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8)
- 2023(12789)
- 2022(10390)
- 2021(9667)
- 2020(7735)
- 2019(17687)
- 2018(17351)
- 2017(33095)
- 2016(17597)
- 2015(19825)
- 2014(19797)
- 2013(19563)
- 2012(18289)
- 2011(16884)
- 2010(17821)
- 2009(16950)
- 2008(15868)
- 2007(14677)
- 2006(13453)
- 2005(12580)
- 学科
- 济(84491)
- 经济(84417)
- 业(57157)
- 农(50264)
- 管理(42954)
- 企(34322)
- 企业(34322)
- 农业(33715)
- 中国(30949)
- 方法(28384)
- 融(27237)
- 金融(27235)
- 银(25554)
- 银行(25544)
- 地方(24998)
- 数学(24973)
- 行(24873)
- 数学方法(24442)
- 业经(23840)
- 制(18843)
- 财(16800)
- 发(15569)
- 学(14223)
- 贸(13892)
- 贸易(13873)
- 易(13422)
- 理论(13355)
- 农业经济(12769)
- 体(12569)
- 发展(12462)
- 机构
- 学院(259374)
- 大学(252206)
- 济(109963)
- 经济(107591)
- 管理(96323)
- 研究(89979)
- 理学(81399)
- 理学院(80552)
- 管理学(78966)
- 管理学院(78511)
- 中国(76342)
- 农(58232)
- 京(53695)
- 科学(52639)
- 财(49699)
- 所(45477)
- 农业(43896)
- 中心(43580)
- 江(41408)
- 业大(41111)
- 研究所(40627)
- 财经(38106)
- 范(36089)
- 师范(35798)
- 经(34350)
- 北京(34227)
- 州(34173)
- 经济学(32597)
- 院(30906)
- 省(29403)
- 基金
- 项目(161718)
- 科学(127322)
- 研究(124332)
- 基金(114364)
- 家(98067)
- 国家(97100)
- 科学基金(83254)
- 社会(79398)
- 社会科(75003)
- 社会科学(74983)
- 省(66525)
- 基金项目(59301)
- 教育(56019)
- 划(53739)
- 编号(53097)
- 自然(49999)
- 自然科(48827)
- 自然科学(48822)
- 自然科学基金(47899)
- 资助(46817)
- 成果(43318)
- 发(41115)
- 课题(37160)
- 重点(36336)
- 部(35132)
- 创(33886)
- 发展(33698)
- 展(33143)
- 农(32681)
- 国家社会(32430)
- 期刊
- 济(136380)
- 经济(136380)
- 研究(81252)
- 农(63552)
- 中国(61668)
- 农业(42595)
- 融(42007)
- 金融(42007)
- 学报(37962)
- 科学(36871)
- 财(36303)
- 管理(34070)
- 教育(32182)
- 大学(30745)
- 学学(29065)
- 业经(28372)
- 技术(24732)
- 业(19853)
- 财经(19469)
- 经济研究(19300)
- 问题(18568)
- 经(16718)
- 农村(15959)
- 村(15959)
- 农业经济(15379)
- 版(14474)
- 世界(14227)
- 技术经济(13770)
- 经济问题(13274)
- 统计(12976)
共检索到417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翠芳 刘金霞 王向东 马新生
金融发展模式决定了金融资源的流向。我国长期采用的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大量向城市转移,损害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拉大了城乡差距。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应以需求为导向,适时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需求追随 供给引导 需求导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迈克
国际金融公司(IFC)是世界银行的一部分,是一个发展机构,我们希望能够带来一些社会影响,同时我们还是一个商业性机构,国际金融公司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金融回报、财务回报,这是我们在这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情调研课题组 胡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经历了巨大的变迁。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雅芹 王震
创新农村金融模式是现阶段破解"三农"融资难题、促进"三农"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分析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明确发展思路;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持续扩大农村融资总量;持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完善和构建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三农”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雅芹 王震
创新农村金融模式是现阶段破解"三农"融资难题、促进"三农"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分析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明确发展思路;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持续扩大农村融资总量;持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完善和构建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三农” 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谌玲
日本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运作模式及建设等都方面都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与做法。本文从相关文献出发,对日本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日本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农村金融的结构框架及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动意义。
关键词:
日本农村金融 发展历程 结构框架 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荣武
最近中央把广汉发展经济的模式命名为广汉模式。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广汉地区的农村金融部门是怎样支持广汉模式的呢?下面做些初步的介绍。广汉模式的特点广汉县是四川省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婷婷 周艳海 周淑芬
美国是全球农村金融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以商业金融机构和个人信贷为基础,以农场主间的合作金融为主要模式,并成立政府农贷机构作为辅助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农村金融体系相对独立、政府支持力度大,分工明确、组织健全和法律完善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的信贷需求。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农村业务的支农作用十分有限、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削弱了农村金融支持、信贷支持远不能满足农村需求,表现出发展农村金融的迫切。从农村资金互助社这种农村金融体系的探索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实际作用十分有限。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农村金融 发展模式 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瑞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是致力于农村发展和减贫的国际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基金在我国开展了多个援助项目,对于推动扶贫和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推广的农村金融模式与我国早期的国际金融组织资金管理模式相比,二者侧重点不同,各有利弊。我国早期的国际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卞志村 毛泽盛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新旧两种范式,旧范式以政府干预为精髓,而新范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契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工程,我国原有农村金融体系已构成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产生金融约束的根源在于农村地区长期的金融抑制。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除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实现范式转变。而以新范式为指导,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范式 新农村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若微 李昕旸
本文通过讨论我国农业发展和金融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提出在支持农村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低息贷款加扶贫救济、农业补贴、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突破模式,而这些模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都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金融手段,混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发展 模式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宏玉 宋伟
本文介绍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中国近年来与IFAD合作的情况,对中国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中的政府转贷模式、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和非政府组织形式的妇联转贷模式、村级发展基金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弊端。提出了中国未来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的新思路:转贷机构信贷资金运作商业化;转贷机构IFAD信贷资金分配比例的合理化;转贷机构的多元化;信贷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转贷目标群体的多元化;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强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部IFAD资金约束;强化农村地区信用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
IFAD 发展基金 农村金融 金融转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金柱 庆建奎
山东省寿光市通过打造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服务体系和支付体系"三驾马车",促进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普惠便民的农村金融服务,为破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提供了较好的借鉴。这个模式具有较强的制度特征和内在逻辑性,社会信用是信贷创新的基础,信贷交易需要支付工具来实现,三者是互为动力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金融制度 信用体系 信贷体系 支付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萧志平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对我国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依各地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分别建立“商业银行”、“创汇银行”、“实业银行”和“农贷银行”的构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辉
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是三农领域的重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性制度,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一直受到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迅速,信用与风险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构建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各地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服务创新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