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
- 2023(1830)
- 2022(1483)
- 2021(1451)
- 2020(1140)
- 2019(2539)
- 2018(2634)
- 2017(4346)
- 2016(2977)
- 2015(3526)
- 2014(3688)
- 2013(3113)
- 2012(2843)
- 2011(2785)
- 2010(3053)
- 2009(2819)
- 2008(2812)
- 2007(2869)
- 2006(2562)
- 2005(2423)
- 学科
- 济(8303)
- 经济(8292)
- 教育(6303)
- 管理(6178)
- 业(5003)
- 教学(4935)
- 企(4674)
- 企业(4674)
- 理论(4579)
- 中国(4308)
- 学(3351)
- 业经(2785)
- 思想(2653)
- 融(2610)
- 金融(2609)
- 政治(2564)
- 银(2434)
- 银行(2434)
- 思想政治(2421)
- 政治教育(2421)
- 治教(2421)
- 德育(2410)
- 行(2391)
- 方法(2276)
- 学法(2161)
- 教学法(2161)
- 制(2136)
- 财(2119)
- 农(2082)
- 和(1856)
- 机构
- 大学(45721)
- 学院(42982)
- 研究(14059)
- 济(12251)
- 经济(11829)
- 范(11454)
- 师范(11416)
- 管理(10813)
- 京(10113)
- 教育(10067)
- 师范大学(9232)
- 中国(9198)
- 理学(8822)
- 科学(8809)
- 理学院(8570)
- 管理学(8121)
- 管理学院(8042)
- 江(7659)
- 财(7506)
- 所(7245)
- 北京(6868)
- 州(6535)
- 研究所(6408)
- 中心(6132)
- 财经(5724)
- 技术(5533)
- 系(5161)
- 职业(5077)
- 经(5056)
- 农(4631)
共检索到74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吉春 杜氏秋恒
本文通过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所犯的普遍性错误的深入研究,发现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很难分清阴平和去声,大都读成了既像阴平又像去声的越语横声。本文运用语言调查、语言对比、数据统计和语图分析等方法对此进行定量研究,认为越南学生分不清汉语阴平和去声的主要原因是受越语横声的干扰,并从语音学的角度和利用语言习得理论对排除干扰作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越南学生 汉语学习 越语横声 声调干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晨
本文以系统、定量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借助Praat语音软件作为辅助分析手段,考察泰国学生习得汉语阴平和去声的语音变异情况,探讨情景语境对学习者语音变异的影响,揭示学习者习得汉语阴平和去声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阴平和去声的过程中存在系统语音变异和非系统语音变异;系统语音变异很大程度上受情景语境的影响,非系统语音变异经历了"习得阶段"向"替代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语音变异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母语语音系统负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
泰国学生 语音变异 情景语境 阴平 去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江 梁洁 刘韶华
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学生的汉语三声辨别及区别实验表明:前者的辨别感知为半范畴性感知,后者则为非范畴性感知,而且其对音高变化的绝对值更为敏感。在汉语教学中,应培养维吾尔族学生的声调范畴意识,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训练学生对声调的敏感度。
关键词:
维吾尔族学生 声调 三声 范畴 感知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云 吴西愉 孔江平
为得到更加精确的声道共鸣特性,人们越来越关心说话时声道的结构及其形状变化。该文从MRI 3-D图像数据中提取了汉语普通话7个单元音[a]、[o]、[]、[i]、[u]、[y]、[e]的声道边缘、中线和矢量半径数据,并沿着声道中线从唇到声门等间距截取声道的36个截面,对于每个截面,根据矢量半径的大小使同一个位置的截面形状作线性过渡,从而建立用矢量半径驱动的汉语普通话立体声道模型。计算模型的共振峰并合成语音样本,在与自然语音对比的听辨实验中,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语音合成效果。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声道建模 矢量半径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高武 党建武 孔江平
通过对汉语普通话磁共振成像数据的分析,对舌尖的形状和运动进行调音建模。建立了汉语普通话磁共振成像调音数据库,包括9个单元音和75个辅音变体。提取了发音器官在正中矢状面上的形状边缘;对舌头的形状边缘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舌尖和舌体分开建模更为简洁;针对舌尖调音动作,用舌尖前伸(TTP)和舌尖上翘(TTR)两个调音参数来控制舌尖形状和动作,建立了舌尖的调音模型。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汉语普通话 舌尖 调音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锋 孔江平
该文主要研究汉语普通话不同文体朗读时的胸腹呼吸特性。实验同步录制了4位播音员朗读的语音和胸腹呼吸信号,选取近体诗、词、新闻和散文这4种文体语料90篇,使用自主编写的呼吸分析程序,提取了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呼吸重置幅度、时长、斜率、面积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言语状态下的胸腹呼吸与自然呼吸不同;不同文体朗读时的胸腹呼吸特点不同,诗、词朗读中的各级呼吸重置分布更具规律性,新闻和散文朗读中胸腹呼吸重置可分为3级,对应出现在段首、复句首和分句首位置;朗读中主要以胸腹联合式呼吸为主,胸腹呼吸二者的作用不同。该研究对汉语韵
