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8)
2023(8678)
2022(7235)
2021(6580)
2020(5705)
2019(12691)
2018(12397)
2017(24323)
2016(13449)
2015(15051)
2014(15242)
2013(15128)
2012(13791)
2011(12405)
2010(13004)
2009(12979)
2008(13669)
2007(12854)
2006(11819)
2005(11384)
作者
(39077)
(32546)
(32311)
(31093)
(20941)
(15409)
(14718)
(12265)
(12229)
(12087)
(11218)
(10966)
(10859)
(10644)
(10299)
(9826)
(9602)
(9591)
(9272)
(9175)
(8362)
(7939)
(7820)
(7582)
(7562)
(7324)
(7254)
(7029)
(6486)
(6392)
学科
(75062)
企业(75062)
(72484)
管理(67388)
(57831)
经济(57694)
(28255)
业经(22953)
方法(22865)
(21098)
财务(21062)
财务管理(21032)
(20529)
企业财务(19968)
技术(14989)
(14824)
数学(14520)
数学方法(14309)
理论(14029)
(14009)
中国(13935)
(13730)
(13375)
体制(13063)
(12894)
企业经济(12393)
经营(11637)
(11276)
银行(11266)
技术管理(10798)
机构
学院(207302)
大学(206251)
(88420)
经济(86576)
管理(83576)
理学(69619)
理学院(68973)
管理学(68246)
管理学院(67815)
研究(63151)
中国(53358)
(50540)
(43115)
财经(38057)
(35599)
(34032)
科学(33322)
(31453)
中心(29061)
财经大学(27713)
(27665)
北京(27507)
研究所(27004)
经济学(27002)
(25643)
商学(24760)
商学院(24552)
(24473)
师范(24331)
经济学院(24067)
基金
项目(118661)
科学(95855)
研究(91964)
基金(88265)
(74007)
国家(73238)
科学基金(65121)
社会(61216)
社会科(57954)
社会科学(57934)
(46269)
基金项目(45702)
教育(42113)
自然(39800)
自然科(38905)
自然科学(38895)
自然科学基金(38280)
(37627)
编号(36846)
资助(35785)
成果(32149)
(30095)
(27329)
(26479)
重点(26122)
课题(25599)
(25531)
(25330)
国家社会(25249)
教育部(24628)
期刊
(113121)
经济(113121)
研究(68865)
(47198)
中国(43677)
管理(39501)
科学(26067)
学报(25736)
(24450)
金融(24450)
(24422)
财经(21769)
教育(21672)
大学(21142)
学学(19766)
技术(19220)
(18755)
业经(18488)
经济研究(15788)
农业(14785)
问题(14781)
财会(13692)
会计(12212)
技术经济(12201)
(12027)
现代(10882)
经济管理(10405)
(10340)
国际(10068)
理论(9922)
共检索到338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就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和目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种种说法。笔者认为,机制是一个系统范畴,是系统运动的机理,是系统运动赖以进行的物质结构、动因及控制方式。企业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商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赖刚  熊德荣  
一、培育、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体系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而要把企业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市场就没有足够的功能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洛林  
关于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王洛林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把外贸企业从在政府干预和行政保护下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经营的机制,转换为在政府指导下适应市场要求依法进行经营的机制。转换的目标是使外贸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有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种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范下,以某种形式的投入换取产出的经济实体,对这一点,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但从投入,到投入后的整个运行过程,再到产出的分配,中国的国有企业却面对着许多来自理论、政策、实践所提出的难解矛盾与争议。今天重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不仅应着眼于企业实际运行中被严重扭曲的经营手段和形式,还应深挖形成这一扭曲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建国初,我国建立起了典型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运行机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在国家计划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首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忠凡  
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十二年的改革实践和近几年的反复研讨,应当说在全党和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们中已经求得共识。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改革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能否巩固和发展,以及至2000年国民经济能否再翻一番实现其宏伟战略目标的大问题,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发挥,用事实证明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根本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对此已经作了全面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成华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包含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1987年明确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以搞活企业。几年来,关于企业经营机制问题,报刊上发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专业外贸企业独家经营向各地、各部门发展自营和兴办“三资”企业等多元化经背转变;由小型、分散的企业经营向组建企业集团经营转变;由专业外贸企业单独经营向工贸、农贸、技贸联合经营转变;由国家单一投资经营向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投资的股份制经营转变;并由国内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汉川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已为大家所共识。那么,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效应、形式及其对策如何?业已成为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被生物学和医学界借用和发挥,认为“机制”是生命系统的内在工作方式。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是指企业这个有机体,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受单一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因此,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显得更必要、更迫切。转变观念,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外贸的思想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政企分开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保证,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必要条件;自主经营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做到产权明晰化,使企业既有对资产的支配、使用权,也要负起保值和增值的责任;无论国家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理还是企业内部管理,都要健全法制,厉行法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配备好企业主要负责人,才能带领职工开创外贸业务的新局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洪峰  
一、转换机制与产权变革:二种改革战略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以下三大难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扭曲的价格体系,一大批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其中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则是对传统国有企业的改造。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一切听命于政府的行政附属物,市场经济运行则要求企业是具有四自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改造传统国有企业,这一点已形成共识,但是怎样改造国有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鸿欣  
一.两权分离的真谛两权分离通常是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权呢?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但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除了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外,还包括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和使用,不论社会形态如何,生产资料所有者拥有生产资料,都要通过占有、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改革企业的会计工作,使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关于这个课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应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对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