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6)
2023(4132)
2022(3535)
2021(3368)
2020(2864)
2019(6363)
2018(6529)
2017(11700)
2016(6881)
2015(8182)
2014(8672)
2013(7965)
2012(7411)
2011(6897)
2010(7144)
2009(6618)
2008(6556)
2007(6198)
2006(5493)
2005(4954)
作者
(21320)
(17675)
(17642)
(16712)
(11077)
(8440)
(8127)
(7028)
(6785)
(6496)
(5958)
(5951)
(5846)
(5731)
(5707)
(5296)
(5231)
(5165)
(5136)
(4919)
(4714)
(4447)
(4422)
(4247)
(4077)
(4033)
(3977)
(3839)
(3670)
(3668)
学科
(24240)
经济(24202)
管理(19296)
(15739)
(13911)
企业(13911)
理论(9526)
方法(9455)
教学(9430)
(8154)
中国(7904)
数学(7350)
(7328)
数学方法(7180)
(6842)
教育(6804)
(6547)
(6217)
学法(5818)
教学法(5818)
业经(5258)
地方(5066)
(4979)
银行(4960)
(4958)
金融(4950)
(4798)
(4486)
体制(4155)
学理(4020)
机构
大学(103546)
学院(103136)
研究(35321)
(33662)
经济(32616)
管理(32334)
理学(26951)
理学院(26523)
管理学(25719)
管理学院(25528)
中国(25477)
科学(23014)
(22654)
(19029)
(18553)
(17955)
师范(17711)
(17696)
(17553)
研究所(17195)
中心(15366)
业大(14784)
北京(14501)
技术(14220)
财经(14176)
(14157)
师范大学(13976)
农业(13857)
教育(12959)
(12647)
基金
项目(61752)
研究(47517)
科学(46511)
基金(40735)
(35707)
国家(35335)
科学基金(28926)
社会(26662)
(25732)
教育(24995)
社会科(24953)
社会科学(24947)
(21499)
基金项目(21016)
编号(20766)
成果(19200)
自然(18148)
自然科(17725)
自然科学(17718)
自然科学基金(17387)
资助(16872)
课题(16480)
重点(14368)
(13897)
(13348)
(12579)
项目编号(12450)
(12294)
(12286)
大学(12222)
期刊
(43518)
经济(43518)
研究(34080)
中国(27249)
教育(26301)
学报(19857)
(16266)
(16148)
科学(15960)
大学(14937)
管理(13722)
学学(13591)
技术(11466)
农业(10590)
财经(8666)
(8221)
金融(8221)
职业(7634)
(7538)
业经(6946)
经济研究(6354)
图书(6335)
(6063)
(5947)
论坛(5947)
问题(5767)
(5266)
技术教育(4840)
职业技术(4840)
职业技术教育(4840)
共检索到16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鲲  张广君  
教学思维方式从实体到关系的转换,有利于克服教育领域中的“钟摆”现象。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首先表现在教学概念从实体论到关系论的转向上。这种转向为实践“生成性的教学”提供了可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广文  陈笃彬  
课堂教学以现成的知识为中介,采取"教师—知识—学生"的逻辑结构展开。其前提性假设是:学生掌握知识以后就可以成为像知识创造者那样的人或者成为一个用知识去改变生活的人。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度的灌输、无意义的呈现、机械化的训练等强迫性的教学无处不在。这些课堂行为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因为真正的教学具有生成性。教学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在空间上具有一体性,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是生成的而非铸成的。教学的本质就在于生成,没有生成,教学的前提性假设就会落空,而生活世界就是教学的生成之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靳玉乐  朱文辉  
教学实践中生发的"伪生成"与"乱生成"的现象和问题,实际上是对生成性教学进行方法化处置所导致的教学危机。究其原因则在于教学与教学方法存在的解放人与规训人的职能背反、复杂性范式与简单性思维的属性冲突。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并非为了发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最重要的价值和最根本的意义在于确立一种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主张根据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和遭遇,来决定采用一种或另一种能较好的适应和适合于它的方法。因此,只有在哲学方法论关照下,才能达成理论的清思和澄明,才能求索并践履生成性教学之真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鲲  
当前对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互补"的理解,使"教学的生成性"丧失了自身应有的地位。从教学本体的独特角度看,教学中的"生成"相对"预设"而言是具有绝对在先性的;从教学认识的视角转换看,"生成性教学"得益于"教学即生活"的基本观念和逻辑线索;从教学活动的伦理使命看,"生成性教学"对应着教学推动学生发展的伦理预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旭英  蔡铁权  
教学过程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设计程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学过程作静态的、预成的机械理解。随着哲学思维方式、课程观及知识现的转变,教学过程也由"预成"走向"生成"。生成教学过程现关注过程、强调关系、突出创造、重视个性。这种生成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为:由确定走向弹性的教学目标阐明,由"复制"走向理解的教学过程设计,由独白走向对话的教学策略制定,由单一走向多元的教学评价实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雁冰  程良宏  
既有研究对生成性教学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其结果仍有使生成性教学沦为预成论的现实危险。笔者以为,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其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一种新的教学哲学,从而彻底摆脱工具理性思维框架对教学的束缚,使教学真正成为达成师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琳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方式。本文从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特点、基本原则、具体实施步骤及意义等方面对形成性评价进行了阐述,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更能促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那茗  毕会英  
形成性评价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价手段。本文结合形成性评价形成的理论基础,将形成性评价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有效弥补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关系本体论"是布伯"对话"思想的内核,"我-你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基于此,检视现有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提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据应为"关系本体论"而不是"我-你关系"思想,对话教学的灵魂是关系而不是互主体性。与主客二分取向和互主体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相比,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关系—创生"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未来对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宜采取"关系-创生"取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国平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两大基本形式,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教学建立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应当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理论教学应当为实践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二次理解,并解决理论教学中没有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检验理论教学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当制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案,理论教学重在系统性,实践教学方案重在切实可行,两者密切配合,相互渗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蓓蓓  
钢琴教学论属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它探讨了钢琴演奏能力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综合性、概括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作为高校钢琴教师从教学论角度,对钢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校钢琴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由樊禾心教授撰写的《钢琴教学论》一书,对加强我国高校钢琴教师从教学论角度,研究钢琴教学理论教学大有裨益。该著作目前是我国第一部从教学论角度论述钢琴教学的专著,它包括了钢琴教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装饰音、踏板、触键、基本技术训练,还是儿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攀峰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王晖  
基于个体生命成长的视角,重新思考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教学工作乃是通过塑造个体的思想世界,帮助学生将原本狭窄的生活范围敞开为丰富、有序的生活世界。生命论的教学工作是"中介性"的,它有赖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觉知和自我转换,旨在促进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由思考与责任行动。教学基于欲望、兴趣和意志三种生命意向影响学生的生命,通过审美性教学、理智性教学和对话性教学三个历时性的阶段以及师生的生命交往,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审美性描述,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均衡的认知和同情兴趣,形成坚定、有序的行动信念和道德性格,获得积极、开放的生命姿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