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3)
2023(2301)
2022(1686)
2021(1682)
2020(1268)
2019(2765)
2018(2500)
2017(4781)
2016(2712)
2015(2956)
2014(2928)
2013(3016)
2012(2882)
2011(2700)
2010(2808)
2009(2765)
2008(3019)
2007(2956)
2006(2702)
2005(2580)
作者
(8042)
(6939)
(6642)
(6478)
(4429)
(3253)
(3044)
(2603)
(2450)
(2395)
(2374)
(2325)
(2297)
(2265)
(2164)
(2106)
(2034)
(1966)
(1895)
(1849)
(1692)
(1685)
(1680)
(1615)
(1598)
(1522)
(1496)
(1385)
(1345)
(1331)
学科
(13056)
经济(13046)
管理(9999)
(9685)
(8776)
企业(8776)
(4904)
中国(4851)
方法(4737)
理论(4217)
(3657)
(3639)
(3571)
业经(3530)
(3418)
财务(3411)
财务管理(3406)
企业财务(3327)
数学(3255)
数学方法(3222)
教育(3186)
(3093)
金融(3092)
(2734)
银行(2734)
(2607)
农业(2563)
(2486)
(2471)
(2247)
机构
大学(50077)
学院(47526)
(19277)
经济(18856)
管理(15952)
研究(15797)
理学(12970)
理学院(12813)
管理学(12671)
管理学院(12566)
中国(11978)
(11531)
(10309)
财经(8933)
(8405)
师范(8376)
科学(8301)
(8017)
(7854)
(7626)
研究所(6875)
师范大学(6856)
北京(6749)
经济学(6730)
财经大学(6588)
中心(6383)
(6143)
经济学院(5901)
教育(5711)
(5309)
基金
项目(25631)
研究(21568)
科学(20646)
基金(18911)
(15725)
国家(15551)
社会(14862)
社会科(13925)
社会科学(13921)
科学基金(13221)
教育(10535)
基金项目(9126)
(8975)
成果(8868)
编号(8763)
(8055)
资助(7207)
课题(6522)
国家社会(6507)
自然(6468)
自然科(6282)
自然科学(6282)
(6268)
(6211)
自然科学基金(6199)
重点(5929)
教育部(5823)
项目编号(5613)
人文(5504)
(5477)
期刊
(25045)
经济(25045)
研究(18872)
(10594)
中国(9542)
教育(8954)
学报(7878)
科学(6779)
财经(6486)
大学(6417)
管理(6090)
学学(5802)
(5584)
(5454)
金融(5454)
(4753)
经济研究(3711)
技术(3687)
问题(3648)
图书(3073)
(3006)
业经(2994)
农业(2838)
社会(2797)
(2633)
书馆(2530)
图书馆(2530)
(2415)
论坛(2415)
社会科(2410)
共检索到77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王珊  
资本逻辑乃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物化劳动是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而资本权力通过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逻辑的基础,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转化为两种力量,从而构成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系统不断扩张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动力,二是由资本扩张悖论所产生的阻力,由此构成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规律。资本逻辑具有资本的三大层次上的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资本逻辑的本质形态——物质生产层次的资本逻辑的物化形态;二是市场交换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货币形态;三是资产证券化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虚拟形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时祖光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是公共数据安全保护与有效利用的逻辑前提。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形成源于数字经济下传统数据安全保护范式的落后与范式革新下数据分类分级的产生。从逻辑关系上观察,分级的前提是分类,数据分类与分级在目标与侧重点上亦存在联系与区别。二者都关注数据的安全保障,但分类更强调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分级则是针对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数据施以相应程度的管控。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制度落实和效用发挥,需要分别确立分类与分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损害程度为标准设计公共数据分类与分级的规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黄玲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多地体现在统计数据上的均等化,表象上的均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均等,在城乡间、不同群体间还存在"被均等化"现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地落实,需要提升其可及性,解决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具有地理可达性、服务可获得性、经济可承受性、品质可接受性等特征。因此,基于目标导向,从资源配置、提供方式、成本分摊、质量体系等方面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提升的实现路径,有利于提高供给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需求端人民群众满意度及获得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子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最大的政治和民生,绿色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建设生态文明在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中格外重要。生态文明观蕴含着怎样的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才能发展好生态建设是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始终贯穿于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不断发展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爱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于商品价值内涵一直有着两种极具张力的理解路向:价值实体论与价值关系论。前者将商品价值本体归结为一种物质性的实体范畴,即人的活劳动耗费;后者认定价值并非某物的实体受创物,而是一种劳动交换关系。这两者均具有还原主义色彩和各自的理论缺环。基于复杂性科学自组织理论可知,价值概念是一个在四大序参量共同作用下、复杂经济环境中演化生成的综合性范畴,而绝非化约后的某种单一之物。其本体论内涵可归结为由当下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决定的、在供需博弈中实现的、商品的基本交换能力。该界定之创新在于内含了"劳动实体"和"交换关系"两个本质因素:既强调劳动作为价值源泉与尺度的决定性作用,又将交换关系内在地、本质性地融入价值概念,且避免了价值实体论和价值关系论在实践中分别对"交换"与"劳动"的悬置。这一整合或许是商品价值范畴内在统一性的逻辑言明与重新发现,或可为消弭劳动价值论内部"纷争"、应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挑战提供选择性核心概念和理论预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涛  
