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4)
2023(12794)
2022(10868)
2021(10418)
2020(8623)
2019(19600)
2018(19592)
2017(37024)
2016(20526)
2015(22967)
2014(23116)
2013(22258)
2012(20842)
2011(19142)
2010(19579)
2009(18603)
2008(18557)
2007(16847)
2006(15381)
2005(14368)
作者
(56487)
(47033)
(46764)
(45080)
(30247)
(22276)
(21356)
(18262)
(18108)
(17105)
(16273)
(15709)
(15420)
(15340)
(15286)
(14540)
(14030)
(13672)
(13574)
(13414)
(12298)
(11498)
(11446)
(10841)
(10606)
(10551)
(10535)
(10355)
(9471)
(9382)
学科
(78270)
经济(78150)
管理(63313)
(54640)
(45678)
企业(45678)
方法(28477)
中国(27539)
(26319)
(24278)
数学(24241)
数学方法(23950)
(23162)
业经(18127)
(17379)
(16895)
贸易(16885)
(16771)
银行(16754)
(16565)
(16209)
(15915)
(15393)
金融(15385)
(14778)
农业(14036)
理论(13699)
体制(13579)
地方(13523)
(13199)
机构
大学(291987)
学院(289299)
(127406)
经济(124806)
研究(106174)
管理(105558)
理学(88336)
理学院(87361)
管理学(86153)
管理学院(85561)
中国(83805)
(67191)
(62902)
科学(58274)
(53198)
财经(50364)
研究所(47261)
中心(47062)
(45776)
(45768)
(42976)
北京(40765)
经济学(40560)
(39484)
师范(39143)
(38091)
财经大学(37078)
经济学院(36131)
(35574)
业大(35559)
基金
项目(178435)
科学(141562)
研究(138040)
基金(130257)
(112251)
国家(111282)
科学基金(94624)
社会(89502)
社会科(84854)
社会科学(84839)
(66357)
基金项目(66133)
教育(64520)
(56950)
自然(56545)
编号(55854)
自然科(55226)
自然科学(55211)
自然科学基金(54279)
资助(54245)
成果(49870)
(42301)
课题(40923)
重点(40694)
(38953)
(38531)
国家社会(37952)
(37261)
教育部(37060)
(36678)
期刊
(151183)
经济(151183)
研究(101422)
中国(67903)
(54081)
管理(42937)
学报(41012)
(40702)
教育(40472)
科学(39032)
(33876)
金融(33876)
大学(32693)
学学(30183)
财经(27403)
农业(26789)
技术(24843)
经济研究(24752)
(23755)
业经(21755)
问题(19696)
(18427)
国际(16447)
世界(16082)
(13990)
(13553)
论坛(13553)
技术经济(13250)
现代(13001)
(12980)
共检索到470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军  
政府规制是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条件下,国家为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与制约,干预经济政策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转轨时期的中国,在政府规制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规制法规建设滞后、缺乏统一、权威、独立行使规制职能的规制机构、政府规制过程中行为主体不成熟及其相互关系定位偏差、规制方式存在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规制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政府规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博,景学芳  
在现实社会里,政府的经济决策随时都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中国传统的产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历史的包袱也很沉重,我们不是自然地进入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伯平  
本文系统探讨了西方规制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所经历的从“看不见的手”、“扶持之手”到“掠夺之手”的三个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股票市场规制为例探讨了这些理论对于转轨时期中国规制型政府构建的有益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收入形式概括为三大类 :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其中 ,税收在政府财政预算内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但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制度外收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收入的不规范和离散状态及其过快增长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而且也削弱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导致总支出规模失控 ,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完善中国政府收入结构体系要从制度上着手 ,规范收入分配机制 ,并建立完整统一的预算体系 ,对部分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瑛华  
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尽快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万能政府"和人治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树立起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信用政府的理念,使政府公共管理走上依法行政、以民为本、注重效率的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占斌  
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评述的基础上,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减少行政层级、形成三级政府架构及省级区划、省直管县和乡镇综合体制改革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珑  
一、转轨时期财政状况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1994年财税改革的不彻底性制约着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既得利益的照顾,在某种程度上使改革流于形式。(1)在税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诸种旨在减轻企业税负的措施;(2)在分税制改革方面,基数的核定、税种的划分和收入分配比例等,几乎均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前提。(3)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方面,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以及“两则”的同时,亦采取了一些变通性办法照顾国有企业现状。这表明这次财税改革对各方面既得利益的照顾,已到了相当充分的地步。问题在于,照顾既得利益实质就是让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军民  
健康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是社会起点公平的保障,对健康投入是国家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改革以来,我国卫生费用增长较快,然而卫生绩效却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从改革前被国际组织推崇的典范“沦落”为当前的反面案例,[1]结果令人深思。卫生领域的过度、扭曲的市场化和高度分权化是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建议确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特别要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提高投入绩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新光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而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又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也一直受到了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是造成乡村社会出现了管理上的“权力真空”。因此,中国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功能,精简乡镇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转轨时期中国利率政策选择王兰丽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很多人的呼声。市场利率被认为能如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有效地促进储蓄,抵制投资,能促进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等。似乎利率市场化这一“良剂”已成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早实现利率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健  
作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规制俘获在规制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俘获行为的隐蔽性造成了长期以来相关实证研究的缺乏,围绕这一理论也产生了争论。通过对21世纪以来的有关规制俘获测评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指出这些方法都未能有效辨别、区分腐败与俘获这一相似概念。从政府与私人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俘获与腐败作为比较分析的基准,探讨了俘获与腐败在研究角度、产生条件、作用方式和影响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我国转型时期的特点,构建出俘获指数综合指标测评体系。通过俘获指数可以对我国转轨时期的规制俘获现象进行有效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