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4)
- 2023(6440)
- 2022(5437)
- 2021(5206)
- 2020(4567)
- 2019(10062)
- 2018(9882)
- 2017(17657)
- 2016(10279)
- 2015(11617)
- 2014(11676)
- 2013(11548)
- 2012(11183)
- 2011(9811)
- 2010(10477)
- 2009(10083)
- 2008(11193)
- 2007(10385)
- 2006(9452)
- 2005(8991)
- 学科
- 济(35124)
- 经济(35059)
- 管理(33010)
- 业(29153)
- 企(25775)
- 企业(25775)
- 财(16473)
- 学(13815)
- 方法(13241)
- 务(12038)
- 财务(12011)
- 财务管理(11976)
- 中国(11355)
- 企业财务(11309)
- 制(10570)
- 数学(9917)
- 农(9657)
- 数学方法(9653)
- 银(9213)
- 银行(9199)
- 理论(8795)
- 行(8398)
- 业经(7883)
- 融(7690)
- 金融(7689)
- 教育(7518)
- 体(6675)
- 税(6461)
- 农业(6338)
- 和(6247)
- 机构
- 大学(153129)
- 学院(149900)
- 研究(53489)
- 济(52332)
- 经济(50791)
- 管理(48570)
- 中国(45492)
- 理学(38929)
- 理学院(38366)
- 管理学(37388)
- 管理学院(37116)
- 财(36137)
- 科学(34090)
- 京(33959)
- 所(29363)
- 江(27401)
- 中心(25791)
- 财经(25771)
- 农(25631)
- 研究所(25444)
- 经(22945)
- 范(22751)
- 师范(22488)
- 北京(22082)
- 州(21578)
- 业大(20095)
- 省(19971)
- 农业(19937)
- 院(18845)
- 财经大学(18589)
- 基金
- 项目(84752)
- 科学(65633)
- 研究(61142)
- 基金(61035)
- 家(54121)
- 国家(53581)
- 科学基金(44631)
- 社会(36409)
- 社会科(34259)
- 社会科学(34250)
- 省(32051)
- 基金项目(30909)
- 自然(29716)
- 教育(29070)
- 自然科(28971)
- 自然科学(28967)
- 自然科学基金(28454)
- 划(28162)
- 资助(25648)
- 编号(24992)
- 成果(24216)
- 重点(20183)
- 部(18662)
- 课题(18578)
- 性(17560)
- 发(16822)
- 科研(16585)
- 创(16168)
- 大学(16041)
- 项目编号(15981)
共检索到259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曾心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损益计价的观点,更是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不同经济后果的会计理念。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内涵辨析和历史演进的分析,联系新准则中资产负债观的运用表征,并最终得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运用是以外部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结论。因此,我国准则制定中不是简单否定其中哪一个,而是适时、适境的做到两者的平衡。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新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乐 徐芳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做一介绍。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玲娣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思想(一)资产负债观的基本思想资产负债观认为,不论交易还是非交易,企业收益的本质是最终为所有者创造财富,所有者财富的增加表现为企业账面净资产的增加(不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向所有者的分配),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收益=△净资产一(所有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踩峰 廖又泉
资产负债观是面向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和负债为主的计价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有助于企业从传统的利润指标转向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揭示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特点和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更新是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但这种收益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但任何一项会计原则都有利有弊,因此,如何恰当地采用资产负债观,是当前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会计目标 全面收益 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悦东海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从而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按照资产负债观理念,真正的利润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增加,真正的亏损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减少。因此企业财富的增加,不应单纯关注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文贤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于长春
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重大转变。它要求在夯实会计期末资产、负债余额的基础上,计量净资产的当期净增加额,从而确认利润或亏损。资产负债观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不需要考虑实现与否,从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该观念对于存货计量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改革、预计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改变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新会计准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文章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的历史变迁,指出在新的环境下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国圣
资产负债管理是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其长期目标是经济价值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计报表成为寿险公司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依据和管理内容。我国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会计报表的波动性显著增加,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对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影响,对三个主要险种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啸江
本文认为,资产具有未来属性,资产的价值在于其未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对资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面向历史成本到面向未来经济利益的转变,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修改突出强调的。会计目标也由面向收益向面向资产价值转变。资产计价在理论上的创新(面向未来)与实务上的妥协(面向历史)的矛盾,需要内在逻辑一致的会计理论来解决。
关键词:
资产 资产计价 新会计准则 未来属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泉军 张政伟
新准则发布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某些人士的担忧。针对这些担忧,本文分析后认为公允价值的适度运用不会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债务重组不会被滥用、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债务重组 减值准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建玲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与决策无疑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准则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急需斟酌与探讨之处。本文从准则体系的构架、涉猎的范围、部分术语的规范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该准则的完善与发展有所禅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子平 王晓莹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把公允价值计量重新引入了会计实务,公允价值观成为新准则体系中的一个亮点。本文讨论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背景和必要性、可行性,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前景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