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2)
2023(5235)
2022(3923)
2021(3385)
2020(2888)
2019(6223)
2018(6456)
2017(12434)
2016(7155)
2015(8021)
2014(8374)
2013(8013)
2012(7016)
2011(6193)
2010(6175)
2009(6038)
2008(6491)
2007(6017)
2006(5452)
2005(5109)
作者
(20387)
(16921)
(16813)
(16053)
(10910)
(7913)
(7615)
(6497)
(6464)
(6239)
(5794)
(5678)
(5608)
(5580)
(5332)
(5058)
(4982)
(4897)
(4868)
(4851)
(4446)
(4190)
(4179)
(3971)
(3847)
(3798)
(3696)
(3692)
(3342)
(3303)
学科
(31192)
经济(31157)
管理(26053)
(25375)
(22327)
企业(22327)
(13800)
方法(11165)
(10707)
财务(10688)
财务管理(10657)
中国(10542)
企业财务(10260)
数学(8771)
数学方法(8712)
(8630)
业经(8583)
(7205)
地方(6573)
(6383)
理论(6058)
(5915)
农业(5837)
(5237)
(5093)
银行(5082)
(4777)
金融(4776)
发展(4766)
(4742)
机构
大学(106366)
学院(104977)
(40854)
经济(39958)
管理(36391)
研究(34645)
理学(30734)
理学院(30361)
管理学(29738)
管理学院(29565)
中国(26425)
(23195)
(22218)
科学(20895)
(18081)
财经(17629)
(17301)
研究所(16016)
(15909)
师范(15803)
(15791)
(15006)
中心(14972)
北京(14025)
(13875)
业大(12947)
经济学(12874)
财经大学(12732)
师范大学(12651)
(12076)
基金
项目(62304)
科学(49053)
研究(47107)
基金(44873)
(38487)
国家(38111)
科学基金(32558)
社会(30763)
社会科(29063)
社会科学(29053)
(24132)
基金项目(23310)
教育(22031)
(20164)
自然(19647)
编号(19363)
自然科(19199)
自然科学(19195)
自然科学基金(18873)
资助(17607)
成果(17331)
重点(14200)
(13840)
课题(13733)
(13361)
(12747)
国家社会(12635)
(12315)
教育部(12081)
项目编号(12048)
期刊
(51269)
经济(51269)
研究(35015)
(22719)
中国(21372)
学报(17531)
科学(15207)
(14624)
管理(14280)
教育(13734)
大学(13547)
学学(12522)
财经(10339)
(9702)
金融(9702)
农业(9468)
(8871)
技术(8079)
业经(7933)
经济研究(7894)
问题(7211)
财会(6912)
会计(6715)
(6305)
图书(5736)
(5374)
现代(5133)
国际(4986)
(4939)
商业(4875)
共检索到166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连心豪   詹庆华  
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是同洋务运动最有关系的一个人”,中国海关的近代化与洋务运动的关系也非同寻常,它们为洋务运动史研究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视野。 赫德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 无论什么运动都需要一个舆论准备和发动的过程。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中的部分开明分子为了解救清政府于内忧外患,主张采用西方利器以谋求自强,于是形成贯穿晚清的洋务运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庆德  
发生于资本主义发展与半殖民地沦落过程中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作为中西文化撞击与合流的产物,它既是清朝统冶集团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力求自保的结果,又是处于逐渐形成过程中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自立的产物;既是资本主义世界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结局,又是民族主义崛起与保卫国家主权的一个成果。这一特殊而复杂的历史合力过程,使洋务运动蕴涵着多层面的历史内容,亦提供了对其阐释的多维角度和视野。本文谨就此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反思。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秀尾  
论晚清财政对洋务运动的影响陈秀尾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从洋务运动开始起步的。洋务运动使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第一次面向世界,走向近代工业化目标的微小的一步。然而,洋务运动却以失败告终,没能使中华民族真正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失去了一次近代...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罗耀九   林平汉  
一 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中兴名将们深切的体会到西式火器的威力,他们除向外国购买新式武器之外,计划自己设厂制造。1861年曾国藩首先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这是在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建立的。186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炮局,以后陆续在各地办了许多局,经历了四十年,投资达六千万两,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很巨大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农民军和少数民族起义军,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为了扩张充实中兴将领们自己的实力。当然,也含有抵御外侮的作用。总的一句话,是为了“图强”。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军火工业只能在镇压国内人民反抗,屠杀手无寸铁或仅持原始武器的起义群众时起作用。在与资本主义强敌相遇时,仍然是以失败告终。外国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秀平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或者说近代化)的起点。当时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与欧美诸国不同的要点。比如说,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都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来源于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引进;不是从轻工业的商品生产开始的,而是从非商品的重工业军需品开始的;不是从私人民营工业开始的,而是从封建官僚的“官办”开始的。虽然,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起步和创办过程,具有许多共同点,然而,时过三十年,其结果是,日本一跃成为亚州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中国却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中苦苦挣扎,甚至濒临被瓜分的危机。