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6)
2023(5616)
2022(4683)
2021(4170)
2020(3396)
2019(7364)
2018(7094)
2017(13499)
2016(7037)
2015(7722)
2014(7868)
2013(7902)
2012(7698)
2011(7499)
2010(7859)
2009(7711)
2008(7329)
2007(6903)
2006(6714)
2005(6173)
作者
(22319)
(19130)
(18771)
(17918)
(12253)
(9015)
(8254)
(7127)
(7120)
(6773)
(6697)
(6587)
(6360)
(6177)
(5806)
(5645)
(5589)
(5523)
(5421)
(5121)
(4903)
(4624)
(4530)
(4457)
(4454)
(4360)
(3932)
(3891)
(3826)
(3759)
学科
(57819)
经济(57782)
管理(19755)
地方(16571)
(15879)
方法(15551)
(13104)
企业(13104)
地方经济(12049)
数学(11963)
数学方法(11901)
(10861)
业经(10734)
中国(10734)
(8534)
理论(7582)
环境(6953)
(6835)
经济学(6731)
农业(6474)
(6320)
(6254)
金融(6251)
(6210)
(6182)
(6119)
产业(5852)
(5548)
(5325)
银行(5323)
机构
学院(121485)
大学(121239)
(58692)
经济(57653)
研究(44761)
管理(41493)
理学(34535)
理学院(34014)
管理学(33468)
中国(33397)
管理学院(33218)
(26144)
科学(25686)
(25247)
(22500)
财经(20499)
研究所(20051)
(19713)
师范(19606)
经济学(19495)
(19248)
中心(18536)
(18310)
经济学院(17000)
北京(16426)
师范大学(15902)
(15667)
(15314)
财经大学(14728)
(14304)
基金
项目(69101)
科学(55084)
研究(51470)
基金(50873)
(43339)
国家(42861)
科学基金(36821)
社会(36446)
社会科(34535)
社会科学(34523)
(26955)
基金项目(26784)
教育(22814)
(21710)
自然(21299)
资助(21191)
自然科(20750)
自然科学(20747)
自然科学基金(20385)
编号(18980)
(17167)
成果(16023)
重点(15579)
国家社会(15393)
(15066)
发展(14559)
(14373)
课题(14247)
(13817)
经济(13697)
期刊
(81103)
经济(81103)
研究(43004)
中国(22250)
(19699)
管理(17511)
科学(16879)
学报(16752)
(13947)
大学(13133)
经济研究(13097)
财经(12505)
学学(12430)
(11060)
业经(10977)
教育(10669)
(10639)
金融(10639)
问题(10219)
技术(9694)
农业(9215)
技术经济(7705)
(7411)
(7250)
国际(6736)
世界(6711)
经济问题(6625)
(6617)
旅游(6617)
(6617)
共检索到197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玲玲  王伟  
赫哲族传统民歌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艺术形式想要得到发展,只有依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才能够得以发展。文章主要从赫哲族发展的背景出发,深入分析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强调在新媒体技术下加大赫哲族传统民歌发展的有效传承和对当地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玉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当前"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相结合,需将赫哲文化和历史放入"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增强其适应性。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承和弘扬必将依靠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玲玲  邢铁红  
赫哲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依靠渔猎生活为生。赫哲族音乐主要基于赫哲族人民的劳作生活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音乐小商品逐渐发展起来。文章主要从赫哲族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现代市场对赫哲族音乐小商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赫哲族音乐小商品促进当地经济进步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玲玲  王伟  
赫哲族民间音乐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赫哲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靠渔猎方式为生。赫哲族民间音乐是赫哲族人民在日常辛苦劳作中所作。文章主要从赫哲族民间音乐发展的背景出发,深入分析赫哲族民间音乐与当地村落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促进赫哲族村落经济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玉  
目前,赫哲语传承正遭遇赫哲族传统文化支撑基础的退化与丧失、家庭教育中赫哲族语言传承的缺失、学校教育以主流文化为主、赫哲族人口的"稀释效应"、赫哲人语言观念的开放等现实困境。学校是人类文化和语言的最主要传承场,应该通过自身的辐射作用,带动家庭和社区的语言传承,以达到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三者的合力,实现以教育促进赫哲族语言的传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熳  张竹岩  孟丹娜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通过激发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热情、将"伊玛堪"传承纳入各级学校课程内容、鼓励支持作为"伊玛堪"生存土壤的民族节庆活动以及鼓励学习赫哲语等多种措施,有可能化解目前"伊玛堪"传承中面临的危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淑玉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受生存环境的影响,长期过着渔猎生活,形成了捕捞文化、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标志的经济文化。改革开放后,赫哲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变迁引发精神文化的变迁,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危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馨培  孙秀英  林青青  
