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2)
2023(7272)
2022(6074)
2021(5503)
2020(4609)
2019(10315)
2018(9944)
2017(19485)
2016(10547)
2015(11496)
2014(11239)
2013(11035)
2012(10152)
2011(9133)
2010(8911)
2009(8334)
2008(8477)
2007(7777)
2006(6963)
2005(6299)
作者
(32206)
(26510)
(26434)
(25036)
(16957)
(12960)
(11875)
(10372)
(10307)
(9411)
(9298)
(8813)
(8596)
(8450)
(8376)
(8222)
(7934)
(7885)
(7879)
(7663)
(6621)
(6573)
(6357)
(6196)
(6096)
(6024)
(5939)
(5633)
(5218)
(5179)
学科
(41557)
经济(41509)
管理(30512)
(28948)
(23902)
企业(23902)
方法(21200)
数学(18950)
数学方法(18847)
(17958)
银行(17812)
(16488)
(15235)
(11997)
(11274)
金融(11273)
中国(11091)
(10625)
(9704)
制度(9698)
(9474)
贸易(9467)
业务(9355)
(9257)
(8693)
业经(8666)
银行制(8095)
(8010)
财务(8000)
财务管理(7985)
机构
大学(153147)
学院(149852)
(64991)
经济(63850)
管理(57015)
研究(49468)
理学(49015)
理学院(48492)
管理学(47703)
管理学院(47443)
中国(45594)
(31811)
(31553)
(31281)
科学(30467)
(25607)
财经(25596)
农业(25563)
业大(25122)
中心(23934)
(23448)
研究所(23331)
(22776)
经济学(21303)
(20713)
银行(19838)
经济学院(19530)
财经大学(19420)
北京(19317)
(18412)
基金
项目(100320)
科学(78744)
基金(75813)
(68295)
国家(67739)
研究(66725)
科学基金(57592)
社会(45113)
社会科(43049)
社会科学(43035)
基金项目(40281)
自然(38858)
自然科(37956)
自然科学(37943)
(37512)
自然科学基金(37325)
(32534)
资助(30975)
教育(30432)
编号(24341)
重点(22632)
(22569)
(20910)
(20080)
科研(20064)
国家社会(19697)
创新(19640)
计划(19536)
教育部(19403)
成果(18803)
期刊
(63560)
经济(63560)
研究(45510)
学报(30108)
(29464)
金融(29464)
中国(28233)
(26593)
科学(25132)
(25025)
大学(22145)
学学(21413)
管理(19337)
农业(15847)
财经(14241)
(12116)
经济研究(11241)
理论(10742)
实践(9954)
(9954)
教育(9694)
技术(9439)
业经(9418)
问题(8900)
(8601)
(8336)
业大(7648)
(7642)
国际(7504)
价格(7255)
共检索到22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海清  桂评詠  
本文以金融稳定为研究目标,以资产价格波动为研究着眼点,分析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证分析来反应实际问题。为了检验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本文收集和选取大量的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Eviews、SPSS等研究工具检验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生  邹东哲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经营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稳定性经营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而且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从而达到稳定性经营的目的;同时,提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新常态的发展标准,为未来银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沈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变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和杠杆的变化对证券价格波动的影响,证券价格波动对银行利润、资产配置及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变化将导致证券价格波动,并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对投资者造成财富和心理冲击,使得投资者情绪不稳定,而且银行风险资产的比例会顺周期变化;银行杠杆也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因为银行会在繁荣时期过多地进行资产证券化,衰退时期无法进行资产证券化;投资者情绪波动、证券价格波动及其强化机制危害了银行业的稳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俊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价格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金融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资产价格周期性的波动;然后从银行信贷、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行为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包括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而非盯住资产价格、关注资产价格背后的信用扩张而非资产价格本身、监管部门应加快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依灵  
金融自由化以来,日本货币需求函数的构成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很不稳定,即使同一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有所差别。特别是资产价格的波动通过诱使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加剧了货币需求结构的剧烈变动。因此,从货币调控的角度来讲,平抑资产价格必须综合考虑货币供求两个层面的变化,而不能单纯依赖货币总量调控手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邵士妍  
本文在全面阐述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侧重对我国的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理论与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动态分析中,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的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大又有助于股票价格的提升,且波动幅度更大。在长期的协整分析中,却不存在如此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股票市场的调控要考虑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完善货币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建伟  李明扬  史智宇  
本文主要研究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系统稳定之间的关系。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表明,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资产价格波动主要通过信贷风险渠道、市场风险渠道、经纪业务收入渠道、为附属机构注资的风险渠道及“第二回合”渠道等传导渠道,影响到银行系统的稳定。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和日本的银行危机证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确实会造成严重的银行问题,因此为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监管当局应该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可能出现的剧烈下跌对银行部门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以相应的方法应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王展翔   柳元首   董雨红   冯敏红  