何以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竟会产生如此...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建波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 ,势必要从传统生产方式中分离出大量的过剩人口 ,这些人如何安置 ,是影响洋务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洋务思想家们的思考主要是 :从长远看 ,惟有加快改革 ,依靠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吸纳社会过剩人口 ;从眼前看 ,一是借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向海外移民 ,一是接着边疆开发时机积极向边疆地区移民 ,三是大力开展社会赈济 ;对于社会转型期非生产部门出现的过剩人口 ,尤其是官员、八旗的再就业问题 ,洋务思想家更是做了深入的考察和思考。只是由于清政府坚持保守的意识形态 ,在改革和稳定之间更偏好后者 ,致使这些的睿智思考没有成为现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眭雅婷  
徒有其表"披洋皮"我国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评价普遍要高于本土品牌,他们将"外国品牌"与"时尚流行"、"高档"、"品质好"等联系在一起。鉴于此,我国很多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这种思维定势,纷纷主动向洋品牌"靠拢",在品牌建设上企图通过徒有其表的"披洋皮"带来品牌档次的提高,然而最终往往陷入了品牌发展的误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济勇  张楠  
洋务运动前的中国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财政状况相似,都遇到了财政危机。由于两国在变革前政治、经济的差异以及两国改革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的不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并未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也仍然是封建制度下的管理方式,只是把中央政府的财权下移,最终没有带来财政状况的改善,反而加剧了财政危机;而日本政府的明治维新改革是全方位的,进行了相对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俸禄制度以减少财政支出,改革地税以增加财政收入,扶持民间资本以开拓新税源,最终化解了财政危机,并建立了新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财政体制。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袁绍佳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图文并茂兼有趣的历史故事总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当教学环节转至记忆知识点时,学生就会百感交集,甚至茫然不知所措。而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知识点庞杂、记忆量大,若记忆不牢固,答题之时便会南辕北辙、不知所云。因此,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尤为必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尝试过多种方法,其中"造句式"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秀琴   张宏文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大门被打开,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外经济交往、尤其是对外贸易,既提供了国与国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方式之间横向比较的机会,也提供了争取近代化的有力手段。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市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而它的发展必然受帝国主义控制,形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对外贸易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王建军一所谓教科书近代化,指教科书为适应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变革。它打破了两千多年来封建传统教材的格局,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引进教科书,并结合新学制而力图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之朝着科学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近代...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剑顺  
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以往学术界称为“洋务派”的经济思想,多所否定。有的甚至斥其为“反动思想”。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陈述愚见,以求指教。 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引进机器工业思想;企业管理的官办、官督商办思想;求富思想。其中都有值得肯定之处。当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  
近代以来,随着卷烟的逐渐普及,卷烟税遂成为优良税源。北洋时期由于政府财政困顿,中央和地方对卷烟税皆有必得之心,展开激烈争夺,商民团体则因利益攸关,在国地税权争夺中亦有所要求,各方争吵不休,甚至冲突不断。但税权纠纷中各方均未获得实际利益,反而导致税制混乱、税源枯竭。中央、地方以及商民团体之间的卷烟税纠纷暴露出北洋时期税制改革过程中国家与地方财政关系混乱、税权分配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并最终致使北洋时期税制近代化努力归于失败。其历史经验为今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云清  
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在功利主义的导引之下,英国高等教育在目标与职能、学科与课程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对古典绅士教育传统进行了必要修正,有力地推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平民化与泛智化进程。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英国高等教育调整了古典绅士教育与实用职业教育的关系,调整了政府与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成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兼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肖朗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30余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步步紧逼的国际环境下起步的。距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仅仅10年左右,发生了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和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