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4)
- 2023(8230)
- 2022(6874)
- 2021(6008)
- 2020(4975)
- 2019(11121)
- 2018(11006)
- 2017(20991)
- 2016(11217)
- 2015(12786)
- 2014(13033)
- 2013(12975)
- 2012(12318)
- 2011(11657)
- 2010(12171)
- 2009(11960)
- 2008(11688)
- 2007(10853)
- 2006(10150)
- 2005(9610)
- 学科
- 济(70742)
- 经济(70660)
- 管理(42497)
- 业(32734)
- 企(28698)
- 企业(28698)
- 方法(20215)
- 地方(17308)
- 数学(16832)
- 数学方法(16724)
- 中国(15451)
- 制(15378)
- 财(14977)
- 业经(14218)
- 学(12786)
- 地方经济(12500)
- 农(12208)
- 体(11594)
- 环境(10774)
- 融(10014)
- 金融(10011)
- 和(9862)
- 银(9491)
- 银行(9485)
- 行(9135)
- 理论(9056)
- 资源(8999)
- 体制(8873)
- 经济学(8649)
- 划(8517)
- 机构
- 大学(184047)
- 学院(182356)
- 济(87087)
- 经济(85386)
- 管理(66385)
- 研究(65200)
- 理学(55426)
- 理学院(54817)
- 管理学(54171)
- 管理学院(53795)
- 中国(49875)
- 财(42701)
- 京(38405)
- 科学(35524)
- 所(32947)
- 财经(32849)
- 经(29401)
- 江(29313)
- 研究所(29077)
- 经济学(28708)
- 中心(28160)
- 经济学院(25254)
- 北京(24579)
- 范(24113)
- 师范(23967)
- 财经大学(23910)
- 州(22912)
- 院(22601)
- 农(22394)
- 业大(20233)
- 基金
- 项目(108695)
- 科学(86476)
- 研究(83042)
- 基金(79923)
- 家(67968)
- 国家(67412)
- 科学基金(58048)
- 社会(56454)
- 社会科(53553)
- 社会科学(53539)
- 省(41355)
- 基金项目(41066)
- 教育(37428)
- 划(33937)
- 自然(33816)
- 自然科(32874)
- 自然科学(32866)
- 编号(32637)
- 资助(32586)
- 自然科学基金(32290)
- 成果(28463)
- 制(26165)
- 部(25123)
- 重点(24745)
- 发(24510)
- 国家社会(24289)
- 课题(23367)
- 教育部(22256)
- 创(22044)
- 性(21793)
共检索到297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慧凝 尤完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制约的问题,传统的资源消耗方式难以支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经典经济学流派的资源观点和主流经济学理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作用,本文提出以资源节约为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制约矛盾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
资源制约 资源导向 循环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杨先明
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正日益凸显,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规避资源制约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罗默(2003)和索伦森与惠特—雅各布森(2012)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3种自然资源水、土地和能源纳入模型考虑,考察自然资源约束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现阶段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很显著:由于能源、水和土地不能与劳动力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资源约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率每年比没有资源约束的情况要降低5.25%。因此,在丧失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可行途径就是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关键词:
资源制约 经济增长 比较优势动态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黎昌卫
本文分析了现行税制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降低循环经济项目增值税负担、发挥消费税环保功能、突出企业所得税引导循环利用资源的作用、改革调整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财税分配体制等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量的需求要受到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的制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决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经济上的成本———收益比较是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人才储备开始提到议事日程;领导意志仍然不可忽视;社会就业义务开始淡化。由此,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将与市场经营的要求进一步吻合,更加理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人力资源 需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凤起
2005年12月10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杂志联合主办了"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研讨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2005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其与中国经济金融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辟专栏分2期刊出这些专家的演讲,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晓琼 周亚雄
以定性方法界定了我国83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县、镇),并运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25座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数量 发展特征 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阐析 ,提出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经济运行形态的基本概念和四个基本特征。并着重指出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最后 ,本文对国内出现的循环经济概念泛化与误用现象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应把握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内涵 资源 循环利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印 高连廷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已把发展循环经济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但是,受传统能源利用结构以及某些经济、法律制度安排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了发展的步伐。只有尽快采取措施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将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推向规模、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约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学慧
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着农业资源短缺、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等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所带来的"财政瓶颈"、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监督机制缺失。因此,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首先着力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大省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加快循环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诗波 郭敏
本文以湖北、湖南的9个典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研究对象,就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的行为及作用机理、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由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优化了循环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减少了由于分散生产所导致的循环农业负外部性,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但是,当前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循环农业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只有强化政府引导与扶持力度,推进合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才能将合作组织的发育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机结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关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俄罗斯经济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俄罗斯经济仍是一种恢复性增长,经济发展仍很脆弱。本文从制度、产业结构、外债负担、外资流入和国内资本流出、支柱产业增长前景以及专业人才大量外流等方面论述了制约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对其经济发展的前景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
俄罗斯 经济增长 制约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序 金友良
资源价值流会计是管理会计学的新兴分支。它以会计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循环经济活动进行价值反映与评价,并参与循环经济决策与控制。文章以流程制造企业循环经济为例,剖析了现行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需要的问题所在,提出了资源价值流会计的理论框架及应用模式,将会计管理对象由单一的价值运动向资源循环与价值循环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扩展,这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
资源 价值流 会计 循环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戎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如何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产品供给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各相关主体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由张才琴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深入探究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建设情况,内容全面详尽,实用性较高,可为循环经济法视域下的森林资源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森林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第二章论述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机构和措施。第三章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历史回顾,分析现行的管理机构、法律制度及法治现状。第四章从森林经营观、制度经济学、森林环境权和现代林业制度角度剖析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新视点。第五章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森林资源法律保护以及对我国的借鉴。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围绕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林业产权、管理系统、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主题,详细论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相关内容。第十二章重点叙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下退耕还林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岳强 刘广鑫 王鹤鸣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8及0.59;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实现有色金属资源的脱钩发展,应对资源消耗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并着力提高有色金属的资源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