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5)
- 2023(12213)
- 2022(10223)
- 2021(9887)
- 2020(8252)
- 2019(18647)
- 2018(18251)
- 2017(34786)
- 2016(18551)
- 2015(20862)
- 2014(20081)
- 2013(18825)
- 2012(16660)
- 2011(14679)
- 2010(14416)
- 2009(12910)
- 2008(12300)
- 2007(10902)
- 2006(8930)
- 2005(7534)
- 学科
- 济(68481)
- 经济(68420)
- 管理(57098)
- 业(54440)
- 企(47522)
- 企业(47522)
- 方法(33254)
- 数学(28792)
- 数学方法(28414)
- 中国(18985)
- 技术(18090)
- 财(17860)
- 农(16999)
- 业经(15883)
- 理论(14711)
- 制(13070)
- 贸(12999)
- 贸易(12987)
- 技术管理(12816)
- 易(12631)
- 务(11676)
- 财务(11638)
- 财务管理(11613)
- 地方(11547)
- 融(11451)
- 金融(11449)
- 学(11323)
- 银(11299)
- 银行(11287)
- 农业(11116)
- 机构
- 大学(246805)
- 学院(245120)
- 济(100756)
- 管理(99977)
- 经济(98880)
- 理学(86625)
- 理学院(85832)
- 管理学(84456)
- 管理学院(83964)
- 研究(71044)
- 中国(54782)
- 京(48536)
- 财(47387)
- 科学(39101)
- 财经(38355)
- 江(35810)
- 经(35010)
- 中心(34817)
- 范(33212)
- 师范(32959)
- 经济学(31578)
- 所(31321)
- 业大(31274)
- 北京(29534)
- 农(29417)
- 州(28914)
- 财经大学(28815)
- 经济学院(28496)
- 研究所(28186)
- 商学(27644)
- 基金
- 项目(168277)
- 科学(135845)
- 研究(130419)
- 基金(122774)
- 家(103989)
- 国家(103081)
- 科学基金(92201)
- 社会(84212)
- 社会科(79994)
- 社会科学(79975)
- 省(67252)
- 基金项目(65387)
- 教育(63641)
- 自然(57694)
- 自然科(56539)
- 自然科学(56527)
- 自然科学基金(55552)
- 划(55538)
- 编号(53310)
- 资助(47960)
- 成果(42912)
- 创(41005)
- 部(38111)
- 重点(37386)
- 创新(37344)
- 课题(36766)
- 发(35739)
- 国家社会(34969)
- 教育部(34515)
- 人文(34001)
- 期刊
- 济(105324)
- 经济(105324)
- 研究(73384)
- 中国(48507)
- 管理(39590)
- 财(38803)
- 教育(37663)
- 学报(30879)
- 科学(30193)
- 大学(26123)
- 农(25302)
- 技术(25123)
- 学学(23521)
- 融(22662)
- 金融(22662)
- 财经(20551)
- 经(17783)
- 业经(17576)
- 农业(17263)
- 经济研究(17015)
- 图书(14234)
- 问题(13749)
- 技术经济(12697)
- 科技(12627)
- 理论(11770)
- 贸(11531)
- 商业(11218)
- 坛(11051)
- 论坛(11051)
- 职业(10931)
共检索到35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众
我国高校的跨界教学近年来开始受到普遍重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在跨界上亦做了有益的尝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市场需求尚有相当的距离。针对服装设计跨界教学现状,倡导与市场有机衔接,是提升跨界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进服装设计跨界教学与市场的有机衔接,需要把控三大要点,即教育导向要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目标要注重多元化发展,组织模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路径应着眼于跨界教学科学体系维度,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中,建立健全有助于跨界教学与市场有机衔接的人才培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制度体系。
关键词:
跨界教学 市场需求 服装设计 要点 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基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以及两者脱节的现状,有必要提出并强化产业化创新的概念。产业化创新介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是两者的桥梁。产业化创新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合力。产业化创新有两种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创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不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机构意义的协同,而是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人才的培养和研发新技术的功能协同。激励产业化创新的机制不只是激励创新,还要激励协同。科技创业是越过了孵化和研发新技术阶段,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进行产业化。科技创业的资本是以科技创新成果体现的知识资本、以创业家体现的人力资本和以风险投资体现的物质资本的集合。知识资本和人力资...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化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振
农业经营体制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近年来派生出了许多创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型统分结合发展类型、形成逻辑、现实意义等的分析,形成以下研究结论:理论层面,新型统分结合更契合农业生产"统分结合"的需要;实践层面,新型统分结合解决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供给不足、适度规模经营不够、规模经济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意义层面,新型统分结合依托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以不同"统"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生产"模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巩固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鼓励形成多种类型的"统分结合"经营形式,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完善的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文娟 金一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求中高职教育内涵衔接,协调发展,而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研究选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从协同创新、内涵衔接视角,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联合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以此制定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有利于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对接,对于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职教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中高职层次衔接即连续性,中高职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构建职教学科体系的基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现实诉求和体现职教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四个主要条件: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中高职一体化理念及实践的不断推进;中高职课程目标一致性和内容递进性;以企业为载体的中高职沟通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内涵 逻辑起点 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文霞 冯晋 徐颖 李硕钰
文章通过对高校、用人单位、就业管理部门以及毕业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我国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的主要做法,对已建立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并依据信息理论对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管理衔接 信号理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一直以来,有关幼小衔接研究的话语体系主要是由作为成人的研究者建构起来,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倾向。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则尝试在诠释现象学的研究范式下,通过彰显作为当事人的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和意义感受,以对幼小衔接的本质内涵进行再概念化,重新建构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理解。
关键词:
幼小衔接 成人的视角 儿童的视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晓明
医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既要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国际经验表明,临床医师作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其养成必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雷姗姗
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表现为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中高职课程各自为阵、课程设置缺乏对接意识以及课程衔接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手段。中央集权的职教课程管理体制、社会配合程度低、生源的素质差异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方式不合理等是制约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几个主要因素。据此可以从制定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制度、建立多元参与的沟通平台、改革教学管理、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与系统化开发等方面促进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炜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新一轮优化调整,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必要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文章提出,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招考制度,突出职教特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营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构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路径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学锋 曲克敏
行业主导下的职业教育集团为系统化推进中高职衔接搭建了实现‘5对接’的平台,本文借鉴国家示范高职"3343"课程开发模式以及"345"理论,提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与教材开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敏 芦京昌
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与高职的简单叠加或接续,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的兼容并蓄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杭州市中、高职衔接主要有对口升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和高职自主招生模式。基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根据现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要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应大力推行"2+1+2"的中、高职衔接的合作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敏 杨锦秀 张社梅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面,促进小农户嵌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升其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关键症结,优质优价机制的失灵是阻碍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主要因素。因而,从消费端打通销路、建立市场信心能够倒逼小农户自主转换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社交平台嵌入情境下,一方面,能够通过结构嵌入实现产销对接,促进信息交流,倒逼生产经营迈向有序化;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关系嵌入创建农户与消费者的人际关联,建立农消信任关系,扭转传统市场中小农户的弱势地位,促进小农户顺利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社交电商 结构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