
运用区位商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层次;运用偏离-份额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个方面分析辽宁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国区域分工中,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层次较高;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辽宁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行业的发展水平仍较低,这些行业在区际分工中不具有优势;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投资大、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重化工业在辽宁省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筱  冯柏  包晓雯  
以辽宁省1956~2008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短期内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云锋  
从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状况及细分的行业结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的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而言已经过大,它的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较小,制约了其他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细分行业中,辽宁省的整体经济中能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宜钟  李少林  
本文通过对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要素供给者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联合求解,推导出了一个产业层面的最优名义产出增长率方程。笔者基于上述方程对辽宁省在1992—2009年间最优产业结构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实际产业结构同最优产业结构之间大体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清晰地反映了国内重大经济事件对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影响。该方程所涉及的定量指标为辽宁省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目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光忱  费腾  李子博  高溪  
分析辽宁省建筑业发展现状,通过全国及江苏、浙江、辽宁三省建筑业产业集中度指标测算与对比,剖析辽宁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优化升级辽宁省建筑业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玉芝  寿金宝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我省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性调整。而这种调整不仅仅是针对受冲击最大的种植业中的粮、油作物,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根本性调整。当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结构,而这种调整必须有坚实的农村经济作保障,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之上。如果有坚实的农村经济基础作保障,有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种植业结构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才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种植业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