关键词:
实验语音学 言语产生 呼吸控制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劲松 王祖燕
学习汉语普通话的日语母语者普遍存在着难以分辨汉语前后鼻韵母的问题。为了揭示他们与汉语母语者前后鼻韵母知觉机制的异同,根据鼻韵母3段划分——元音、鼻化元音及鼻韵尾,利用拼接合成语音样本的方法,合成出包含不同成分的语音样本来研究两类人群的鼻韵母知觉分辨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鼻化元音段对汉语母语被试判断鼻音类型起决定作用,对日语母语者却不是。缺少鼻化元音段时,元音段对中日被试感知鼻韵母的影响相似:元音段的声学差异越大,两类被试判断鼻韵母类型的准确率都越高。该研究结果不仅增进了对汉语鼻韵母知觉特点的认识,也有助于改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彩豫
普通话人工测试时,朗读作品中的儿化音节处理问题的分歧,就普通话测试员(以下简称"测试员")而言,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考生来说,则有取舍的诸多困惑。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机辅测试")后,儿化音节的诸多问题交给了计算机,但是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甚至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因为测试员的问题基本不存在了,普通话教师的重点转入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的189个儿化词的训练,但考生面对的问题则更加复杂了。以《纲要》的60篇朗读作品为线索,结合测试实践,在对75位不同级等的调查
关键词:
普通话 语流儿化 调查 思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贾晓玲
本文采用中介语理论,分析了蒙汉双语生普通话语音学习中的音高、音强和轻声词语的中介语特征。中介语理论能够解释和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可使蒙汉双语生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普通话。
关键词:
中介语 蒙汉双语生 普通话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向磊
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穷尽式统计后发现:共有115例正偏结构复合词。根据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说明关系、比喻关系、隶属关系及无明显关系4类。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后一语素可以产生构式泛化,也可以省略。对普通话与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对比分析后发现,社会因素中的语言历史因素和认知中的概念整合因素对二者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贾晓玲
本文研究分析了蒙汉双语生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探寻消除蒙汉双语生语言转换障碍,以努力提高蒙汉双语生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和合格率。
关键词:
蒙汉双语生 普通话 教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辉
语言变体(variety of language)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社会语言学是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当然,对于语言与社会问题的研究远非自这时才开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获得普遍承认和繁荣发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社会语言学通过语言学理论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语用学等学科的接触,大大弥补了传统语言学的不足(祝畹瑾,1992)。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玉娟 石锋
本文以对汉语和德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用语音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德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和中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考察德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在汉语元音学习上的表现,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语言迁移 元音格局 正迁移 负迁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伟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迈向新世纪,知识经济是焦点。在知识经济中,信息工程又处于头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信息工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则是语言。如果语言这项工作解决不好,必将对科学进步,知识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微 方俊明
采取三种不同语音分割任务,对小学四年级汉语学习困难学生、听力损伤学生和正常学生的汉语语音觉察与加工能力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特殊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本结果提示,教育者应关注儿童早期拼音教学中对语音敏感性的训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