本文在对公司财权内涵基本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公司财权形成基础及渊源并从多维视角考察公司财权结构,采用形式逻辑分析方法对公司财权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将财权配置划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面,财务契约实现了财权的初始配置,财权的初始配置决定着再配置的走向与结果,在财权配置中居于主体地位。公司内部的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的再配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建民  狄增如  
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历史性重大变革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工程。设计的客体可以归纳为目标模式、体制机制、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关键项目五个总维度;每一个总维度又可分为若干子维度。客体之间具有层次性和相关性。不同层级客体的设计,由不同层次的主体完成。设计的逻辑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可行性、多主体博弈、可接受性和动态性六项特征。设计方法可采用定性的"战略-系统方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超  
在高等教育中,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从历史合一到现实分离,对基于多元学术理论的学术性教学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为此,大学应以理性精神为价值内核,将学科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专业学术研究整合进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之转化成为一种持续的反思性实践,因应和促进高教体系及师资结构的有序分化和竞争性协作,实现大学不同学术活动方式的技术突破,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术内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姚东旻  孙榕  
减税降费是我国深入推进现代财税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减税降费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落实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论内涵。结合政策关键节点和具体实践,分析了我国减税降费改革从结构性减税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再到组合式税费的演进模式。在厘清减税降费演进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减税降费具有税率税基双管齐降、税费红利惠及各行各业、减税降费政策行之有效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减税降费工作的实践成效与理论内涵,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财税体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税收理论提供注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荣晨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的战略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建立了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最本质特征、强大动力等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向、战略基点、主攻方向等内在逻辑以及理论创新进行了系统阐释,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新发展格局理论体系,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完成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战略重点,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的重大举措提供了行动指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辛刚  刘凤义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科学内涵蕴含着四重逻辑: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任务的战略节点;二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三是加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破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四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纲举目张。正确把握四重逻辑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既是深入理解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科学内涵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其指向、激励、凝聚作用的先决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但它以“深刻而隐秘”的方式论述了生态问题。《资本论》生态思想具有内在而深刻的理论、实践和时代出场逻辑: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为《资本论》生态思想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资本逻辑主导下改造自然的实践引致破坏环境;工业革命对人与自然具有双重影响,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背负沉重的生态代价。《资本论》生态思想内涵丰富,以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作为理论起点,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中反思建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为未来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描绘蓝图。《资本论》生态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有益启示:要合理利用并驾驭资本,优化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季轩民  
教师良知关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选择问题以及“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问题。教师良知是无私利他行为的外显与专业道德义务内化相统一的表现,具体体现为直觉与情理判断、反思与评价的综合能力,既服从于教育正当的伦理要求,又怀有教育美善的愿景。教师良知的形成逻辑包括:基于人的良知;出于身份转变;终于教育信仰。教师良知作为一种专业伦理的觉察力,是先天自足与后天生长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种道德行为的价值实践。基于教师良知的形成逻辑,教师良知的发展可以从教师个人善端、道德自律以及信仰建构等方面展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