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8)
- 2023(9500)
- 2022(8092)
- 2021(7293)
- 2020(5966)
- 2019(13952)
- 2018(13776)
- 2017(26421)
- 2016(14537)
- 2015(16253)
- 2014(16485)
- 2013(16411)
- 2012(15661)
- 2011(14678)
- 2010(15333)
- 2009(14292)
- 2008(14204)
- 2007(12866)
- 2006(11813)
- 2005(10884)
- 学科
- 济(75021)
- 经济(74953)
- 管理(42075)
- 业(38293)
- 企(30265)
- 企业(30265)
- 方法(28222)
- 中国(24587)
- 数学(24266)
- 数学方法(23872)
- 地方(22428)
- 农(17945)
- 业经(15625)
- 学(14894)
- 财(13407)
- 发(12804)
- 农业(12511)
- 地方经济(12034)
- 环境(11926)
- 理论(11761)
- 制(11674)
- 融(11567)
- 金融(11566)
- 银(11401)
- 银行(11379)
- 和(11191)
- 行(11055)
- 贸(10788)
- 贸易(10773)
- 易(10246)
- 机构
- 学院(218839)
- 大学(218668)
- 济(88826)
- 经济(86724)
- 研究(80871)
- 管理(80135)
- 理学(67394)
- 理学院(66467)
- 管理学(64915)
- 管理学院(64503)
- 中国(61004)
- 科学(50727)
- 京(49372)
- 所(42675)
- 财(41168)
- 研究所(38148)
- 农(36859)
- 中心(35591)
- 江(35507)
- 范(33028)
- 师范(32757)
- 北京(32083)
- 财经(31694)
- 业大(31101)
- 州(29351)
- 院(28926)
- 经(28440)
- 农业(28413)
- 经济学(26766)
- 省(26501)
- 基金
- 项目(138424)
- 科学(109196)
- 研究(100069)
- 基金(98888)
- 家(86678)
- 国家(85914)
- 科学基金(73100)
- 社会(64019)
- 社会科(60698)
- 社会科学(60680)
- 省(55123)
- 基金项目(51539)
- 自然(46916)
- 划(46616)
- 教育(45931)
- 自然科(45739)
- 自然科学(45731)
- 自然科学基金(44849)
- 资助(41237)
- 编号(39978)
- 发(35173)
- 成果(33300)
- 重点(31584)
- 部(29887)
- 课题(29361)
- 发展(28103)
- 创(27918)
- 展(27642)
- 国家社会(26171)
- 创新(26033)
共检索到35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友祥 支大林 程林
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统筹解决的诸如政府财力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也包括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协调处理的诸如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字如钧
要保证商业银行持续运行在良性发展轨道上,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探索并正确把握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规律。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应正确处理的六个关系,可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玲娥
山西资源型城市要走出资源衰竭的困境必须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支柱产业为重要突破口,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人居环境及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和社会支撑的全面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成相对发达区域的目标。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万寿琼
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以其为依托的资源型城市具有生命周期性。据此,我们将资源型城市分为初期资源型城市(包括成长型和战略储备型)、成熟型资源城市和枯竭型资源城市三种类型。从实践中看,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是我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在政策层面则表现为,问题导向,缺乏分类引导,忽略了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本文建议: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应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分类引导政策。包括科学规划成长型城市,强调有序发展;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举,引导成熟型城市主动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力支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资源枯竭城市要侧重转型发展;推动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建立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国飞 赵丹 王玉芳
通过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4个方面提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结果表明:伊春市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断上升的,其中经济支持系统上升较稳定,社会支持、环境支持和生态供给系统较波动,且木质产业、科技与收入、污染治理、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向非木质产业转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节能减排,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而进一步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伯红 廖荣华
作为特殊的经济区 ,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振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 ,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长阶段及演变特征 ,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控的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产业 资源型城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新利
本文认为,从长远看物流信息化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将带动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的全面升级,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针对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信息技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支持力度不够,社会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等,文章提出,在具体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有所侧重,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相关机构,把加快开发和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作为物流信息化的重点,尤其要建设公共的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要从效率的角度去开展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重视客户的需求与...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物流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占林 李桂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阐明了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实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 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久铭 梁亚红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畸形、资源面临枯竭、城市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以及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克服资源、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通过经济政策、生态化改造、市场需求拉动等手段,加快城市转型步伐,促进经济多元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理性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明 张鹏鎔
煤炭资源型城市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发展中必然会出现诸多经济、社会以及环境问题,而完成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则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煤炭资源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佐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或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是依赖资源发展的国家和城市所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需要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因工业化进程早,发现和解决此类问题也比较早,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等地区都是转型比较成功的典型代表,通过城市转型基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洪群 王凤 南剑飞 何彬
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借鉴转型成功的大庆等城市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艳 郑贺允 葛力铭
在我国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突破"碳锁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政策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优化技术选择、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促降碳排放,但产业协调对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着不同的区域位置、不同投入程度的创新驱动要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而产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能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文章扩充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碳排放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政策对碳排放的传导途径,对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