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1)
- 2023(5006)
- 2022(4379)
- 2021(3938)
- 2020(3330)
- 2019(7294)
- 2018(7289)
- 2017(14131)
- 2016(7845)
- 2015(8836)
- 2014(8921)
- 2013(8735)
- 2012(8207)
- 2011(7702)
- 2010(8017)
- 2009(7745)
- 2008(7884)
- 2007(7407)
- 2006(6729)
- 2005(6437)
- 学科
- 济(31577)
- 经济(31505)
- 管理(30193)
- 业(25238)
- 企(22834)
- 企业(22834)
- 制(12634)
- 财(12441)
- 方法(11484)
- 数学(9069)
- 中国(9029)
- 数学方法(8963)
- 体(8793)
- 业经(8166)
- 农(7642)
- 体制(7596)
- 务(7041)
- 财务(7019)
- 财务管理(7000)
- 银(6940)
- 银行(6933)
- 融(6803)
- 金融(6800)
- 企业财务(6654)
- 行(6621)
- 学(6525)
- 理论(6348)
- 划(5771)
- 贸(5559)
- 贸易(5555)
- 机构
- 大学(124206)
- 学院(121268)
- 济(51945)
- 经济(50829)
- 管理(43615)
- 研究(40683)
- 理学(36394)
- 理学院(35995)
- 管理学(35505)
- 管理学院(35251)
- 中国(31345)
- 财(29864)
- 京(25624)
- 财经(22580)
- 科学(21715)
- 所(20267)
- 经(20220)
- 江(19774)
- 中心(17727)
- 研究所(17672)
- 经济学(17151)
- 财经大学(16576)
- 范(16549)
- 师范(16440)
- 北京(16216)
- 经济学院(15266)
- 州(15253)
- 农(15081)
- 院(14195)
- 业大(13743)
- 基金
- 项目(72358)
- 科学(58027)
- 研究(56229)
- 基金(53800)
- 家(45477)
- 国家(45096)
- 科学基金(39012)
- 社会(37796)
- 社会科(35819)
- 社会科学(35812)
- 基金项目(27550)
- 省(27110)
- 教育(26619)
- 划(22963)
- 自然(22882)
- 自然科(22327)
- 自然科学(22323)
- 编号(22206)
- 自然科学基金(21962)
- 资助(21802)
- 成果(20672)
- 制(20371)
- 部(17481)
- 重点(16619)
- 课题(16301)
- 国家社会(15998)
- 教育部(15717)
- 性(15643)
- 人文(14971)
- 创(14936)
共检索到19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一、引言 如何估计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合理比率,是我国经济界长期以来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应以购买力平价还是以出口商品平均换汇成本(或进出口商品的国际比价)来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吴念鲁等,1989)。80年代初内部结算价的实行开始了汇率政策告别购买力平价的重大转变,1994年初汇率并轨则标志着转变的完成。 虽然我国的汇率政策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了合理的转变,但在理论上,对于是否存在着一个不同于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尚未做出圆满的解答。中国经济正在转轨这一事实使得这一问题更为复杂化了。转轨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变化。这既包括资源在贸易部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 甘煜 刘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郝丹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的外生性影响。外生供给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状态。要素禀赋主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发现、劳动力和资本的供求关系。稀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供给数量会推动工资水平的上升和本国出口规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丽杭
本文运用管制供需理论及均衡理论,对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历史演变及政策诉求;价格调整需求面与供给面的理论模型;体制障碍与利益博弈;管制均衡与非均衡进行了剖析和阐述,揭示了管制政策是受政策需求面与供给面中多元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的产物,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这样一个循环往返的过程。
关键词:
医疗服务 价格调整 管制供需理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杰 冯芸
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基于不变系数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的均衡汇率研究已然无法反映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鉴于传统回归均值系数的不足,通过分别建立半参数变系数形式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半参数变系数部分线性形式的误差修正模型,依次深入分析了各基本经济因素的时变影响和人民币汇率自我调节能力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通过平滑转移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央行干预与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关系,并创新地采用非齐次隐马尔可夫自回归模型深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较大程度的失调,变系数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各经济变量因素的动态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自我调节修正能力表现出周期性振荡起伏的趋势,审慎择时的汇率机制改革能够有效地强化人民币汇率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绝大部分时间央行干预推动了人民币汇率均衡,促进人民币汇率逐步回归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汇率失调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均衡态的自维持概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本文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考察腐败对经济福利、分工的网络规模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我们首先计算了在每个个体均可自由择业的市场经济中的瓦尔拉斯均衡;然后考察当一个特权集团被选定为高层管理者时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最后考虑在管理者通过其代理人而形成共谋时的情形,即机制性腐败。此时,这个代理人通过索取一笔相当于贿赂的进入费用来为管理者的利益服务,而这时的管理者服务的价格仍然由一个瓦尔拉斯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该模型表明腐败增加了转轨国家特权集团(包括腐败的官员以及与其密切联关的人)的福利,并以牺牲大众的利益为代价。
关键词:
腐败 分工 专业化 一般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磊 李尧
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汇率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的桥梁。文章通过对各种汇率选择理论的分析,结合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特点,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爬行钉住美元制是较为合适的汇率安排。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固定钉住制 爬行钉住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瀛 王浣尘
本文借鉴国际上的动态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小国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探讨了关税、货币供给、政府支出以及生育率等要素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简约计量方程估计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对各经济基本要素与均衡汇率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宇光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黄宇光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微观价格形成机制所谓微观价格,即指单个商品的价格;微观价格的形成机制,指的是单个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样,宏观价格是指社会的物价水平;宏观价格形成机制指的是物价水平的形成机制。在高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秋鹏
转轨国家在大量出售国有企业资产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售价过低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首先从经济学理论入手探求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的形成机制。然后结合转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殊性,挖掘转轨国家国有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的深层原因。最终得出转轨国家国有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主要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国有企业主要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些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冯文成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企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 ,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的框架下 ,指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 ,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权 代理问题 企业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昂 王义中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低估基础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均衡,从长期看,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是以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基于金融脆弱性的低汇率、高储备假说,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说明汇率低估政策的博弈会产生系统性的低估效应。文章证明了东亚8个经济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在东亚金融危机后均出现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我们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政策,对稳定我国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均衡汇率 购买力平价 东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一鸣
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政策、区域、禀赋等对广东经济转轨绩效的影响,论文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旨在分析广东政府放松对资源配置权利的管制对经济转轨产生的制度效应。研究发现,广东各级地方政府放松对资源配置权利的管制,大幅节约了租金耗散,并衍生出更多给予经济个体发挥比较优势的获利空间,扩展了市场范围,从而促进了地区经济均衡转轨。论文对于理解广东经济转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框架,它尤其有助于揭示产权管制放松与经济绩效变迁二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和制度逻辑。
关键词:
产权管制 制度绩效 经济转轨 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