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6)
2023(5099)
2022(4331)
2021(3776)
2019(7000)
2018(6963)
2017(13256)
2016(7232)
2015(8276)
2014(8583)
2013(8573)
2012(8660)
2011(8281)
2010(8854)
2009(8796)
2008(8725)
2007(8381)
2006(7993)
2005(7484)
2004(6869)
作者
(23820)
(20201)
(19733)
(19098)
(12992)
(9595)
(8927)
(7740)
(7623)
(7313)
(7080)
(6682)
(6625)
(6624)
(6375)
(6127)
(5848)
(5773)
(5757)
(5424)
(5412)
(4965)
(4789)
(4766)
(4593)
(4571)
(4340)
(4241)
(4134)
(3912)
学科
(57635)
经济(57589)
管理(22330)
(17094)
方法(16289)
地方(15458)
(14832)
企业(14832)
数学(13515)
数学方法(13349)
地方经济(11904)
中国(11507)
(11439)
业经(9626)
(8603)
(8062)
(8026)
(7590)
金融(7589)
理论(7353)
(7247)
银行(7241)
经济学(7077)
(6987)
(6760)
(6536)
环境(6329)
(6021)
贸易(6013)
(5884)
机构
大学(127104)
学院(124853)
(60628)
经济(59382)
研究(46624)
管理(41064)
中国(37039)
理学(33639)
理学院(33176)
管理学(32495)
管理学院(32247)
(27866)
(27156)
科学(26477)
(24372)
财经(21693)
研究所(21524)
中心(20756)
(20720)
经济学(20531)
(19308)
(18055)
经济学院(17949)
师范(17930)
北京(17709)
(17053)
(16574)
(15680)
财经大学(15562)
师范大学(14431)
基金
项目(67463)
科学(52560)
研究(50032)
基金(48907)
(41656)
国家(41297)
科学基金(34736)
社会(33899)
社会科(32059)
社会科学(32048)
(25279)
基金项目(24402)
教育(22686)
资助(21085)
(20880)
自然(19927)
自然科(19442)
自然科学(19438)
编号(19221)
自然科学基金(19088)
成果(17728)
(15452)
重点(15293)
(15088)
国家社会(14417)
课题(14272)
(13566)
经济(13426)
教育部(13307)
发展(13079)
期刊
(81708)
经济(81708)
研究(46604)
中国(25488)
(22646)
学报(19500)
管理(18251)
科学(17262)
(16319)
(15333)
金融(15333)
大学(15227)
学学(14277)
财经(13749)
经济研究(13362)
教育(13247)
(12095)
技术(11387)
问题(10455)
农业(10295)
业经(9598)
(8468)
技术经济(8411)
统计(7696)
世界(7396)
国际(7369)
经济问题(6539)
(6325)
改革(6135)
(6135)
共检索到21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家瑶  
信用缺失是中国转轨经济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它是计划与市场两种作用机制、封闭与开放两种活动环境、传统与现实两种伦理原则相互作用和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普遍的信用缺失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信用重建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信用建设需要“德治”与“法治”并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北阳  
信用缺失有其历史原因,表现为信用行为缺失,其实为制度缺失,本质在产权制度不明晰。本文在分析信用缺失的危害性的基础上,对建立信用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亚东  
现代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信用经济 ,但信用缺失现象在经济竞争中却屡见不鲜 ,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尚不成熟的经济体系中 ,信用缺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信用及信用经济的内涵及起源 ,分析了信用缺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及其产生因素 ,更进一步借鉴西方国家在建立信用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 ,提出中国建立与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经济体系的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针对当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由此研究了信用缺失在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效率、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公信力等层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宏  
我国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现象,阻碍了我国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阻碍了资金的流动,造成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延明  张洁梅  
近年来,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用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交易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文章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利用博弈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从剖析政府官员微观个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政府信用缺失问题。试图证明唯有从制度变革人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信用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制度建设的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永开  
我国现阶段的信用缺失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要从非对称性信息论、博奕论、交易成本论等方面分析其产生根源和制止办法 ,可以从建立信用活动偿还性强制规范等四个方面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晓霞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十分突出。要从根本上治理和防范企业信用缺失风险,要建立以信用中介和法律建设为基础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信用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显,谭中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爱平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在经济学范畴里,"信用"有其特定的含义。传统诚信观具有重道德修养、轻契约约束,适用范围非普适性等局限性,人们缺乏对规则的普遍敬畏心理,经济领域没有形成信用所需的底线道德等是造成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严重信用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东风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的企业管理面临着对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思考,只靠一时的热情不仅不能带来企业的成功,相反,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失败,惨痛的教训告诉人们,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有长期的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