从 2 0 0 5年起 ,欧洲的上市公司 (包括银行 )都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IAS)编制和呈报合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 ,特别是所提出的有关金融工具的计价方法 ,将会对欧洲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最近 ,国际会计准则制订者重新修订了推广公允价值会计议案 ,引起了广泛关注。欧洲中央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 ,以金融稳定性为基本视角 ,通过考察来自银行业以外各种冲击如何根据新准则在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 ,以及因此而导致的银行经营方式的变化 ,深入分析了推行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这份研究报告 ,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海林等同志编译了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现介绍如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戴金平  王晓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红霞  崔建华  
本文采用67个国家1980——1999年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开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加入方式、保险基金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对一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不同的国家中,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由于可以更好地控制道德风险,存款保险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的中国,制度先行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并且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金融资,产集中于国有大银行、对国家信用高度依赖等问题,一个适宜的存款保险设计应该能在保护存款者利益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海清  徐大为  
文章通过对我国消费波动与经济波动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得知市场化改革以来二者的稳定性都大幅度提高了,并且在1994年之前是消费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在那之后则相反,然后以投资、消费、GDP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脉冲反应,对投资经由消费直到GDP波动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发现在买方市场之下一个单位的消费冲击会导致1.2个单位的GDP的同步波动,而在卖方市场之下却只会导致0.5个单位的GDP的波动,这说明买方市场之下消费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卖方市场之下才真正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文章最后还从体制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一个财富效应的比较分析模型,采取状态空间模型和VAR模型检验中国城镇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稳定性。检验得到三点结论。一是从强弱性来看,各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二是从稳定性来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稳定,证券类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最不稳定。三是由于财富效应的微弱性特征,其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资产价值变化的暂时性特征过于突出,而持久性特征不明显,在弱化财富效应的同时引起财富效应不稳定。为维护财富效应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应该适度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并侧重于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加强资产市场的预期管理,加强资本流动管理,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煜  
文章使用中国银行业2005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建立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随着外资银行业务份额占比的上升呈现"U"型关系,即当外资银行贷款占比小于2.3%时,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随着外资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而下降;当外资银行贷款占比大于2.3%时,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随着外资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而上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温博慧  
本文结合资产值和银行薪酬的存量流量属性以及货币量值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基于SFC研究框架,从核算等式和行为方程角度进行拓展从而建立理论模型,对资产值双向波动过程中银行部门薪酬水平变动对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并比较中美两国数据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中国特性。本文进一步考虑了作为银行部门薪酬中特殊部分的高管薪酬变化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改变后从微观行为到宏观效果的回馈路径。结果发现,我国银行部门薪酬水平总体上发挥了促进系统回稳的有利作用,并不需要类比美国大幅降薪;而理论与经验分析两方面均验证了限制国内银行高管薪酬的必要性,特别是系统重要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润  庞晓宇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其潜在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基于2005—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与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房价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对银行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银行稳定。房价是人口老龄化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异质性分析发现,仅在中部地区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引入人口流动与人口老龄化的交互项,发现人口流动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银行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取消户籍限制等,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