随着新时代"振兴东北"的进程不断深化,旅游业逐渐扛起发展转型大旗,在推动龙江地区经济产业升级、外资及外来游客吸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比拟的先导效用。文章旨在分析当前龙江赫哲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现状,特别是景区及旅游项目的文化外宣与对外文化活动对经济格局多元化的辅助意义,阐明赫哲风情民俗旅游在文化成果外译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生态发展意识统领下提出赫哲族景区文化项目英译效度的反思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玉唯  孙巍巍  李书锐  
赫哲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有“鱼皮部”之称,其鱼皮制作技艺和桦树皮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赫哲族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甚理想,这些非遗的当代价值挖掘不充分、不深入。赫哲族技艺类非遗项目价值的挖掘,有助于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有助于文旅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助于非遗研究的推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韩  王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认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具有良好的水域风光、独特的赫哲民俗文化等利于康养旅游发展的条件。通过对四排赫哲乡旅游资源梳理及调查,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康养旅游与民俗文化保护及传承有机契合,设计出基于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康养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春颖  
语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赫哲语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其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目前,赫哲语的保护和传承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和传习所三种途径。国家政策的扶持、不断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以及跨境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保护赫哲语的有利条件。保护赫哲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掌握赫哲语的人数极为有限、缺乏语言使用环境。少数人语言态度消极以及没有恰当的书写符号导致教材和教辅资料质量不高。本研究认为,政府的进一步扶持,聚居区的语言环境建设,跨境民族的往来以及赫哲族精英、普通民众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是赫哲语传承的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楠  谭杰  
赫哲族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世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富有"渔猎"特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鱼皮文化更是其精粹。赫哲族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种类丰富的鱼类资源、历史悠久的渔业生产活动、勤劳智慧的创造力创造了多彩的鱼皮文化。鱼皮文化蕴含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在其传承过程中面临着渔业资源萎缩、传承保护意识淡薄、传承后继乏人、抢救工作滞后等困境,应积极采取增强鱼皮文化保护意识、积极扶植培养传承人及合理开发特色旅游业等措施保护和开发赫哲族鱼皮文化,从而使赫哲族鱼皮文化绽放勃勃生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庄善洁  
本文通过对赫哲族民族文献收集整理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赫哲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设想以及所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栾广辉  
赫哲族妇女婚姻、生育自主权是赫哲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对赫哲族主要集居地的详细调查数据,从文化程度与择偶方式、文化程度与初婚年龄、择偶方式与对目前婚姻的满意程度、赫哲族现有孩子的数量看妇女生育观的变化、文化程度与意愿孩子数、文化程度与现有孩子数、不同时期出生的赫哲族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育孩子数、赫哲族妇女的生育决定权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较具体的研究,得出赫哲族妇女已基本上具有了婚姻自主权,对目前的婚姻是较满意的,但部分还存在着早婚、早育问题,在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上与丈夫协商的占有很高的比例,能够得到丈夫的尊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伟  杨柏勤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六个较少的小民族之一,保护和发展赫哲族文化,从而使赫哲文化走入大众传播的视野,挖掘其最大的民族文化价值,从而升华赫哲族历史文化地位。文章以赫哲文化的特点开始,分析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必要性,探讨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施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